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7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科自1998年12月~2003年7月共行72例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加硬化剂注射治疗单纯肾囊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4年 1月至 2 0 0 1年 1月我院应用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加无水酒精注射法治疗单纯肾囊肿 10 6例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本组 10 6例。男 72例 ,女 34例。年龄 35~ 6 8岁 ,平均 5 7岁。病程 1~ 72个月。症状 :腰痛 31例、血尿 16例、发热 4例、高血压 9例 ,6 5例无明显症状 ,查体时经B超发现。囊肿位于肾上极者 38例 ,中部 2 5例 ,下极4 3例 ;直径 5~ 2 1cm ,平均 8.5cm。患者均经B超检查确诊 ,其中 4 1例行CT检查。患者在治疗前均行IVU检查排除囊肿与肾集合系统相交通或为肾盂旁囊肿。治疗方法 :B超引导下穿刺抽取囊液 ,抽出囊液…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雄激素受体(AR)、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前列腺带性结构中的分布,应用单饱和剂量测定法,分别测定了前列腺移行带、外周带组织中AR、ER、PR和EGFR的含量。结果表明,在11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22份标本中,移行带和周围带AR全部阳性;尽管AR浓度个体差异很大,但是两带之间仍有密切相关性(P<0001);周围带AR浓度高于移行带,两带AR浓度均高于PR、ER;PR和ER在前列腺带性结构上没有明显差异。EGFR在移行带明显高于周围带。研究证实了AR、ER、PR,EGFR在前列腺移行带和周围带上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4.
膀胱巨大侵袭性纤维瘤病一例报告史本康徐祗顺刘玉强葛南张秀玲患者,男,38岁。下腹部坠胀感半年,尿频、尿失禁两个月,于1996年4月以膀胱肿瘤收入院。查体:下腹部膨隆,于膀胱区可及15cm×10cm包块,质地略硬,光滑,边界清,活动度差。IVU示左肾盂...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测定的方法检测了13例输精管结扎后(平均15.3年,平均年龄50岁)的男性精浆双氢睾酮和睾酮的浓度,另取同年龄组男性13例作为对照。结果表明,精浆睾酮在结扎组(374.54p/ml)和正常对照组(315.64Pg/ml)中没有明显差异,而结扎组精浆中双氢睾酮(46.21pg/ml)却明显低子对照组(184.27pg/ml(p<0.01)。作者认为,输精管结扎对精浆DHT有长期影响,这可能是其对前列腺增生过程产生抑制作用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肾癌患者就诊时,13%~21%已有远处转移,术中局部淋巴结转移者达12%~20%。因此,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肾癌十分重要。 一、诊断 1.病史及临床表现:据临床观察,肾癌病人出现血尿、肾区肿块及疼痛时,多数已属晚期,其中50%~70%的病人在上述症状出现前可有发热、高血压、消瘦、贫血或红细胞增多症、血沉增决、症状性精索静脉曲张与激素改变(如高血钙、促红细胞生成因子)等肾外表现,这些肾外症状有的可早于血尿2~6个月,但临床常易忽视或误诊为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7.
微血管密度和p16基因表达对判定肾癌生物学行为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肿瘤内的微血管密度 (IMD)和 p1 6基因表达与肾细胞癌 (RC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 76例RCC患者的根治性肾切除标本 ,检测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和 p1 6基因表达 ,分析IMD、p1 6基因表达与RCC分期、分级及预后的相关性。 结果 :IMD随临床分期升高而增加 (P <0 .0 5 ) ,而与分级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 ,随访 5年内死亡者IMD明显升高 (P <0 .0 1 ) ;癌旁组织中 p1 6阳性率 (75 .0 % )显著高于RCC组织 (4 8.7% ) ,p1 6阳性表达随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升高而降低 (P <0 .0 5 ) ,而与IMD呈负相关性。结论 :IMD是预测RCC恶性行为的一个有用指标 ,IMD和p1 6基因表达可为RCC的疗效和预后判定提供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微血管侵犯在肾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局限性肾癌患者肾癌根治术后标本 70例。临床分期 :PT15例 ,PT2 5 0例 ,PT3 14例 ,PT41例 ;组织学分级 :G17例 ,G2 38例 ,G3 19例 ,G46例。 70例肿瘤平均直径 7.2cm。采用HE染色、弹力纤维染色、Schiff染色制片 ,观察肾癌微血管侵犯情况 ,并与分期、分级等病理因素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 微血管侵犯者 2 4例 (34.3% ) ,其中出现转移 11例 (4 5 .8% ) ,死于肿瘤复发 7例 ,4例仍带瘤存活 ,死于其他疾病者 2例 ;4 6例无微血管侵犯者中出现转移 4例 (8.7% ) ,两组生存时间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微血管侵犯和肿瘤分期、分级、体积均相关 ,多因素分析表明 :微血管侵犯、肿瘤体积均是预测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微血管侵犯为影响患者预后的最重要的相关因素。 结论 微血管侵犯可作为局限性肾癌根治性肾切除术后重要的预后因素之一 ,并可作为肾癌常规临床病理检查的一种补充形式 ,按照有、无微血管侵犯作进一步分型 ,可为肾癌患者的预后提供更全面的预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肿瘤血管生成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简称膀胱癌)分级、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DNA末端标记法(TUNEL)和免疫组化法检测53例膀胱癌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AI)、微血管密度(MVD)、PCNA标记指数(PCNALI),分析其与膀胱癌分级、分期的关系。结果AI与PCNALI在膀胱癌不同分级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MVD在Gl、G3间和G2、G3间差异有显著性;PCNAU在膀胱癌不同分期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而AI与MvD均在T1、T3间和T2、T3间有显著性差异。在复发的膀胱癌中三项指标均高于未复发者。结论AI、MVD、PCNALI可作为评估膀胱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研究雄激素受体(AR)亚型在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内外带分布。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IEF)技术,检测了前列腺组织标本20例。结果前列腺组织有3种AR亚型,等电点(PI)分别在6.5、6.0和5.3,3种亚型均表达13例,占65%,所有标本均表达PI6.5亚型;前列腺内带和外带均有3种亚型表达,个体间存在差异;定量分析表明,前列腺内外带AR含量,外带高于内带,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PI6.0亚型浓度在外带明显高于内带(P<0.05)。结论前列腺AR存在亚型并且具有带性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