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异丙酚对豚鼠耳蜗外毛细胞钙离子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异丙酚对氯化钾诱发的豚鼠耳蜗外毛细胞内钙离子移动的影响,探讨其对听觉外周感受器(耳蜗)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用Fluo-3AM荧光指示剂染色急性分离的豚鼠耳蜗外毛细胞,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动态观察使用异丙酚前及异丙酚(50、250μmol/L)预处理后,氯化钾诱发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异丙酚可使氯化钾诱发的外毛细胞内钙荧光染色强度的峰值下降,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并与浓度呈正相关。结论异丙酚浓度依赖性地降低耳蜗外毛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部分与抑止细胞外钙内流有关。  相似文献   
2.
舌咽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舌咽神经解剖临近关系复杂,其部分传人冲动通过弧束到达迷走神经背核,有纤维终止于三叉神经脊髓束核,因此舌咽神经痛往往可能累及迷走神经和三叉神经。尽管舌咽神经痛发病率远远低于三叉神经痛,但二者疼痛性质极其相似,容易混淆。本文对舌咽神经痛的病因、诊断和治疗作一总结,提醒疼痛医生对其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 (SGB)对福尔马林炎症痛家兔血清皮质醇 (CS)和炎症局部 β -内啡肽 (β -EP)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家兔 1 6只 ,随机分为SGB组和对照组 ,各 8只。两组均用 8%福尔马林 0 .5ml在右前肢足底皮下注射致痛 ,致痛前 1 0minSGB组经预置导管给 0 .2 5 %布比卡因 0 .5ml,对照组给等量生理盐水。用放免法测定致痛前 1 0min(T0 )、致痛后 1 0、60和 1 2 0min(T1 、T2 和T3)血清CS及致痛 1 2 0min炎症局部 β-EP含量。结果 :致痛后对照组血清CS在各时点均较致痛前升高 ,且在T2 时达高峰 (P <0 .0 1 ) ,而SGB组各时点较致痛前无明显差异 (P >0 .0 5) ;两组相比 ,T0 时无差异 (P >0 .0 5) ,而在T1 、T2 和T3时有明显差异 (P <0 .0 5 ,P<0 .0 1 )。SGB组致痛后 1 2 0min时炎症局部 β -E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结论 :SGB可抑制福尔马林刺激引起的血清CS的升高 ,并且可增加炎症局部 β-EP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鞘内右美托咪定与鞘内吗啡在剖宫产麻醉中的作用。方法择期剖宫产产妇12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吗啡组、对照组3组。观察麻醉阻滞情况、不良反应情况、新生儿情况及术后镇痛情况。结果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能延长感觉和运动阻滞的时间,与吗啡有类似的镇痛作用,而瘙痒、寒战等副作较吗啡组明显减少。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替代吗啡作为鞘内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5.
围术期影响眼压的可能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伴有视网膜血液循环障碍,眼底供血不足患者的非眼科手术越来越多。同时以高眼压为特征的青光眼患病率高达0.21%~1.64%,合并青光眼患者非眼科手术也并不少见,这为我们麻醉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围术期眼保护。围术期眼压的升高有时虽为一过性的、可逆的,但往往很剧烈,对青光眼病人和眼穿透伤、近期接受过内眼手术者及既往有眼科疾病的患者,有损害视功能和引起伤口裂开、眼内容物脱出的危险。因此在围术期如何控制眼压,避免眼压升高,如何避免减少视网膜血流量等等也成为麻醉领域中值得研究的方面。  相似文献   
6.
