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治疗高龄完全性直肠脱垂的手术方法,总结手术操作体会及临床治疗经验。方法总结2012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22例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67~79岁,均在腹腔镜下行悬吊固定。结肠造影和术中均可见明显增厚且冗长的乙状结肠,直肠周围组织宽松,膀胱直肠窝或子宫直肠窝之间脂肪结缔组织明显增厚,尤其是直肠前壁。术中切除直肠周围增厚的脂肪结缔组织,切除冗长的乙状结肠和直肠上端,行结肠直肠吻合。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86.59±14.84)min,出血量平均(63.41±23.67)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10.01±1.57)d。无吻合口出血、感染、肠瘘等并发症发生,无术中死亡或术后2周内死亡病例。22患者均获得临床治愈,随访2~4年,平均(2.81±0.91)年,患者排便次数1~2次/d,肛门功能正常,无复发。结论腹腔镜下微创切除直肠周围增厚的结缔组织、切除冗长的乙状结肠和直肠上端,是一种较好的微创治疗高龄直肠脱垂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患者颈部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90例,依据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转移组和无转移组。根据中央区淋巴结数量将转移组患者分为3组,A组(淋巴结转移数=1个)27例,B组(淋巴结转移数=2个)14例,C组(淋巴结转移数≥3个)24例。比较转移组和无转移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A、B、C 3组患者颈部侧区淋巴结转移情况,计算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在侧区淋巴结转移预测方面的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结果  转移组和无转移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颈部侧区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转移组颈部侧区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 <0.05)。转移组患者65例,其中A组27例,B组14例,C组24例,3组患者颈部侧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1.85%、71.43%和83.33%。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65例,颈部侧区淋巴结转移51例,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在侧区淋巴结转移预测方面的敏感性为96.08%,阳性预测值为75.38%。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患者的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越多,颈部侧区淋巴结转移风险越高,术中可根据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选择侧区淋巴结清扫术,预防颈部侧区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调节肠道菌群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早期恢复及应激、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胃肠外科行择期结肠癌根治术的85例患者临床资料,将术前2周行肠道菌群调节的患者为干预组(40例),无肠道菌群调节患者为对照组(45例)。采用SPSS24.0进行数据分析及处理。临床指标、肠道菌群数、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指标等以( ±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干预组术后发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前4种肠道菌群数目与对照组术前1 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前1 d较干预前粪便中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数目明显增多(P<0.05),大肠杆菌属及肠球菌属数目明显减少(P<0.05);术后3 d干预组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而大肠杆菌、肠球菌数目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干预组患者IL-6及CRP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早期调节肠道菌群能有效改善结肠癌患者术后肠道菌群的紊乱,减轻患者术后机体应激。  相似文献   
4.
脾血管解剖学研究与腹腔镜脾脏外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改进和技术的提高,能使更多高难度手术得以在腹腔镜下完成,并具有传统手术方式所没有的优越性,腹腔镜脾切除术便是典型代表,在临床上得到较快的推广应用,目前已成为血液病脾切除术的“金标准”。熟悉脾脏的解剖学特点、尤其是脾周血管走行和分布规律是保证手术成功及设计新术式的基础。本文就与腹腔镜脾脏外科相关的脾脏血管解剖学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Muller曾综合报道食管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胸胃排空障碍为首位,但因此而致胸胃右胸疝者少见。笔者共诊治13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3例,男10例,女3例,年龄52岁~69岁,平均年龄62.8岁。术前病史4月~7月。均为中晚期食管中段癌。8例位于主动脉弓下,3例位于主动脉右后方,2例界于主动脉弓下及弓后。肿块均为巨块型,从10cm×6cm×5cm~6cm×4cm×4cm不等。全部病例病变局部均有不同程度外侵,并侵及对侧胸膜,其中4例侵及心包膜。本组13例临床病理分期为T3~T4,N1。