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整合素β1与β3在非小细胞性肺癌(NSCLC)及其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例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42例术前未接受任何辅助治疗NSCLC及其淋巴结和1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链霉素-生物素-酶复合物)法检测的石蜡切片标本中的整合素β1与β3的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①整合素β1与β3在NSCLC组织组中阳性率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组;在转移性淋巴结组中阳性率表达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组.②整合素β1及β3在原发病灶的阳性表达率与NSCLC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其病理分级等临床病例因素不同而有显著差异.[结论]整合素β1与β3在NSCLC和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明显强于癌旁正常肺组织和非转移性淋巴结;整合素β1与β3在NSCLC中的表达与NSCLC的组织分化程度和恶性程度有关,并可能参与了NSCLC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普胸术后胸内活动性出血的原因,预防及外科治疗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3年1月普胸术后大出血再次开胸止血治疗86例患者资料。结果全组病例均痊出院,无死亡及胸腔感染病例。结论对普胸术后发生的活动性出血应积极再次剖胸止血,床旁胸片应做为术后大出血病人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3.
整合素β1、β3与肺癌转移的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合素是一类粘附分子,表达于内皮细胞。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对肿瘤分子机制的研究逐渐深入,发现整合素在肺癌转移各个步骤中起着重要作用。整合素与肺癌的转移相关性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1整合素(integrin)的结构和功能概述整合素家族是一类由一个α亚单位和β亚单位通过非共价键连接而成的异二聚体跨膜粘蛋白。整合素每个亚单位均由长的细胞外区,短的胞浆区和穿膜区三部分构成(只有整合素β4有较长的胞内区)。目前已经确认的有18种α亚单位和8种β亚单位,共组成至少24种整合素[1]。而整合素β中以整合素β1和β3与肺癌转移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传统开胸和胸腔镜下肺切除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湖南省肿瘤医院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胸腔镜下肺切除术(VATS)治疗。对两组围术期临床指标、手术前后各时间段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IL)-6、IL-8的浓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强度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术后病理类型及术后病理分期情况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1 d比较,两组术后4 h、1 d、2 d时点血清CRP、IL-6及IL-8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与传统开胸组相比,胸腔镜组术后4 h、1 d、2 d时点血清CRP、IL-6及IL-8浓度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胸液引流量、术后疼痛强度评分、带管时间、术后吗啡片用量方面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例患者清扫淋巴结数目分别为(22.45±7.56)枚和(21.53±7.35)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呼吸衰竭、肺栓塞、肩关节活动障碍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切除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更安全、快速、临床疗效显著,是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和特点,从而为其手术入路和淋巴结清扫范围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收治的72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右胸入路手术. 记录各组淋巴结的清扫及转移情况,并分析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 72例患者中,有48例出现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率为66.7%;清扫淋巴结总数为1495枚,转移181枚,淋巴结转移度为12.1%,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20.8枚.在各组淋巴结中,右喉返神经旁(1R组)淋巴结转移率最高,达30.6%(22/72).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2L组、4L组和5组) 转移率为12.5%(9/72).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大小和浸润深度有关(均P<0.05),而与病变部位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以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为主,故其手术最佳入路应是右胸入路,淋巴结清扫则应以右、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为重点的系统纵隔、腹野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影响肺癌预后各种因素,为肺癌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湖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2003年1月至2004年1月期间具有明确病理学类型和临床分期的226例肺癌手术病例,经查阅病历并随访,回顾性分析、比较影响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因素。【结果】共随访226患者,失访18人,有效病例208例;随访率92%。采用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对12个协变量进行统计学处理表明:肿瘤家族史、临床分期、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辅助化或(和)放疗影响肺癌手术患者预后。【结论】肿瘤家族史、临床分期、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辅助化或(和)放疗是独立的影响肺癌手术患者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螺旋型鼻肠管肠内营养是否能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及防治并发症。方法376例食管癌患者术中置螺旋型鼻肠管,术后48h予以早期肠内营养(EN);术前、术后监测患者的血色素、血浆白蛋白水平,统计胃肠道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应用螺旋型鼻肠管有一定的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发生率,经改进方法后得以改善;患者术前、术后在血浆白蛋白、血色素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型鼻肠管肠内营养可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开胸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胸腔镜组与开胸组,每组80例。开胸组采用开胸肺叶切除术;全胸腔镜组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胸腔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 h疼痛NR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胸腔引流量和术中出血量胸腔镜组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胸腔镜组和开胸组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胸腔镜组短于开胸组(P<0.05);术后24 h疼痛NRS评分胸腔镜组低于开胸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胸腔镜组低于开胸组(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处理后宫颈癌Hela细胞JAK/STAT3信号通路调节靶基因Twist及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E-cadherin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宫颈癌Hela细胞培养后分别经IL-6(IL-6组)、二甲双胍(二甲双胍组)及IL-6+二甲双胍(IL-6+二甲双胍组)处理48 h,未处理细胞作对照组,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检测细胞坏死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STAT3、Twist及E-cadherin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Twist、Ecadherin mRNA表达。结果 IL-6组Hela细胞向间质细胞表型转变,而IL-6+二甲双胍组Hela细胞未向间质细胞表型转变且细胞坏死。IL-6组、IL-6+二甲双胍组p-STAT3、Twist、E-cadherin蛋白表达及Twist、E-cadherin 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二甲双胍组以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二甲双胍可通过阻断JAK/STAT3信号通路降低宫颈癌Hela细胞Twist及E-cadherin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及混合现实(MR)技术在胸壁肿瘤切除及重建精确手术治疗中的意义。 方法对2例胸壁肿瘤患者行胸部CT薄层扫描、胸部MR平扫+增强检查,获得CT和MRI的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COM)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电脑数据3D模型建立,而后实体打印。同时建立虚拟模型及手术预演,术中在裸眼和VR+AR+MR下决定手术切除范围,并结合模型对比,扩大切除胸壁肿瘤后行胸壁重建手术。 结果2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出院。VR+AR+MR技术更能精确手术切缘、切除肿瘤,并对胸壁后组织器官有更精准的了解。 结论VR+AR+MR技术对手术切缘及胸壁后组织器官的了解更精准,为3D打印材料置入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