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BRAF基因在正常胰腺和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方法:6例胰腺癌标本取自胰腺癌手术患者,3例正常胰腺组织取自外伤性胰腺损伤需切除部分胰腺者。用Trizol法抽提每份组织的总RNA,分别进行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琼脂糖凝胶电泳及Lab on ch ip检测,对总RNA进行质控;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正常胰腺和胰腺癌组织BRAF的mRNA水平;应用W estern b lot检测BRAF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BRAF mRNA水平在正常胰腺组织中为0.001 016 7±0.000 25,胰腺癌组织中为0.002 606 2±0.001 09,上调2.56倍;W estern b lot显示,正常胰腺组织BRAF蛋白表达为6.70±2.50,胰腺癌组织为21.23±5.60,上调3.17倍。结论:胰腺癌组织中BRA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其可能的调控机制及生物学效应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P物质及其受体在慢性胰腺炎组织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P物质及其受体NK-1R在正常胰腺和慢性胰腺炎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与慢性胰腺炎时疼痛发生的关系。方法 25个慢性胰腺炎标本取自慢性胰腺炎手术,男性18例,女性7例,正常胰腺组织取自20个器官捐献者,男性11例,女性9例。应用实时定量逆转录整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正常胰腺和慢性胰腺炎组织中P物质和NK-1R的mRNA水平,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NK-1R的蛋白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NK-1R的组织学定位。将P物质及其受体NK-1R mRNA水平与疼痛的程度,发作频率和病程进行分析,寻找其中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胰腺相比,慢性胰腺炎组织中P物质和NK-1R mRNA和蛋白都过度表达,NK-1RmRNA水平与疼痛的程度,发作频率和病程明显相关。免疫组化检查显示,NK-1R的表达主要位于胰腺腺泡,胰腺导管,神经纤维和炎性细胞。结论 慢性胰腺炎组织中P物质和NK-1R的表达水平都明显上调,扰乱了神经激肽的作用环节,NK-1R的过度表达与疼痛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神经激肽-2受体(NK-2R)在正常胰腺和慢性胰腺炎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其表达与慢性胰腺炎疼痛发生的关系。方法:25个慢性胰腺炎标本取自慢性胰腺炎手术, 男性18例, 女性7例, 正常胰腺组织取自20个器官捐献者, 男性11例, 女性9例。应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检测正常胰腺和慢性胰腺炎组织NK-2R的mRNA水平, 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NK-2R的蛋白水平,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NK-2R的组织学定位。将NK-2R mRNA水平与疼痛的程度、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进行分析, 寻找其中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胰腺相比, 慢性胰腺炎组织中NK-2R mRNA和蛋白都过度表达, NK-2R mRNA水平与疼痛的程度(r=0.59, P<0.01)、发作频率(r=0.51, P<0.05)和持续时间(r=0.53, P<0.05)明显相关。免疫组化检查显示, NK-2R的表达主要位于胰腺腺泡、胰腺导管、神经纤维和炎性细胞。结论:慢性胰腺炎组织中NK-2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都明显上调, 扰乱了神经激肽的作用环节;NK-2R的过度表达与疼痛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塞综合征合并肠外瘘的诊治。方法对1例2次手术后均合并肠瘘的白塞综合征患者行回盲部、末端回肠切除并回肠造瘘术的资料进行总结。结果患者术后未再出现肠瘘,恢复良好,待二期手术。结论白塞综合征合并肠外瘘应进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5.
