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2篇
  1篇
中国医学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肾穿刺术后持续性肉眼血尿的动物模型.经输尿管导管逆行肾盂灌注凝血酶,观察其止血效果,对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并探讨最佳止血效果的凝血酶剂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放射性核素肝胆显像的改变,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99mTc-EHIDA肝胆显像技术测定40例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胆运动功能,以20例肝胆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结果乙型肝炎组与非肝病组对比肝脏最高计数时间、肝脏半排时间、60分钟排泌率、心区半清除时间和肝管、胆囊、胆总管及肠道显像时间有明显延迟和减慢(P<0.01),并与肝功能损害有密切关系.结论乙型肝炎患者常伴有肝胆运动障碍,且与肝功能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中医内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主干课程,而传统教学方法中学生主动学习性较差。为使学生形成更贴近临床的中医学思辨性思维,本文总结了“两横四纵”立体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学》中的应用。形式多变的教学模式,可培养学生的临床思辨能力,为日后的临床实践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传染性强、家族聚集性、病情进展迅速、证候表现多端、症状隐匿、病后观察期长的特点。福建省受五运六气、地理环境、气候、饮食习惯影响,与疫病发生中心区武汉市的大多数以寒湿为主的病机有所不同,福建沿海地区多数有兼杂有"热",因此整体、动态、个性化、全程地把握福建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病因病机特征,根据分期分类、全程覆盖、注重恢复后的健康管理原则,三因制宜制定适合福建省的中医防控措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长期阿替洛尔或依那普利治疗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作用朱文玲吴宁倪超曾勇郭丽琳严晓伟范中杰林沁方圻本文旨在探讨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阿替洛尔和依那普利在急性心肌梗塞(AMI)二级预防中对左室容量及收缩功能的影响。对象和方法:本院1991年12月至...  相似文献   
6.
结核所致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结核所致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特点与病理改变.方法 对北京协和医院2000至2007年诊断的150例缩窄性心包炎病例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150例患者中,61例(40.7%)无心包积液史.超声心动图诊断心包缩窄149例,与手术诊断的一致率为98.7%(107/109).118例(78.7%)诊断为结核性,24例(16.0%)为肿瘤转移或浸润、放射性损伤、心脏手术后等其他原因,8例(5.3%)原因不明.经病理或病原学检查确诊为结核性心包炎者占16.7%(25/150);有心包外活动性结核病理证据者占5.3%(8/150);有典型的结核病临床表现或因抗结核治疗有效诊断者占44.0%(66/150);临床怀疑结核者占12.7%(19/150).108例患者接受心包剥脱术,1例行心包活检和心包切开引流术.死亡13例(8.7%),4例为结核.结论 结核仍然是缩窄性心包炎的最常见病因.心包结核多为全身结核病的一部分,但心包病理和病原学检查阳性率低.超声心动图对诊断缩窄性心包炎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人们己经认识到,在红细胞生成素(EPO)刺激下,向骨髓提供铁是红细胞生成过程中的限速步骤,补充铁剂对取得EPO疗效至关重要,因此,接EPO治疗的CRF患者需常规补充铁剂。有人认为,口服补铁可满足大多数慢  相似文献   
8.
施子禄  林沁  陈建 《中国药房》2007,18(4):307-309
出血是围手术期的常见问题之一,局部止血药物、材料可以控制创面渗血、保证术野清晰,对减少创伤、提高手术效率、加速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局部止血药物、材料的止血机制主要包括3个方面,即小血管的收缩、血小板的激活和凝血系统的启动[1]。为促进临床正确选用局部止血药物、材料,本文对常用局部止血药物及材料简要综述如下。1常用的局部止血药物、材料1.1凝血酶凝血酶(Thrombase)来源于人或动物血提取的凝血酶原,经激活而获得注射用凝血酶冻干灭菌粉末。其止血机制为凝血酶直接作用于纤维蛋白原,使之转变为纤维蛋白;促进血小板发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们在半自动负压肾穿装置的基础上,研制成自动同步负压肾穿刺装置(已申请国家发明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分析狼疮性肾炎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对109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医院感染部位的分布,感染致病菌和感染与预后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还分析了感染与临床、病理类型的关系,感染与临床活动指标(如尿蛋白、血白蛋白)和肾功能的关系,并探讨了感染与糖皮质激素应用时间,感染与住院时间及不同治疗方案的关系。结果 狼疮性肾炎医院感染部位多见于下呼吸道、泌尿道、皮肤软组织和消化道,分离出来的致病菌株以革兰阴性 杆菌和真菌为主。狼疮性肾炎医院感染率为60.6%。病情恶化的13例中12例并发感染,其中6例直接死于严重感染。狼疮性肾炎临床活动,病理类型呈Ⅲ、Ⅳ型者其医院感染率较高,尿蛋白、血白蛋白和肾功能与医院感染显著相关(P<0.01)。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治疗者的感染率较单用激素者明显增高(P<0.01),而常规量激素加环磷酰胺间歇冲击治疗者,较大剂盈激素加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者的医院感染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 狼疮性肾炎患者的医院感染率高达60.6%,这与狼疮临床、病理活动,长期大量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及长期住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