均行左侧开胸食管癌切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腔镜手术在老年甲状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8年4月因甲状腺良性肿瘤行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88例患者为腔镜组,选择同期因甲状腺良性肿瘤行传统开放甲状腺切除术的64例患者为传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 h及24 h疼痛程度、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美容满意度、术后24 h 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传统组,住院时间短于传统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引流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腔镜组术后6、24 h的VAS评分均较传统组明显降低(P0.05);腔镜组术后1、3个月的NSS评分均较传统组高(P0.05);两组患者术前各项炎症因子、应激激素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组术后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且传统组较腔镜组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胸乳入路腔镜手术在老年甲状腺良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疼痛,提高美容满意度,这可能与其降低机体炎症因子(CRP、IL-6、TNF-α)及应激激素(Cor、NE)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坩埚是铸造牙科铸件时必不可少的器具之一。目前国内使用的坩埚均存在铸造合金时容易炸裂、使用次数少及坩埚壁金属滞留的缺点。现将我们自1997年始联合研制新型坩埚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主要原料为冶金部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合成的堇青石,日本扎晃矿产公司生产的板状氧化铝,结合料和结合剂。除结合剂中的有机物高温挥发外,其它材料化学成分见表1表1 主要原料的化学成分(%)SiO2Al2O3MgOFe2O3堇青石氧化铝结合料44.0微51.340.699.834.910.75--0.85微-1.2 制作方法 按堇青石30%、板状氧化铝40%、结合料30%比例混…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浆和组织环状核糖核酸( circRNA)-102002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三亚中心医院 2018年 1月~ 2020年 12月收治的 97例 PTMC患者,将其分为淋巴结转移组( n=56)和无淋巴结转移组( n=41)。另选取同期 45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 circRNA-102002表达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分析 circRNA-102002对 PTMC诊断及预测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 PTMC癌组织 circRNA-102002表达水平( 2.42±1.06)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0.56±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7.390,P< 0.001)。 PTMC组血浆 circRNA-102002表达水平( 2.08±0.93)明显高于对照组( 0.31±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5.427,P< 0.001)。淋巴结转移组血浆和组织 circRNA102002表达水平( 2.95±1.17,3.46±1.51)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1.24±0.43,1.35±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5.382,17.964,均 P< 0.001)。 ROC曲线显示,血浆和组织 circRNA-102002诊断 PTMC的最佳截断值为 1.37,1.58,其曲线下面积为 0.810(95%CI: 0.752~ 0.870)和 0.850(95%CI:0.790~ 0.907);血浆和组织 circRNA-102002诊断 PTM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最佳截断值为 2.27,2.65,其曲线下面积为 0.857(95%CI:0.798~ 0.920)和 0.891(95%CI:0.834~ 0.955)。结论  circRNA-102002在 PTMC患者中呈高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 PTMC诊断及预测淋巴结转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86年5月至1996年5月共收治老年人嵌顿性腹外疵致腹膜炎27例,占同期老年人腹外疵18.49%(27/146)。现就其致腹膜炎原因及处理加以分析。1临床资料本组男24例,女3例。年龄61~86岁,平均67.4岁。右腹股沟斜和ZI例,左斜血4例,双侧斜店1例,右侧股和1例。病史4~22年。嵌顿至就医时间为8~78小时,最长1例Richter疵16天。并存矽肺病者3例,肺心病4例,高血压、冠心病3例,糖尿病2例,老年性便秘5例,腹部手术史者2例。手法复位致肠破裂者5例,其中自行手法复位3例,医源性2例。医源性假性整复致肠坏死穿孔1例。复位时漏诊嵌…  相似文献   
10.
我们采用阑尾浆膜下切除的方法治疗不同类型的阑尾炎2 2 6例 ,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 79例 ,女 47例 ;年龄最小 1 2岁 ,最大79岁。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53例 ,慢性阑尾炎 72例 ,阑尾周围粘连 31例 ,盲肠或回肠后位阑尾 6 4例 ,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