胰体癌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芮宗道  石欣  卫文俊  高乃荣 《江苏医药》2004,30(11):853-854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胰体癌手术切除率和手术效果。方法对1980年以来收治的63例胰体癌手术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以1992年为界,将病例分为前期组和后期组。结果两组在中位年龄、性别比、临床表现、病理类型等方面,无显性差别。术前检查:B超检查率,前期组为50%,后期组为100%。CT检查率,前期组为12.5%,后期组为58.1%。CA-199检查率,前期组为0,后期组为64.5%。两组比较均有显性差异。手术切除率:前期组32例,行胰体尾切除术2例,切除率为6.3%。后期组31例,行胰体尾切除术18例,切除率为58.1%,根治性切除12例,根治性切除率为38.7%,前后组比较具有显性差异。结论及早诊断、手术态度积极、娴熟的手术技巧是提高胰体癌手术切除率的重要原因。防止术中癌细胞经血行转移、保证胰腺断面无癌细胞残留、廓清胰周淋巴结和腹膜后神经丛是提高手术效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针对S100P基因的shRNA慢病毒载体,并在胃癌MGC-803细胞上鉴定沉默效率,观察其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筛选的S100P基因特异性siRNA靶点,合成短发卡结构shRNA,并与GV115-GFP慢病毒载体重组形成shRNA表达载体,与pHelper 1.0和pHelper 2.0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产生慢病毒。用病毒感染MGC-803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靶基因的沉默效率、克隆形成情况、细胞周期变化和凋亡实验观察靶基因沉默对MGC-803的影响。结果:构建的重组shRNA慢病毒载体,经293T细胞包装获得病毒颗粒,和阴性对照相比,慢病毒感染组S100 P mRNA表达下降了83.4%,蛋白表达也明显受到抑制。 S100 P沉默后MGC-803的克隆形成能力明显减弱,细胞周期发生S期阻滞,细胞凋亡明显增加。结论:成功地构建了S100P基因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该载体能够在MGC-803细胞中沉默S100P基因的表达,导致胃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降低,细胞周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表明S100 P基因有可能具有影响胃癌发生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显微镜下用紫外激光微切机将单个胰岛从胰腺切片中切下,提取RNA后逆转录成cDNA并在实时定量RY—PCR中得到有效的扩增,其表达量与细胞数量成正比。  相似文献   
8.
以结缔组织病为主体的风湿病都是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期间,为了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全国各地均实行交通管制,风湿病患者复诊困难。医师无法判断患者病情控制的水平,无法了解服药后是否已产生不良反应,故而难以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建议。作为补救措施,可通过加患者微信开展网络咨询服务,开展函诊,快递药物。风湿病患者大都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易感人群,医师需要为患者做更多的健康教育工作。虽然不能当面指导,但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等途径向患者反复宣教如何防范病毒感染。已经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风湿病患者,要在呼吸科和风湿科医师的协同指导下开展治疗。  相似文献   
9.
缺血预处理对肝血流阻断肝切除影响的荟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荟萃(Meta)分析,探讨缺血预处理(IP)对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后肝功能、并发症及住院天数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和重庆维普、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4.2.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8个RCT研究共5 1 1例患者,文献质量评价均为B级。Meta分析结果表明: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后IP组的ALT峰值(加权均数差=-1 7 6.3 7;9 5%CI为-3 2 0.6 7~-3 0.0 6;P=0.0 2)及并发症发生率(比值比=0.6 4;9 5%CI为0.4 1~0.9 8;P=0.0 4)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肝血流阻断时间、术后AST峰值、术后总胆红素峰值及住院天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IP可降低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后ALT峰值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其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尚缺乏充足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我院近10年来手术治疗的66例胆囊癌的治疗情况,探讨如何提高胆囊癌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66例胆囊癌的手术治疗病例作一回顾性分析,根据病情将手术分为意外胆囊癌、肝脏型、胆道型、肝胆型和其他型5种类型。结果:本组共行根治性切除术18例,包括胆囊、肝脏楔型切除术9例,半肝切除术/肝三叶切除术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均进行了相应淋巴结清扫。活检包括单纯活检、活检加胆囊造瘘或胆管T管引流术,姑息性切除包括单纯胆囊切除、胆囊切除加胆管T管引流术或胆肠吻合术。结论:对胆囊癌患者根据肿瘤累及范围,可以采取规范的根治术、积极的扩大根治术和及时的再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