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人白细胞介素12双亚基共表达真核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满足基因治疗的需要构建人白细胞介素12(hIL-12)双亚基共表达质粒。方法:先从人胚肾组织的逆转录产物中用PCR方法扩增出它的两个亚基P40和P35的cDNA全长,分别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中构建单亚基质粒——P( )/P40和P(-)/P35,然后再将二者串联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oDNA3.1( )中得到P( )/IL-12质粒。脂质体转染HepG2后24,48h 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内hIL-12蛋白质表达。结果:P( )/IL-12质粒经酶切和测序证明两亚基连接方向正确,序列无突变;ELISA检测细胞上清结果证实可表达hIL-12蛋白质。结论:成功构建P40和P35双亚基真核共表达质粒——P( )/IL-12,为模拟hIL-12生理表达方式,简化hIL-12基因治疗操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满足基因治疗的需要构建人白细胞介素 12 (hIL 12 )双亚基共表达质粒。方法 :先从人胚肾组织的逆转录产物中用PCR方法扩增出它的两个亚基P4 0 和P3 5的cDNA全长 ,分别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中构建单亚基质粒———P(+) /P4 0 和P( ) /P3 5,然后再将二者串联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1(+)中得到P(+) /IL 12质粒。脂质体转染HepG2后 2 4,48h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内hIL 12蛋白质表达。结果 :P(+) /IL 12质粒经酶切和测序证明两亚基连接方向正确 ,序列无突变 ;ELISA检测细胞上清结果证实可表达hIL 12蛋白质。结论 :成功构建P4 0 和P3 5双亚基真核共表达质粒———P(+) /IL 12 ,为模拟hIL 12生理表达方式 ,简化hIL 12基因治疗操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LPS信号转导分子TLR4表达与小鼠肝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LPS)信号转导分子,TLR4(Toil-like receptor 4,TLR4)与肝脏损伤的关系。方法:小鼠腹腔注射LPS后不同时间点取肝脏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RT-PCR法检测肝组织,TLR4 mRNA的表达。结果:腹腔注射LPS后24h小鼠肝脏出现明显炎性浸润、坏死,肝组织TLR4 mRNA的表达在注射LPS后6,12h明显抑制,24h则基本恢复。结论:LPS致肝损伤呈时间依从性;LPS信号转导分子TLR4在介导LPS肝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Vollmer等首次将转染有甲胎蛋白(AFP)基因的树突状细胞(DC)免疫C57BL/6小鼠,能有效诱导出AFP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显示出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只是作用稍弱。同时体内癌细胞能够分泌由全长cDNA表达的AFP,但自分泌型AFP不能诱发有效抗肝癌免疫作用㈦,因此,外源性转染很难达到满意疗效,是否与具有分泌性信号肽的AFP-cDNA分泌出胞。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女,30岁,因“腹胀2月,双下肢水肿10天”于2015年11月3日入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为全腹饱胀感,无其他明显不适,未予诊治。10天前出现双下肢水肿,晨轻暮重,伴眼睑轻度浮肿,轻度活动后气促。于外院行腹部超声检查示腹腔积液。为求进一步诊治入住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消化及肝脏科。患者起病以来精神、食欲可,睡眠和二便正常,体重增加约5 kg。否认特殊家族史、肝脏疾病史、外伤手术史和输血史。月经正常,已婚未育。体格检查: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旁路性高胆红素血症 (shunthyperbilirubinemia)是一病因罕见的高非结合胆红素血症 ,临床罕见。从 195 9年Israels首次报道 3例并命名以来 ,检索文献至今共 2 3例患者。