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额肌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额肌筋膜瓣悬吊术中,行否睑轮匝肌桥瓣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分析2003~2006年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随机分为A组(术中做睑轮匝肌桥瓣)与B组(术中未做睑轮匝肌桥瓣),比较两组术后远期效果.结果 术后6个月比较,A组矫正满意42只眼,矫正良好7只眼,矫正不良2只眼;B组矫正满意51只眼,矫正良好6只眼,矫正不良0只眼,经Ridit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额肌筋膜瓣悬吊术中,睑轮匝肌桥瓣对手术效果并无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反因其术后较多的产生局部粘连,可能使额肌筋膜瓣的活动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不主张在该手术中采用睑轮匝肌桥瓣的做法.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14岁,1y前发现右眼向前突出.无疼痛及其他不适,一直未行治疗.以后突眼进一步加重.伴视物不清,胀感,遂于05年1月6日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右眼眶内肿瘤收入院.入院检查全身一般情况好,视力:右限0.5,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胰管支架表面括约肌预切开(PPDS)在ERCP困难胆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2016年6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部院区所有ERCP术病例资料,将在ERCP操作过程中导丝意外进入胰管的困难胆管插管者,根据术中选择插管方法,分为两组:(1)PPDS组,(2)双导...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36岁.以"右眼红肿反复发作5~6年"为主诉前来就诊.患者于5、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反复红肿,偶有轻微疼痛,曾于多家医院就诊,给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后缓解,停药后短期内复发.  相似文献   
5.
背景:游离齿状突并可复性寰枢椎脱位常需要手术治疗,但目前缺乏操作简单且安全有效的寰枢椎内固定方式。 目的:评估寰椎后弓椎板钩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治疗游离齿状突并可复性寰枢椎脱位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2年6月采用寰椎后弓椎板钩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治疗游离齿状突并可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l1例。对脱位复位情况、内固定植骨融合率、JOA功能评分、影像学评估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分析。 结果:11例术中均未发生椎动脉和脊髓损伤。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37个月,平均25个月,均未发生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术后疼痛和神经症状均得到缓解,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寰枢椎均融合。 结论:寰椎后弓椎板钩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游离齿状突并可复性寰枢椎脱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先天性眼外肌纤维化(Congenital fibrosis of the extraocular muscles,CFEOM)伴少年白发家系进行候选致病基因KIF21A突变筛查。方法应用Wizard Genomic DNA Purification试剂从家系成员外周静脉血中提取基因组DNA;以先证者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KIF21A基因外显子8、20和21的DNA序列,PCR产物纯化后进行DNA直接测序筛查突变位点。一旦发现可疑性变异,则采用DNA双向测序方法在其他家系成员进行疾病与突变共分离分析以及进一步确认其是否为致病性突变位点。结果该家系三代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临床表型大致相同,可确诊为CFEOM1型。KIF21A基因突变筛查发现患者在第21外显子携带c.C2860T杂合性突变,正常成员没有,临床表型与基因型呈共分离。该突变为一个已知突变,可导致KIF21A蛋白第954位的精氨酸变为色氨酸(p.R954W)。结论 KIF21AR954W突变是导致该家系患者眼外肌纤维化致病的遗传基础,是否与少年白发相关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林××女 19岁因双眼自幼外斜来院就诊.出生时即发现外斜,随年龄增长斜视程度无明显变化.患者足月顺产,无眼外伤史,无手术史,无高热等诱因,父母非近亲结婚.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我院近3年眼眶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眶内肿瘤据其位置大小、深度、性质分别行前路、外侧开眶摘除或眶内容剜出,恶性肿瘤辅以放疗,术后随访6~18个月。结果47例肿瘤完整摘除后1例视力受损,其余均维持原有视力;5例复发,均为不完全摘除肿物,术后眼球突出改善或完全消退。结论手术是治疗眼眶肿瘤最重要的方法,影像检查是必不可少的确诊手段。手术前精心准备、手术中细心操作及临床经验技巧是手术成功及避免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创伤性脑损伤(TBI)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损伤,其中低钠血症的发生率约为33%。本研究探讨了低钠血症与TBI不同损伤部位及其他合并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17-01—2020-01期间收治的126例TB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χ~2检验分析低钠血症的发生与TBI不同损伤部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是否行手术治疗、脑水肿、颅底骨折之间的关系。结果:126例患者中,38例患者(30.16%)出现低钠血症,88例患者(69.84%)血钠正常。TBI患者发生低钠血症与额部损伤(P=0.027)、弥散性轴索损伤(P=0.02)、合并颅底骨折(P=0.025)、合并脑水肿(P=0.044)相关,与颞部损伤、枕部损伤、是否手术、GCS评分无关。结论:研究表明,TBI额部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合并颅底骨折、合并脑水肿患者易发生低钠血症,而颞部损伤、GCS评分、是否手术均不是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23岁。入院前1个月被飞起的异物击中右眼眶.当时流血较多,于当地医院急诊行清刨缝合皮肤伤口,并服用抗生素,伤口愈合良好。1个月后因右眼红肿,略感胀痛不适而来我院就诊。CT检查发现右眶至上颌窦金属异物,以“右眶内金属异物”收入院。入院时检查:右眼0.5(球镜-1.50D→1.0)左眼1.0。右眼眶内上方皮肤叮见纵向瘢痕长约8mm,轻微触痛。鼻侧结膜充血水肿,角膜透明,前房深度正常,房水透明,晶状体无混浊,玻璃体透明,眼底4:00—5:30赤道附近可见约3个乳头直径大小的半球状隆起,略呈灰黄色,伴片状出血,未见视网膜脱离,视盘及黄斑区正常。指测眼压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