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供区覆盖的新方法,以减少供区并发症。方法2003年12月~2005年12月,在应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肢体创伤的同时,采用逆转腹壁浅动脉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8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部位:手背侧损伤伴肌腱缺损骨外露2例,足部开放性骨折伴皮肤缺损2例,小腿Gustilo Ⅲ型开放性骨折伴皮肤缺损3例,前臂掌侧皮肤缺损伴肌腱外露1例。腹壁供区伤口直接缝合。结果移植股前外侧皮瓣全部成活。逆转腹壁浅动脉皮瓣完全成活7例,1例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股前外侧皮瓣供区伤口平均15d愈合,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股前外侧皮瓣供区愈合平整,色泽均衡,髋关节和膝关节活动完全正常。腹壁伤口仅留线状瘢痕。结论应用逆转腹壁浅动脉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是一种实用而又有创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测量肱骨颈干角的正常值,探讨成人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固定术中重建肱骨颈干角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量382名正常成人的肱骨颈干角。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1年2月采用锁定钢板治疗的12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测量术后患侧肱骨颈干角,并以测得的正常成人肱骨颈干角双侧95%参考值范围作为参考值,将患者分为内翻复位组(颈干角双侧95%参考值范围上限)。随访指标包括患侧肱骨颈干角的变化、肩关节Constant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及并发症等。结果 国人肱骨颈干角的正常值为136.1°±4.5°,双侧95%参考值范围127.2°~144.9°。所有患者获得6~32个月的随访,平均13.8个月。内翻复位组29例、正常重建组90例、外翻复位组9例。末次随访,Constant评分分别平均为70.3分、77.2分和73.2分, VAS评分分别平均为2.8分、1.8分和2.1分,肱骨头内翻角度分别平均为4.2°、1.6°和3.1°,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4.5%、14.4%和22.2%。正常重建组在功能恢复、VAS评分、术后肱骨头内翻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内翻复位组。结论 术中重建良好的肱骨颈干角是内固定稳定、预防术后肱骨头内翻、内固定失败和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的关键。肱骨头内翻复位易导致肱骨头进行性内翻及其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血管蒂延长技术在股前外侧逆行岛状皮瓣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介绍一种股前外侧逆行岛状皮瓣移位术中延长血管蒂的技术,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3年1月~2006年1月,收治6例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患者.男5例,女1例;年龄18~49岁.创伤后软组织缺损3例,软组织肿瘤切取后1例,膝关节人工假体置换后裸露2例.软组织缺损范围8 cm×4 cm~15 cm×6 cm.在行股前外侧逆行岛状皮瓣移位时,将旋股外侧动脉的升支作为皮瓣的营养血管,与营养血管共干的降支同时向远端分离,在升支与降支分叉部的近侧结扎旋股外侧血管的主干,皮瓣血管蒂即延长,逆行移位修复创面.皮瓣切取范围10 cm×6 cm~18 cm×8 cm.结果 术中6例皮瓣切取顺利,血管蒂长度较以单纯降支为蒂延长8~12 cm,平均10 cm.术后无血管危象发生,移位皮瓣均成活.患者均获随访6~18个月,皮瓣色泽、质地与受区相似,膝关节伸屈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应用血管蒂延长技术,可以扩大股前外侧逆行岛状皮瓣移位应用范围,皮瓣成活率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4.
