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硬膜外麻醉产生镇痛以及运动阻滞的效果,取决于局麻药的容量,浓度以及剂量,手术要求阻滞区域镇痛完善,肌肉松弛,而术后镇痛则要求在完善的镇痛基础上尽量保留阻滞区域的运动功能,即通常所说的感觉-运动分离阻滞。由于罗哌卡因在较低浓度范围内就能产生良好的感觉-运动分  相似文献   
2.
罗比卡因及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对运动阻滞EC50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测定罗比卡因单独使用以及复合不同浓度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麻醉时,分别产生运动阻滞的半数有效浓度(effective concentration in 50%patients,EC50),从而确定硬膜外使用芬太尼对罗比卡因硬膜外麻醉产生运动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下肢及肛周会阴部择期手术患者165例,随机分为五组,每组33人.选择L2~3或L3~4硬膜外穿刺,头向置管4 cm成功后,以5 ml/min的速度向硬膜外腔缓慢注入15 ml配置好的药液,Ⅰ组:单纯罗比卡因;Ⅱ组:罗比卡因复合1μg/ml芬太尼;Ⅲ组:罗比卡因复合2μg/ml芬太尼;Ⅳ组:罗比卡因复合3μg/ml芬太尼;Ⅴ组:罗比卡因复合4μg/ml芬太尼.各组中第1位患者向硬膜外腔注入的罗比卡因浓度均为0.425%,其后各患者所用浓度按序贯法进行调整,浓度变化梯度定为0.025%.改良Bromage评分等于4分者为无效运动阻滞,低于4分时为有效运动阻滞.根据Dixon和Massey法[1]计算各组运动阻滞的EC50值.结果五组入选患者中,12例结果显示可疑而退出,根据实际进入的153例,Ⅱ~Ⅴ组罗比卡因运动阻滞EC50值与Ⅰ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罗比卡因复合低浓度芬太尼(0~4μg/ml)用于硬膜外麻醉时,对罗比卡因产生运动阻滞的EC50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全身麻醉下鼻内窥镜手术中局部浸润麻醉时,局麻药中肾上腺素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76例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鼻内窥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Ⅰ组(26例)注射含1:20万肾上腺素的1%利多卡因2ml,Ⅱ组(25例)注射含1:20万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2ml,Ⅲ组(对照组,25例)注射生理盐水2ml。术中记录浸润注射前和注射后0.5、1、1.5、2、2.5、3、3.5、4、5min时血压和心率的数值,比较并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 与基础值相比,Ⅰ、Ⅱ组出现明显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尤其是在大约1.5min时出现明显的血压下降(P〈0.01)伴有明显的心率增快(P〈0.01)。Ⅲ组血压则轻度上升(P〈0.05),心率无明显变化。结论 全身麻醉下鼻内窥镜手术中局部浸润麻醉时,局麻药中肾上腺素会引起明显短暂的血压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测定纤维结肠镜检查术患者靶控输注异丙酚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EC50)。方法拟行纤维结肠镜检查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按序贯法进行试验:初始血浆靶浓度设为5.0μg/ml,人选样本从有体动的上1个患者开始计算,其后各例患者血浆靶浓度根据检查过程中有无体动进行调整,浓度变化间隔为0.5μg/ml。计算异丙酚的EC50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纤维结肠镜检查术患者靶控输注异丙酚的EC50为4.9μg/ml,95%可信区间4.5~5.4μg/ml。结论纤维结肠镜检查术患者靶控输注异丙酚的EC50为4.9μg/ml。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对硬膜外罗哌卡因分娩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法进行该试验。初产妇224例,ASAⅠ级或Ⅱ级,妊娠≥36周,产前未服用镇痛、催眠药,随机分为7组:单纯罗哌卡因组(Ⅰ组,n=33)、罗哌卡因混合0.2μg/ml舒芬太尼组(Ⅱ组,n=33)、罗哌卡因混合0.4vg/ml舒芬太尼组(Ⅲ组,n=32)、罗哌卡因混合0.6μg/ml舒芬太尼组(Ⅳ组,n=31)、罗哌卡因混合1μg/ml芬太尼组(Ⅴ组,n=32)、罗哌卡因混合2μg/ml芬太尼组(Ⅵ组,n=31)及罗哌卡因混合3μg/ml芬太尼组(Ⅶ组,n=32)。所有产妇宫Vt开至2—3cm时,于L2,3间隙硬膜外穿刺头向置管,分别注人15ml罗哌卡因与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或芬太尼混合药液。