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价接种1剂次和2剂次水痘减毒活疫苗(Var V)后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为制定Var V加强免疫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知情同意、自愿参加为原则,选择3岁以下的常住儿童为受试对象,分析受试者接种1剂次和2剂次(间隔3个月)Var V后的水痘抗体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受试者接种1剂次前后和接种2剂次后的抗体GMT分别为1∶5.75、1∶30.05和1∶49.67,接种1剂次前后、接种2剂次后与接种1剂次后的抗体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接种1剂次前后和接种2剂次后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2.85%、99.35%和100.00%,接种1剂次前后的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接种2剂次后与接种1剂次后的抗体阳性率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1剂次后和接种2剂次后的抗体阳转率分别为68.28%和8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受试者接种1剂次和接种2剂次水痘疫苗后14 d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24%和1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种1剂次和2剂次Var V后均可获得良好的免疫原性,且疫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意外创伤者早期创伤后成长水平及与自我表露的关系。方法采用情感表达矛盾问卷、伯克利情绪表达量表和中文版创伤后成长问卷对320例意外伤者于受伤90 d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41.89±13.06)分,与积极情绪表达、消极情绪表达、积极情绪表达强度和消极情绪表达强度呈正相关,控制人口学变量后,积极情绪表达强度和消极情绪表达强度可正向预测创伤后成长(均P0.05)。结论意外创伤者早期阶段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临床护士需尽早干预,鼓励伤者深层次表露各种情绪以促其个人成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创伤早期意外伤者创伤早期的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PTG)水平,并分析情绪表达和反刍性沉思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伯克利情绪表达问卷、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和中文版创伤后成长问卷对131例创伤后1周内的意外伤者进行调查。结果创伤后1周内意外伤者PTG总分为(38.34±12.78)分,PTG总分与正性情绪表达、负性情绪表达、正性情绪表达强度和侵入性反刍性沉思呈正相关(r=0.197~0.292,均P0.05)。在控制年龄对PTG的影响后,正性情绪表达强度和侵入性反刍性沉思可直接预测PTG,且侵入性反刍性沉思在正性情绪表达与PTG间起完全中介效应。结论创伤早期意外伤者可获得较低水平的PTG,创伤早期医护人员需鼓励伤者主动表达其正性情绪以促其认知加工,进而提升PTG水平。  相似文献   
4.
以金定鸭肠粘膜为材料,用正丁醇抽提,丙酮沉淀,分离出粗酶,经弱碱型阴离子纤维素DEAE-32和Sephadex G-200柱层析,得到纯化倍数为138倍的碱性磷酸单酯酶。SDS-PAGE检测酶液纯度,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其氨基酸组成,比较不同来源的碱性磷酸单酯酶氨基酸的组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川芎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81例,常规给予抗心肌缺血药物 治疗组9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3g/d,川芎嗪120mg/d静滴,疗程15天 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症状改善程度、心电图缺血改善程度.结果:治疗30天按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治疗组总有效率92.63% 对照组总有效率82.72%,心电图改善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87.37%,对照组总有效率72.84%,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明显增高.结论:左卡尼汀联合川芎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比利时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GSK)生物制品公司生产的威可檬(Varilrix)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Varicella Attenuated Live Vaccine,Freeze—dried;VarV—Fd)作为对照,评价上海(Shanghai,SH)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VarV—Fd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对广东省和四川省的467名1—3岁儿童进行了临床观察,比较接种两种VarV—Fd后的抗体(模抗原免疫荧光抗体法,Fluorescent Antibody to Membrane Antigen,FAMA)阳转率和免疫成功率,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接种SHVarV-Fd和GSK VarV—Fd后,抗体阳转率和免疫成功率分别为81.04%和81.59%,GMT分别为1:8.829和1:9.671,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17%和7.36%。抗体阳转率和免疫成功率(χ^2=0.020,P=0.886)、GMT(t=0.786,P=0.432)、不良反应发生率(χ^2=1.151,P=0.283)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H VarV-Fd与GSK VarV-Fd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在广东省广宁县和博罗县2~7岁人群中免疫后的安全性。方法研究者主动观察疫苗接种后30min,6、12、24、48、72h的局部和全身反应并记录在疫苗接种日记卡上,通过主动报告和定期随访的形式收集4天~4周期间的异常反应情况。结果共接种观察了2974名适龄儿童,发生疫苗接种不良事件378例,异常反应率12.71%,其中发热反应率10.96%,局部反应发生率1.85%;疫苗接种后30min至72h期间的全身和局部反应率分别为8.61%和1.82%。不良反应分级主要为2级以下,未观察到严重不良事件。所有全身反应症状和局部反应症状分别消失于接种后12d内和6d内。结论 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在2~7岁人群中接种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使用"2-1-1"程序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及2剂加强免疫效果。  方法  选择曾暴露后使用"2-1-1"程序后1年、2年和3年的对象314人,进行2剂加强免疫,在加强免疫前、后14天分别采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人狂犬病毒IgG抗体,分析使用"2-1-1"程序后1年、2年、3年及经2剂加强免疫后的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和抗体阳性率。  结果  303人按"2-1-1"程序接种疫苗后1年、2年和3年的抗体GMC分别为1.33 IU/mL、1.04 IU/mL和0.72 IU/mL,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7.78%、66.67%和55.56%。282人经2剂加强免疫后,1年组、2年组和3年组的抗体GMC分别为16.83 IU/mL、19.37 IU/mL和21.05 IU/mL,加强免疫后抗体GMC均高于加强免疫前(t=16.54,P < 0.001;t=13.85,P < 0.001;t=16.02,P < 0.001);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00%、99.00%和100.00%。  结论  狂犬病暴露后使用"2-1-1"程序具有良好的免疫持久性,3年内2剂次加强免疫后具有较好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广东进行流感疫苗临床试验前流行病学关键点评价结果,为今后疫苗临床试验的可行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全面检索PubMed、CNKI、VIP、Wanfang Data等数据库,获取国内1998年3月至2016年8月公开发表的有关流感疫苗研究的文献,利用本单位及上级单位开展疫苗临床试验研究基础和总结资料,收集茂名市2013-2015年每周流感样病例就诊指数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疫苗临床试验选择在茂名高州进行,重点考虑部分镇街.估计需要样本量为4162例,流感疫苗临床试验观察时间估计在2017年的3~7月.需要多种随访形式贯穿进行,以便获得最多的流感样病例.结论 流感疫苗在广东儿童人群进行研究前需要做好流行病学评价,保证疫苗临床试验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MenAC-Hib)上市后预防接种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采用多中心、无对照、Ⅳ临床试验设计招募2-71月龄儿童,按照基础免疫程序接种MenAC-Hib,收集每剂次接种后0-30d不良事件和全程免疫后6个月内严重不良事件;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受试者共接种MenAC-Hib 17116剂次,发生不良事件2099例,总发生率为12.26%。1、2、3、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8.62%、6.34%、0.95%、0.01%。全身、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93%、0.65%;全身反应主要为发热、腹泻、皮疹、烦躁,发生率分别为9.49%、1.60%、0.80%、0.73%;局部反应主要为注射部位硬结、红、肿胀,发生率分别为0.31%、0.24%、0.15%。结论2-71月龄儿童接种MenAC-Hib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在预期范围内,以轻微反应为主而严重反应罕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