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36例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8年6月至2006年9月瑞金医院收治的36例病理诊断为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多见于胰腺头颈部,无特征性临床表现。B超和CT诊断囊性肿瘤的正确率分别为69%(25/36)和94%(34/36)。CT对于囊腺瘤的诊断正确率为80%(29/36),对浆液性囊腺瘤的诊断正确率为61%(22/36)。在不能排除或考虑实性假乳头状瘤的病人中MRI对于囊腺瘤的诊断正确率80%(4/5)。本组35例行手术治疗,其中7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11例行胰腺节段切除;12例行胰体尾切除;5例行局部切除,1例行剖腹探查活组织检查。10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包括胰瘘、内出血、幽门梗阻、胰腺假性囊肿合并肠瘘病人及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1例因内出血死亡。本组3例失访,32例获随访,除2例因其它疾病死亡,其余均健在,术后无复发。结论:CT和MRI,结合肿瘤学指标和临床病理特征可大大提高浆液性囊腺瘤的术前诊断率。浆液性囊腺瘤是一种良性的肿瘤,但手术治疗并发症较多。大多数浆液性囊腺瘤可考虑随访;有症状的胰腺浆液性囊腺瘤,或与黏液性囊性肿瘤不能鉴别者,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胰腺炎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其病因比较复杂。50年来人们一直在研究AP发生的原因。如今,胆结石、酒精、高钙血症、高脂血症等与AP的关系已经明确。但有些AP患者并无明显的病因,提示在AP发生过程中尚有其他病因。如果潜在的病因不解除的话,在第一次发作后,约21%的患者会出现复发,其中10%~30%复发性AP(RAP)患者往往因为最初的诊断不能发现明确的病因而诊断为“特发性急性胰腺炎”。随着影像技术、内镜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以往一些病因不明的AP,现在也可以找到病因。  相似文献   
3.
洞庭湖区血吸虫病重疫区村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后3年,居民血防知识及格率、血防态度正确率均明显升高,疫水接触率和血吸虫感染率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
胰腺炎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其病因比较复杂.50年来人们一直在研究AP发生的原因.如今,胆结石、酒精、高钙血症、高脂血症等与AP的关系已经明确.但有些AP患者并无明显的病因,提示在AP发生过程中尚有其他病因.如果潜在的病因不解除的话,在第一次发作后,约21%的患者会出现复发[1],其中10%~30%复发性AP(RAP)患者往往因为最初的诊断不能发现明确的病因而诊断为"特发性急性胰腺炎".随着影像技术、内镜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以往一些病因不明的AP,现在也可以找到病因.  相似文献   
5.
7例胰腺腺鳞癌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胰腺腺鳞癌的诊治经验,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2001年10月至2006年10月收治的7例胰腺腺鳞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胰腺腺鳞癌病人的肿瘤位于胰头部者5例,胰体尾部2例;肿瘤的平均直径为(3.57±1.48)cm;行胰十二指肠切除5例,其中1例合并部分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胰体尾切除2例术后病理示2例伴有淋巴结转移,2例合并有神经侵犯,1例侵犯十二指肠,1例侵犯左侧肾上腺包膜,1例胰腺切缘阳性;获随访的6例,死亡4例,术后生存12.5~55个月,平均26.6个月。结论:胰腺腺鳞癌是一种少见的胰腺恶性肿瘤,组织学上肿瘤由导管腺癌成分和鳞状细胞癌成分混合构成,其临床表现与胰腺导管腺癌相似。通过早期诊断与手术结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胰腺腺鳞癌的影像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的胰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影像和病理学特点.结果 7例胰腺腺鳞癌发病年龄平均为57岁,肿瘤位于胰头及钩突部5例,胰体尾2例,瘤体直径平均(3.5±1.5)cm,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和黄疸.腺鳞癌的病理特征表现为实体部分由导管腺癌成分和鳞癌成分以不同比例混合而成,本组鳞癌成分占10%~60%.鳞癌占优势的胰腺腺鳞癌影像学表现为囊实性占位,本组有5例,且肿瘤体积越大,其中央囊性区直径与瘤体直径的比值就越大.囊性部分在增强前后均呈低密度,囊性区内无分隔,囊周多伴有不规则小囊.实性结构在平扫呈低或等密度,增强后动脉期轻度强化,门静脉期明显强化,本组有2例.伴有胰胆管扩张5例,伴胰腺萎缩4例.结论 鳞癌占优势的胰腺腺鳞癌有相对特征性的影像学和病理学表现,对于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是近几年才被逐渐认识的一类胰腺囊性肿瘤,约占临床诊断胰腺肿瘤的7.5%和手术切除胰腺肿瘤的16.3%,具有产生大量黏液蛋白、胰腺导管囊性扩张和伴有导管内乳头生成的特点。本文总结我院近年来诊治的24例IPMN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非肿瘤性胰腺真性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21例非肿瘤性胰腺真性囊肿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21例患者中,男3例,女18例,男女比例1:6;年龄24~77岁,平均47岁.12例无任何症状和体征,9例有症状.实验室检查均未见异常.行B超、ERCP、CT、MRI检查分别有21例、5例、21例、和4例,诊断准确率分别为0%、40%、19%和50%.20例行手术治疗,1例行剖腹探查、活组织检查.5例术后出现胸腔积液,其中3例发胰瘘,经治疗后痊愈出院.病理检查浆液性囊肿15例、潴留性囊肿3例、黏液性囊肿2例、淋巴上皮样囊肿1例.本组2例失访,19例获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7年,除1例因脑出血死亡,其余均健在,无复发.结论非肿瘤性胰腺真性囊肿好发于中年女性,无特征性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准确率较低.对无症状患者不需手术治疗.有症状的、且影像学上不能与囊性肿瘤鉴别或随访期囊肿有增大趋势者宜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醋酸碘染色肉眼观察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农村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醋酸肉眼观察法、碘染色肉眼观察法、阴道镜检查,记录患者各项检查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1000例健康体检的农村女性人群中,经VIA检测阳性率最高(7.80%),阴道镜检测阳性率最低(0.6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醋酸肉眼观察法及碘染色肉眼观察法确定疑似宫颈癌患者,之后行阴道镜活检确诊,可为医师提供准确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73)%.ANP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单纯PDTC注射对各项指标没有影响,但PDTC干预ANP后,各项指标与ANP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PDTC可以减轻胰腺组织的病理损害,其机制可能是抑制胰腺细胞NF-κB的激活,促进胰腺细胞凋亡,减少胰酶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