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展性卒中与脑动脉狭窄的脑血管造影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影像学特点及与脑动脉狭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9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并与同期收治的31例完全性脑梗死患者比较,所有患者均行头颅MRI (或头颅CT)及脑血管造影检查(DSA检查),分析进展性脑梗死的影像特点及其与脑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结果进展性脑梗死组分水岭脑硬死或侧脑室体旁梗死发生率72.4%(21/29)及脑动脉狭窄发生率75.86%(22/29)均明显高于完全性脑梗死组22.6%(7/31),35.48%(11/31)。进展性脑梗死组中重度狭窄发生率为55.17%(16/29),高于完全性脑硬死组的12.90%(4/31)。溃疡性斑块发生率在进展性脑梗死组48.28%(14/29)高于完全性脑梗死组16.13%(5/31)。结论中重度脑动脉狭窄及溃疡是进展性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应早期检查及处理脑动态狭窄以防止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对早期梅毒的临床诊治报道较多,而对二期梅毒的报道较少,现将我科近年来收治的2例神经梅毒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1,男性,44岁,因双下肢无力、排尿困难5d入院。患者入院前20d出现全身酸痛不适,躯干出现斑疹且逐渐增多,无疼痛瘙痒,并感腹部不适胀痛。5d后出现双下肢无力,行走困难,小便费力,不能自控,并出现全身消瘦,体重下降8kg。半年前曾有不洁性交史,阴茎处曾起丘疹,无痛无骚痒,10天后消失。查体:神清,语言流利,躯干及上肢可见散在红色斑丘疹,表面轻度脱屑,阴茎包皮处见一水肿性斑疹,褐色有鳞屑,未见渗出…  相似文献   
3.
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一种稳定、简便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制作方法。方法 采用健康SD雄性大鼠,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结扎颈总动脉(CCA)及颈外动脉(ECA),不结扎翼腭动脉,用5.0头皮针于CCA结扎的远端刺一小口插入栓塞线造成缺血,拔出线栓形成再灌注。通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红四氮唑(TTC)染色和病理学检查等方法评价该模型的可靠性。结果动物麻醉后一般只需15min左右即可完成手术,术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明显,TTC染色示脑梗塞区苍白,病理学检查显示典型病理表现。结论该方法缺血效果明确可靠,术式简便,手术时间短,不需具备显微手术操作技巧,是一种理想的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5.
双侧中线旁丘脑梗塞综合征是指双侧丘脑内侧腔隙性梗塞所引起的一组征侯群,目前报告不多,国内仅见两例,现将我科近日经CT及MRI证实的一例报告如下: 男性,45岁,干部。患者于1990年5月26日中午看电视后突然出现意识障碍,呼之不应。次日呈嗜睡状,4天后意识恢复,主动语  相似文献   
6.
先证者 ( 1 1 ) 男 ,42岁。因步态不稳、言语不清 6年入院。患者 36岁起渐出现双下肢无力 ,且发硬 ,行走不稳 ,蹒跚步态 ,易跌倒 ,双手动作笨拙 ,语言不流畅 ,讲话含糊不清 ,呈吟诗样语言。查体 :神志清 ,发育正常 ,智力正常 ,小脑性语言 ;心、肺及腹部无异常 ,四肢关节无畸形。四肢肌力 5级 ,双下肢肌张力稍高 ,手意向性震颤 ,双侧指鼻、跟膝胫试验欠准确 ,Romberg征阳性 ,行走呈蹒跚步态并痉挛步态 ;深浅感觉正常 ;四肢腱反射活跃 ,双侧 Babinski征阳性。眼底未见异常 ,双眼球水平震颤 ;常规与生化检查 :肌酶、甲状腺功能、免疫学指标等…  相似文献   
7.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谢惠芳 《医学综述》2001,7(10):594-595
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 ,Hcy)是由蛋氨酸去甲基代谢生成的一种含硫基氨基酸 ,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 196 9年McCully[1 ] 首次提出Hcy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近 10年来众多研究资料表明 :血浆中Hcy水平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等疾病密切相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脑血管等疾病的一个新的独立危险因素[2 ,3 ] 。1 Hcy的代谢和高Hcy血症血浆中Hcy主要包括同型半胱氨酸、同型胱氨酸 (Hcy Hcy)、同型半胱氨酸 胱氨酸二硫化合物 (Hcy Cys)三种形式 ,它们…  相似文献   
8.
Willis环变异及其与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Willis环变异情况及其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脑血管造影(DSA)的患者234例,按是否发生脑梗死分为疾病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Willis环的结构,分析Willis环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两组Willis环完整显示占48.7%(114/234);疾病组前环和后环的变异率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主要由Willis环的交通动脉(ACoA、PCoA)提供代偿,疾病组Willis环代偿能力较对照组差,其中由前交通动脉和后交通动脉提供代偿比较,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Willis环存在变异,其代偿能力与脑梗死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SD大鼠探讨砷染毒与糖尿病的关联性。[方法]将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糖尿病组),亚砷酸钠低、中、高剂量染毒组(低砷组、中砷组、高砷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对染毒组大鼠连续经口染毒15周,剂量从低到高依次为0.45、2.25、11.25 mg/kg。实验期间每周测定各组大鼠体重;第5周后给糖尿病组大鼠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SD大鼠模型。每2周测定1次各组大鼠空腹血糖、尿糖。实验第15周,腹腔麻醉后摘取各组大鼠的心、肝、脾、肺、肾等脏器组织称重;用COD-PAP酶法测定大鼠血样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酶标仪直接检测法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酶比色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ELISA法测定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结果]实验第15周时,糖尿病组与高砷组大鼠体重低于对照组(P0.05),各染毒组与糖尿病组大鼠的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与高砷组大鼠的肝、肾脏脏器系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砷组与糖尿病组大鼠的肝脏脏器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第11、13、15周时高砷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第15周时高砷组大鼠尿糖检测结果均为阳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与各染毒组大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则下降(P0.05);高砷组与糖尿病组大鼠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砷染毒SD大鼠血脂代谢异常,血糖水平升高,高砷组大鼠的糖脂代谢指标变化倾向于糖尿病组,提示砷染毒与糖尿病的发生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10.
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疾病,2004年至2005年我院共收治酒精中毒患者95例,其中复方麝香联用纳洛酮治疗35例,临床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95例患者均符合急性酒精中毒诊断标准[1]。饮酒量80~650ml左右,就诊时间0.5~8h。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3组:复方麝香联用纳洛酮组35例,男26例,女9例;年龄(26.3±3.7)岁。纳洛酮组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25.6±4.2)岁。复方麝香组30例,男27例,女3例;年龄(24.2±5.7)岁。3组患者性别、年龄、饮酒量、意识障碍程度及饮酒后就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