本病临床特征为黄疸、贫血、脾大及骨髓红系增生活跃。治疗方法和效果以及预后方面的资料很少。容易误诊为溶血性贫血而切脾治疗。我院曾收治 1例 ,现报告如下。病  例 患者文某 ,男 ,2 4岁 ,因间发性黄疸 4年于2 0 0 1年 10月 30日入院 (住院号 4 32 72 3)。患者于 4年前因发现尿黄 ,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巩膜黄染 ,脾大 ,血红蛋白 (Hb)90g·L- 1 ,胆红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调整靶向基因药物分子构形来提高外源基因的表达量 ,以解决外源基因在靶细胞中表达效率低的难题。方法 应用PCR方法扩增出人白介素 1 2P4 0 、P35亚基的cDNA全长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1 (± )中 ,构建P(+) /IL 1 2、P(+) /P4 0 和P(- ) /P35三种质粒 ,分别与脱唾液酸黏蛋白 多聚左旋赖氨酸 (ASOR PLL)结合成两种靶向基因药物 [ASOR PLL P(+) /IL 1 2和ASOR PLL P(+) /P4 0 、ASOR PLL P(- ) /P35] ,透射电镜观察它们在不同辅料浓度中的分子构形 ;不同构形药物分子转染HepG2细胞 ,48h后用半定量RT PCR和ELISA法检测hIL 1 2的表达量。 结果 靶向基因药物分子构形为直径 2 5~ 1 50nm的颗粒状或圆环状时 ,hIL 1 2表达量最高 ;ASOR PLL P(+) /P4 0 、ASOR PLL P(- ) /P35共转染者较ASOR PLL P(+) /IL 1 2转染者hIL 1 2表达量普遍要高。结论 靶向基因药物分子构形对外源基因的表达有重要影响 ,以直径 2 5~ 1 50nm的颗粒状或圆环状构形为最佳分子构形 ,外源基因的大小及连接方式对其表达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构建野生型HBx(wild-type HBx,wt-HBx)和自然突变体HBx(truncated HBx,tHBx~Δ35)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转染细胞株,观察wt-HBx和tHBx~Δ35对肝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TOPO3.1-wt-HBx和TOPO3.1-tHBx~Δ35重组慢病毒载体;与3个质粒包装系统用磷酸钙方法共同转染到人293T细胞,包装成病毒颗粒,分别感染肝细胞LO2和MIHA,并进行荧光和Western blot法检验细胞中wt-HBx和tHBx~Δ35的表达情况.用细胞计数,细胞活力测定,集落形成实验,流式细胞仪等方法检测对肝细胞增殖和凋亡效应的影响.结果重组慢病毒载体及稳定转染细胞株构建成功,转染后wt-HBx和tHBx~Δ35在细胞中表达明显变化;tHBx~Δ35过表达细胞的增殖速度明显高于wt-HBx组和CTRL对照组,而感染wt-HBx组的肝细胞增殖速度比CTRL对照组和tHBx~Δ35组增殖速度慢(P0.05);tHBx~Δ35可能通过促进细胞S期的合成而刺激细胞增殖,而wt-HBx可能通过捕获细胞的G0/G1期而抑制细胞增殖.但tHBx~Δ35,wt-HBx在肝细胞的凋亡率是很低的.结论 HBx对肝细胞具有抑制增殖的作用,而tHBx~Δ35对肝细胞具有促进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背景:肝卵圆细胞是目前公认的成体肝干/祖细胞,但其体外长期培养时会不可避免地丢失干细胞的活性。目的:探索大鼠肝卵圆细胞体外长期培养的方法。方法:构建2-乙酰胺基芴/部分肝切除肝再生大鼠模型,通过酶消化和Percoll梯度离心分离纯化大鼠异质卵圆细胞并进行免疫染色鉴定,用含表皮生长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的培养基体外长期培养,后撤去表皮生长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通过形态学的观察和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判断其能否保持干/祖细胞活性。结果与结论:采用含表皮生长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的培养基体外培养卵圆细胞4个月后,大鼠异质卵圆细胞仍能表达肝细胞标志物ALB、胆管上皮细胞标志物CK-19,经不含表皮生长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的培养液继续培养后,卵圆细胞胎肝标志AFP表达量迅速下降。该研究结果表明大鼠肝卵圆细胞在表皮生长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等培养条件下可长期增殖并保持干细胞活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