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腹膜外位阑尾炎导致后腹膜脓肿误诊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 女,30岁。因反复右髂腰部疼痛伴破溃流脓2a多次入院治疗。患者自诉于103前曾在外院行阑尾切除术,16d后又因右下腹肠梗阻再次行剖腹探查术,2次手术具体情况均不详。自2004—05开始无明显原因反复出现右髂腰部疼痛,开始程度可忍受,后明显加重,在外院多家门诊诊断不详。于2004—0602第1次收入我科诊断为:右髂腰部脓肿,2004—06—04首次行剖腹探查术,于右侧升结肠外后壁发现一脓肿,给予切开引流,留置引流管后术毕,术后症状很快消失,脓液引流干净拔除引流管顺利出院。但1个月后再次出现上述表现并伴发热,原引流管皮肤窦口破溃流脓,为黄色脓臭液。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症三种治疗方法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后路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 (MED组 )、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术 (Love组 )及胶原酶化学溶盘术 (CCNL组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疗效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 :采用统一的病例选择和疗效评定标准 ,对 2 37例患者 (其中MED组 87例 ,Love组 6 5例 ,CCNL组 85例 )进行分析 ,比较三组术后近、中期日本骨科协会 (JOA) 2 9分法评分及优良率 ,同时比较MED组和Love组病人围手术期有关情况。结果 :(1)MED组术后近、中期JOA评分及优良率高于Love组 ,但无统计学差异 ;(2 )CCNL组近、中期JOA评分及优良率均低于MED和Love组 ,差异显著 (P <0 .0 0 1) ;(3)术后中期与近期JOA评分比较 ,MED组和Love组有所提高 (P <0 .0 0 1) ,而CCNL组则略有下降 (P >0 .0 5 ) ;(4 )MED组在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卧床时间等方面均优于Love组 (P <0 .0 0 1)。结论 :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三种方法中 ,MED手术较Love法创伤更小 ,恢复更快 ,较CCNL术疗效更好。但CCNL术也有方法简单方便 ,基本无创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盘镜手术后的康复训练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后路显微椎间盘镜手术后康复训练的方法及其意义。方法:1999-02/2002-02采用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434例,男248例,女186例;年龄14-82岁。康复训练方法为:仰卧直腿抬高训练,仰卧下肢骑车训练,仰卧腰肌训练和俯卧腰肌训练等。通过术前讲解、术后指导、示范及辅助训练,使患尽可能的完成本套康复训练计划。结果:全组共手术491个椎间隙,术后无椎间隙感染及死亡。随访387例,随访时间平均27个月,按Nakai疗效评定标准分级,优191例;良154例;可26例;差16例。结论:本套术后康复训练计划简单易行,有助于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的恢复,较为实用。  相似文献   
4.
黄凯  谢大志  陈光福  陈嘉华 《吉林医学》2009,30(15):1623-1624
目的:探讨在显微内窥镜辅助下经关节突外侧人路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应用显微内窥镜下经关节突外侧入路手术治疗12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3个月,采用Macnab标准评定临床结果,优9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1.66%。结论:应用显微内窥镜下经关节突外侧入路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效果优良、不进入椎管、不干扰椎管内环境等优点,能够有效地维持脊柱的稳定性,是一种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5.
黄凯  谢大志  龙耀武  陈光福  陈嘉华 《吉林医学》2009,30(13):1315-1316
目的:探讨原发性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总结分析28例原发性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方式以及手术前后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改善的情况。结果:原发性椎管内肿瘤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根性痛、四肢感觉异常、运动和括约肌功能障碍。MRI均显示椎管内占位,脊髓有受压征象。28例肿瘤中,位于颈段1例,胸段15例,腰段11例,骶段1例,肿瘤为髓外硬膜下21例,硬膜外7例。2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肿瘤均完整切除,术后均经病理证实椎管内良性肿瘤,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恢复。结论:MRI是诊断原发性椎管内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早期诊断、早期彻底切除肿瘤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采用自行研制的关节内骨折加压骨外固定器治疗关节内骨折33例,经5~9个月随访,结果优良率达94%。观察认为该外固定器具有设计新颖、用途广泛、操作简便、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 ,多发病 ,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 ,给社会和个人造成巨大的医疗费用[1 ] 。采用牵引、手法复位及手术治疗该症已有多年的历史。目前公认的有效方法是手术治疗 ,其有效率达 90 %以上[2 ] 。由于传统的手术方法创伤大及并发症多 ,各国学者一直在探索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新方法 ,从而推动了椎间盘手术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微创手术时代。1 传统的椎间盘手术1 934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Mixter和Barr首先通过手术证实和治愈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所致的坐骨神经痛 ,这一医学贡献开创了所谓的椎间盘朝…  相似文献   
8.
经后路椎管内椎间盘镜与微创小切口手术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于 1999年 2月至 8月采用经后路椎管内椎间盘镜施行腰椎间盘手术(microendoscopicdiscectomysystem ,MED组 ) 12 2例 ,与同期采用微创小切口腰椎间盘手术 (microtraumadiscecto my ,MTD组 ) 10 5例进行了比较观察。临床资料 MED组中男 74例 ,女48例 ,年龄 14~ 82岁 ,平均 35 2岁 ;病程 3d~ 15年 ;腰椎间盘突出 70例 (侧后方型 44例 ,中央型 2 6例 ) ,脱出或游离14例 ,腰椎间盘膨出并局限性突出 38例 ;42例伴有侧隐窝狭窄、小关节突增生、黄韧带肥厚、纤维环或后纵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总结大肠癌新辅助化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38例大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及疗效.结果:新辅助化疗后经临床检查及病理评价,总有效率93例,67.4%.结论:新辅助化疗降低了大肠癌的分期,改善了术式选择,提高了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巴德网塞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临床体会和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对130例使用巴德网塞进行腹股沟疝修补忠者进行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35~70min.术后阴囊轻度肿胀10例,术后无切口感染及血肿发生.平均住院7d.随访效果良好,元复发及腹股沟区明显异物感.结论:应用巴德网塞进行腹股沟疝修补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成本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