各组初始的罗哌卡因浓度为0.12%,采用双盲、序贯法,以上一例产妇的镇痛效果确定下一例产妇所用的罗哌卡因药液浓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注药30min内的疼痛程度,计算硬膜外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记录注药后30min产妇心率、收缩压及胎儿心率、运动阻滞程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共有214例完成试验。硬膜外注药后30min内,产妇心率、收缩压及胎胎儿心率均在正常范围内,各组运动程度阻滞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比较,Ⅳ组和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P〈0.05)。各组硬膜外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的EC50及其95%可信区间(95%CI)为:Ⅰ组0.1100%及0.1057%-0.1159%,Ⅱ组0.0741%及0.0708%.0.0789%,Ⅲ组0.0474%及0.0405%-0.0556%,Ⅳ组0.0355%及0.0289%-0.0438%,Ⅴ组0.0890%及0.0877%.0.0911%,Ⅵ组0.0730%及0.0717%-0.0744%,Ⅶ组0.0610%及0.0560%-0.0635%;Ⅱ-Ⅶ组EC50低于Ⅰ组(P〈0.05);与Ⅱ组、Ⅵ组及Ⅶ组比较,Ⅲ组及Ⅳ组EC50降低(P〈0.05)。结论硬膜外混合舒芬太尼(0.2~0.6μg/ml)或芬太尼(1—3μg/ml)可增强罗哌卡因分娩镇痛效果;舒芬太尼的镇痛效应明显强于芬太尼;硬膜外混合罗哌卡因分娩镇痛中,舒芬太尼、芬太尼的推荐浓度分别为0.4μg/ml、2μg/ml.  相似文献   
6.
目的:旨在通过比较不同血浆靶浓度控制输注 (TCI)异泊酚联合一定剂量雷米芬太尼 (REM)后的麻醉效能,及其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和不良反应,探讨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合理配伍。 方法: 100例早孕患者,均无麻醉前用药,随机分为 4组,每组 25例。Ⅰ组单纯使用 1%异泊酚,血浆靶浓度设定为 7. 5mg/L;Ⅱ、Ⅲ、Ⅳ组在输注异泊酚前 1min先静脉注射REM 0. 3μg/kg,注射时间为 30s,异泊酚血浆靶浓度分别设定为 5. 0mg/L、5. 5mg/L和 6. 0mg/L,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操作,吸宫结束时停用异泊酚。观察术前、睫毛反射消失时、扩宫时、吸宫时和手术结束时的血压(BP)、脉搏氧饱和度 (SpO2 )、心率 (HR),诱导时间、手术时间、唤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异泊酚的总用量、患者体动及术后宫缩痛情况。 结果:与术前比较,Ⅰ组睫毛反射消失时、扩宫时的平均动脉压(MAP)、HR显著降低(P<0. 01),吸宫时MAP、HR均显著增高 (P<0. 05),Ⅱ、Ⅲ组睫毛反射消失时、扩宫时、吸宫时MAP、HR与术前比显著降低(P<0. 01),Ⅳ组各时间点MAP、HR较术前均显著降低 (P<0. 01);Ⅰ组诱导时间明显较短(P<0. 01),唤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延长(P<0. 01),异泊酚总用量和术后宫缩痛发生率显著增加(P<0. 01);Ⅱ组体动发生率明显增加 (P<0. 01)  相似文献   
7.
不同浓度芬太尼对硬膜外罗哌卡因分娩镇痛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芬太尼对硬膜外罗哌卡因分娩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选择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128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4组,FD组(n=33):单纯罗哌卡因组;F1组(n=30):罗哌卡因混合1μg/ml芬太尼组;F2组(n=33):罗哌卡因混合2μg/ml芬太尼组;F3组(n=32):罗哌卡因混合3μg/ml芬太尼组。所有产妇于L2.3硬膜外穿刺头向置管,注入15ml药液。各组初始罗哌卡因浓度为0.12%,其后每例产妇所用浓度按双盲、序贯法进行调整。以VAS评价产妇注药30min内镇痛效果,计算硬膜外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记录注药后30min产妇收缩压、心率及胎儿心率、运动阻滞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共有124例完成试验观察。各组硬膜外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的EC50及其95%可信区间(95%CI)为:F0组:0.110%及0.1090%-0.1116%;F1组:0.089%及0.0877%-0.0911%;F2组:0.073%及0.0717%~0.0744%;F3组:0.060%及0.0560%~0.0634%,F1、F2、F3组EC50低于F0组(P〈0.01)。硬膜外注药后30min内,产妇心率、血压、胎儿心率均在正常范围,各组运动阻滞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F0组比较,乃组皮肤瘙痒发生率升高(P〈0.05)。结论 硬膜外混合低浓度芬太尼(1-3μg/ml)能增强0.12%罗哌卡因分娩镇痛效果,推荐芬太尼的安全浓度范围为1~2μg/ml。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