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1992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院于1988年~1990年在门诊开设的精神卫生咨询中共接待100例土家族咨询者,现将情况初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肝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疾病,其中以肝细胞癌为最主要的病理类型。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细胞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可引起术后感染、肝衰竭等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常见的术后感染类型包括手术部位感染、腹腔感染、肺部感染和胆道感染等。研究表明患者基础疾病、年龄、营养状况、术中失血量、围手术期输血、胆漏、住院时间、引流管滞留时间等因素与患者术后感染存在相关性,临床医生可以采用术前使用抗生素、控制血糖、补充白蛋白、术中止血、尽早拔除引流管等措施来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手术预后。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降低血浆不合理输注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组建质量持续改进(CQI)小组,遵循PDCA循环活动步骤,分析临床血浆不合理输注的原因,制订相应的措施和对策。结果通过PDCA循环,临床血浆不合理输注明显降低,不合理输注率由活动前的10.18%,降低至2.82%。结论采用PDCA循环能有效降低临床血浆不合理输注,实现质量持续改进,促进临床合理用血。  相似文献   
5.
陈敏  谭兵  蒋勇  白玉  王颖  万跃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5):3188-3189
目的探讨放疗增敏剂甘氨双唑钠联合容积调强放疗(VMRT)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将40例老年局部晚期NSCLC患者分为容积调强放疗加甘氨双唑钠(CMNa)组(试验组)和单纯容积调强放疗组(对照组),评价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试验组的有效率(CR+PR)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5%、65%(P<0.05);应用甘氨双唑钠后肿瘤病灶完全缓解时的放疗增敏比(SER)为1.7,达部分缓解时为1.2。实验组、对照组的毒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甘氨双唑钠有放疗增敏作用,联合容积调强放疗疗效优于单纯放疗,可以提高近期疗效,放疗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陈霞  谭兵 《中国药房》2014,(4):360-362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的临床特征、相关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对1例卡马西平致TEN进行报道,并结合检索到的相关文献进行文献分析。结果:该例老年女性患者因"带状疱疹后遗症"服用卡马西平,在疼痛症状无好转的情况下自行加量,因此导致TEN,治疗27 d后痊愈出院。检索到的54例相关病例分析结果表明,卡马西平所致TEN有一定潜伏期,多出现在服药后2~14 d;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由轻到重的皮损,多以颜面部首发并在1~2 d内迅速发展至全身,融合成片并形成大疱;该不良反应死亡率为9.3%,痊愈率74.1%;该不良反应与患者的过敏史及用药依从性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临床应重视和警惕卡马西平所致的TEN,临床药师应加强对服用卡马西平患者的用药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乌苯美司对放射治疗鼻咽癌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将接受放射治疗的85例病例以3:2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放疗加口服乌苯美司胶囊,对照组单纯放疗。观察两组的长期生存率,肿瘤的远地转移率和免疫机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的5年生存率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的肿瘤远地转移率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意义;治疗前后的免疫机能改善,试验组有显著意义,对照组无显著意义。结论:乌苯美司对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有辅助治疗作用,但仍须扩大观察数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肌腱横形和斜形严重部分损伤时合理修复肌腱的方法.方法108根猪前蹄肌腱,横形或斜形损伤直径90%,根据3种中心缝合方法(改良Kessler法、MGH法、改良MGH{法)与连续周边缝合方法组合分组,随机分为12组,第l~8组为横形损伤,第9~12组为斜形损伤,第1,9组为对照组(不修复),每组9根肌腱.用生物力学测定仪检测缝合肌腱的2mm间隙形成负荷、最大抗张强度、最大功耗.结果肌腱横断大部分损伤时,中心缝合或者周边缝合,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明显提高肌腱的抗张强度(P<0.01),所有组中以改良MGH法+连续周边缝合的抗张强度最大(P<0.01).结论肌腱横形或斜形严重部分损伤时的抗张力相当低,在拉伸过程中极易形成间隙,周边缝合和中心缝合能明显提高其修复强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MEK-6318K血细胞分析仪2种吸样量测定白细胞(WBC)的方法有无差别。方法根据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有关文件(EP9-A)规定,选40例患者标本用2种不同吸样量分别测定,检查离群点并进行直线相关分析,计算医学决定水平处的预期偏差。结果2种测定方法均无离群点,所得结果直线回归方程为y:1.0017X+0.0459,r=0.998,r^2=0.997。WBC 3个医学决定水平处预期偏差分别为0.051&#215;10^9/L,0.0663&#215;10^9/L,0.0969&#215;10^9/L。结论WBC 3个医学决定水平处预期偏差95%置信区间上限均小于允许偏差,10μL测定法与30μL测定法相当,偏差可接受。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