两种方法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比分析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和掌侧斜“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10月至2008年6月分别采用手法复位加石膏托外固定及切开复位“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176例,采用Gartland等腕关节评分进行功能评定,并采用PRWE评分了解患肢功能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11.4个月。x线显示骨折全部愈合。Gartland和Werley腕关节评分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优良率为77.8%,掌侧斜“T”形钢板内固定组优良率为8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两组PRWE评分和患者满意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除少数经关节面且有明显关节面移位,保守治疗失败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可采用手术治疗外,大多数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经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保守治疗即可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手术的选择应慎重,应尊重患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螺纹钉固定位置对股骨颈骨折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空螺纹钉不同位置固定对股骨颈骨折愈合的影响及产生股骨头坏死的比例.以选择更好的术式。方法采用3枚中空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150例,按固定方法随机分为正三角固定组(92例)与倒三角固定组(58例)。两组患者年龄、骨折类型、身体状况差异无显著性。结果正三角固定组愈合73例,骨不连9例,股骨头坏死10例;倒三角组愈合32例,骨不连10例,股骨头坏死16例。结论采用正三角位置固定股骨颈骨折效果优于倒三角位置固定,前者加强了股骨颈负重部位.对股骨颈血液循环继发影响较小.同时也与采用此种方法手术较多,技术操作成熟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固定肱骨近端骨折术中肱骨近端内侧柱支撑重建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0年12月采用锁定钢板治疗且获得随访的125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54例,女71例;年龄18~88岁,平均54.6岁.骨折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57例,三部分骨折62例,四部分骨折6例.根据术后X线片所示肱骨近端内侧柱支撑重建情况分为2组:内侧柱支撑重建组(重建组,84例)和内侧柱支撑未重建组(未重建组,41例).随访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肱骨头内翻角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6~30个月(平均13.6个月)随访.重建组与未重建组平均Constant评分分别为(77.9±13.0)、(67.3±11.3)分,优良率分别为72.6%、43.9%,平均VAS评分分别为(1.6±2.0)、(3.2±2.4)分,以上项目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组术后肱骨头内翻角度(1.2°±3.3°)小于未重建组(4.4°±4.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6%)、二次手术率(4.8%)均较未重建组(34.1%、17.0%)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钢板固定肱骨近端骨折术中重建肱骨近端内侧柱支撑、骨折端良好复位不仅能使肱骨头得到有效的支撑、预防术后肱骨头内翻及内固定失败,而且术后能取得更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62岁。1995年7月3日因咽痛,口服阿莫仙胶囊2粒,服药10分钟后感气促、胸闷,耳后头皮痛痒,随后出现恶心、呕吐,跌倒。,由家人急送我院。入院查体:呼吸:51次/分,血压13/9Kpa,神志恍惚,全身颤抖,面部及全身皮肤潮红,小便失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颈软,双肺呼吸音粗  相似文献   
8.
四肢内固定取出术并发症和意外分析及防治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回顾分析金属内固定物取出术时发生的并发症和意外,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笔者于2001年6月~2004年6月,行四肢内固定取出术1676例,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并发症或术中意外发生的类型和例数并分析原因。结果本组病例中发现有并发症的共20例(1.2%),其中神经损伤4例,包括桡神经3例,尺神经1例;内植物部分遗漏6例,部分残留4例,取出失败4例,术中造成再骨折2例。结论内固定取出术存在一定的并发症,上肢取内固定的并发症偏高;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术中仔细操作,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鲍琨  孙玉强  陈东  王赤宇  周蔚 《上海医学》2002,25(Z1):76-78
髋臼骨折属关节内骨折,其治疗原则是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练[1].然而,髋臼骨折复杂多样,手术创伤大、耗时长、失血多.因而,在保证骨折良好复位及固定的条件下,减小手术创伤及缩短手术时间是值得研究及探讨的课题.本研究对某些伴前柱非粉碎性髋臼骨折的病例,复位后利用自行设计的瞄准器,作拉力螺钉轴向内固定,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2].  相似文献   
10.
可吸收螺钉在距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可吸收螺钉在距骨骨折中应用的效果及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根据Hawkin分型,对33例距骨骨折患者采用可吸收螺钉手术治疗。结果3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骨折愈合情况分别为:Ⅰ型3例均愈合,Ⅱ型5例愈合4例,Ⅲ型15例愈合5例,Ⅳ型10例愈合2例。结论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避免再次手术取出以及关节融合及置换手术难度,对患者功能恢复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