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研究和探讨脊柱慢性疼痛患者采用推拿治疗对其心理状况的临床干预情况和效果。方法:按照抽签法将随机选取的2017年06月~2018年06月期间在我院推拿科进行诊疗的106例脊柱慢性疼痛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护理,对照组(53例)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53例)予以推拿治疗,并就其临床心理状况和疼痛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SDA评分和SAS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并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45%)也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83.02%),两组的差异明显(P0.05),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推拿治疗对于脊柱慢性疼痛患者的心理干预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轻临床疼痛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一贯煎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9年4月30日,收集一贯煎治疗干燥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研究人员单独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分析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研究,均为中文文献。Meta分析显示,一贯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11,95%CI=[2.30,7.34],P<0.00001)。共有2个研究提及不良反应,且治疗组不良反应例数少于对照组。结论:一贯煎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有效,且不易引起不良反应。因本研究纳入文献量少,西药种类繁多,受纳入文献方法学质量及干预措施不同等条件的局限,上述结论需要进一步实施更多高质量、样本量大的随机对照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3.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依程度不同,通常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级,其治疗措施分别是观察等待、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近年来,笔者与男科协作,对处于观察等待期的轻度BPH患者实施推拿手法干预,通过临床观察,在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取得显著的疗效。现介绍如下,请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肾球旁细胞肾素基因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用病毒感染复数(MOI)为10、0.1和0的鼠CMV分别与鼠肾球旁细胞模型As4.1细胞共育5 d作为实验组;用紫外线灭活病毒的假感染(mock感染)对照组.RT-PCR检测感染细胞中CMV即刻早期基因1(IE1)的表达;免疫荧光观察肾素阳性细胞和肾素阳性颗粒在细胞的分布;双色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肾素阳性颗粒是否出现在CMV阳性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肾素基因在感染细胞内的表达.结果 CMV感染As4.1细胞后出现典型的病毒空斑;病毒感染细胞CMV IE1 RT-PCR产物阳性;肾素阳性细胞集中在病毒空斑周围CMV新感染细胞区,肾素阳性荧光颗粒主要以块状和环状存在于病毒感染细胞质中;双色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肾素阳性颗粒和CMV阳性颗粒出现在同一细胞;CMV感染细胞肾素基因的表达随病毒感染量增加而增加.结论 CMV感染并导致其宿主细胞肾素基因表达,可能涉及CMV加速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肾球旁细胞肾素基因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用病毒感染复数(MOI)为10、0.1和0的鼠CMV分别与鼠肾球旁细胞模型As4.1细胞共育5 d作为实验组;用紫外线灭活病毒的假感染(mock感染)对照组.RT-PCR检测感染细胞中CMV即刻早期基因1(IE1)的表达;免疫荧光观察肾素阳性细胞和肾素阳性颗粒在细胞的分布;双色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肾素阳性颗粒是否出现在CMV阳性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肾素基因在感染细胞内的表达.结果 CMV感染As4.1细胞后出现典型的病毒空斑;病毒感染细胞CMV IE1 RT-PCR产物阳性;肾素阳性细胞集中在病毒空斑周围CMV新感染细胞区,肾素阳性荧光颗粒主要以块状和环状存在于病毒感染细胞质中;双色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肾素阳性颗粒和CMV阳性颗粒出现在同一细胞;CMV感染细胞肾素基因的表达随病毒感染量增加而增加.结论 CMV感染并导致其宿主细胞肾素基因表达,可能涉及CMV加速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是否感染血管内皮细胞伴肾素表达。方法(1)用10^7pfu(空斑形成单位)/mlCMV临床分离株BI-5和实验室型CMVAD169分别与10^6腹主动脉内皮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同孵育,在23小时后、第3天、第7天、第10天和第14天分别收集培养上清200μl,第14天用PBS缓冲液洗细胞3次,收获细胞。每组实验均设培养液代替病毒液的无感染对照;(2)COBAS定量PCR检测培养上清中CMVDNA拷贝数;(3)PCR检测感染细胞中CMVpol基因;(4)RT—PCR、Realtime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肾素在感染细胞内的表达。结果(1)BI-5和AD169感染静脉和动脉细胞后,其形态学变化相似,无细胞裂解病理效应;(2)ADl69感染细胞不同时间培养上清中CMVDNA拷贝数无明显增加,BI-5呈增殖趋势;(3)BI-5感染动脉细胞CMVDNA拷贝数和肾素表达量均大于静脉细胞。结论临床分离株CMV以非裂解形式在血管内皮细胞持续存在并诱导肾素基因表达,血管内皮细胞分泌肾素可能是CMV感染引起心血管疾病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梳理古代文献中有关百合地黄汤的条文,以期了解百合地黄汤的历史沿革和方义演变,为其成药开发提供文献学支持,为经典名方的现代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古籍数据库中以“百合地黄汤”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摘录记载了百合地黄汤的方、药、量、制、治、论等信息的古籍条文,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古籍和条文,提取朝代、书名、作者、举句、剂量、煎服法、方解、证型等关键信息,并进行文献分析,以了解百合地黄汤的组成、药材基原、炮制、剂量、功能主治、煎煮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历史沿革及方义演变情况。结果:最终纳入古籍101本,共计165条。百合地黄汤首见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由百合和地黄两味药组成,用于治疗百合病。随后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载录了本方,并增加生地黄汁至两升。宋及宋之后,因度量衡制度的改变,百合地黄汤在药物剂量方面出现了较大变化,此外宋代在炮制和服用量上略有变化。明代在地黄炮制上略有变化,明清代文献多为注释、方解,重在阐述百合地黄汤的病因病机。结论:百合地黄汤首见于汉代,历代古籍均有记载,源远流长,但其历代变化不多,以药物剂量方面变化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9.
基于德尔菲法, 结合前期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结果, 进行2轮专家咨询, 从均数、重要性评价、变异系数及协调系数等角度评价专家咨询结果, 并通过专家共识会议最终形成推拿治疗疼痛疗效影响因素框架。本研究第1轮发放专家调查问卷40份, 回收有效问卷37份, 积极系数为92.5%;第2轮发放专家调查问卷20份, 回收有效问卷16份, 积极系数为80.0%。第2轮整体协调系数为0.68, 根据各条目的均数及重要性评价, 2轮专家咨询重要性评价≥80%的条目进入专家共识会议, 最终确定22项条目, 概括为诊断因素、治疗因素、预后因素、患者因素和医患沟通5个影响因素, 形成推拿治疗疼痛疗效影响因素框架。该框架模型可指导青年推拿医师提高临床疗效, 同时还明确提出推拿治疗疼痛疗效不仅与疾病诊断和手法操作有关, 还与功能锻炼、居家康养、医患沟通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古籍考证发现,古代医家对肚角穴的定位、操作及应用的论述存在差异。对于肚角穴定位的认识虽略有不同,但总体认为在脐下两侧;古籍记载有按、拿、推、掐、掏、搓摩法等多种手法,其中拿、按法最为常见,肚角穴功用以止腹痛、止泻为主,且有治大便不通、开积痰积气痞疾等作用,与现代医家观点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