围术期听力损害是一种少见的麻醉并发症,以往并不为人们所重视.随着听力监测水平提高,近年来有许多围术期听力损害的报道.其中腰麻后听力损害是其发生形式之一.现就腰麻后听力损害的临床表现、影响因素、可能的机制以及处理和预后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围术期有很多因素抑制机体免疫功能,术后疼痛是其中主要因素之一,比较3种不同的术后镇痛技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2004-01/2005-01下腹部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3组:阿片类药组,自控静脉镇痛组和自控硬膜外镇痛组,每组40例。阿片类药组按需给杜冷丁75mg。自控静脉镇痛组术后立即给予负荷量吗啡3.0-4.0mg,泵设定为:每次按压静脉注射吗啡1mg,锁定时间6-8min。自控硬膜外镇痛组术后连接镇痛泵设定为:每次按压给3mL混和液(1异/L布比卡因注射液+2m异/L芬太尼)锁定时间10min,背景持续给药6mL/h。在术前、术后4,12,24和48h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对患者休息和咳嗽时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0分为无痛,10为极痛。于术后24,48和72h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6浓度。 结果:12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目测类比评分比较:术后4,12,24h休息和咳嗽时,自控硬膜外镇痛组目测类比评分均明显低于阿片类药组(P〈0.05),术后4h休息和咳嗽时自控硬膜外镇痛组评分明显低于自控静脉镇痛组[(2.8&;#177;0.7)和(5.4&;#177;1.2)分,(4.8&;#177;1.6)和(7.1&;#177;1.9)分,q=6.12,7.11,P〈0.01]。②各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6含量比较:术后24,48h时,自控硬膜外镇痛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浓度明显低于阿片类药组和自控静脉镇痛组[(2.69&;#177;0.67),(3.14&;#177;0.78)ng/L比(15.48&;#177;3.97),(7.83&;#177;1.88)ng/L和(13.29&;#177;3.84),(7.65&;#177;1.72)ng/L,q=5.18-6.30,P〈0.01];术后24,48和72h时,自控硬膜外镇痛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浓度明显低于阿片类药组和自控静脉镇痛组(q=5.11~8.45,P〈0.01)。 结论: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给药方式镇痛效果较好,而且能抑制血清白介素1和白介素6的水平,对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欣母沛是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PGF2a衍生物,具较强的收缩子宫平滑肌功能,在预防和减少产后子宫出血方面效果显著。但剖宫产术应用欣母沛后,产妇常常有烦躁、恶心、呕吐、面部潮红、胸闷、呼吸增快等不良反应心J。丙泊酚是一种短效静脉麻醉剂,起效迅速,无明显蓄积,苏醒快而完全,且具有抗恶心呕吐功效,如何发挥二者优点的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拟观察小剂量丙泊酚用于剖宫产术中预防欣母沛不良反应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依托咪酯对氯化钾和咖啡因诱发的豚鼠耳蜗外毛细胞内钙离子移动的影响,探讨其对听觉外周感受器(耳蜗)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①30个活性良好的外毛细胞随机分为3组(n=10):对照组(C组)、低浓度依托咪酯组(E1组)、高浓度依托咪酯组(E2组),用Fluo-3AM荧光指示剂染色,分别给予 Hanks液、50、100 μmol/L依托咪酯预处理20 min.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动态观察各组预处理前、后以及40 mmol/L氯化钾诱发的细胞内钙荧光染色强度峰值的变化.②分组同①,观察各组预处理前、后以及20 mmol/L咖啡因诱发的细胞内钙荧光染色强度峰值的变化.结果 ①C组加入40 mmol/L氯化钾后细胞内钙荧光强度峰值从基础值105上升至221(P<0.01),E1组从基础值101上升至187(P<0.01),E2组从基础值103上升至150(P<0.01),E1组、E2组峰值分别较C组下降了近15.4%(P<0.05)和32.1%(P<0.01).②C组加入20 mmol/L咖啡因后细胞内钙荧光强度峰值从基础值112上升至154(P<0.05),E1组从基础值103上升至148(P<0.05),E2组从基础值104上升至143(P<0.05).但E1组和E2组细胞内钙荧光强度峰值较C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依托咪酯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耳蜗外毛细胞电压依赖性Ca2+通道开放,减少胞外钙内流,降低耳蜗外毛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而对内质网Ryanodine型钙库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熊良志  王燕  肖峰  李元涛  秦成名 《四川医学》2009,30(8):1233-1235
目的观察硬膜外导管通畅度与子宫切除术患者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关系。方法择期行子宫切除术患者100例,于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头向置管4cm成功后,按满足“从导管注入2ml空气无阻力,且可立即回抽约等量气体”两项条件的不同情况,即不同的硬膜外导管通畅度将患者分为3组:通畅组(A组43例)、基本通畅组(B组32例)、不通畅组(c组25例)。3组均硬膜外给予2%利多卡因5ml,5min后注入混合液14ml。观察患者感觉和运动阻滞效应及麻醉效果。结果3组间感觉阻滞达最高平面所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A组至C组,感觉、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逐渐延长,感觉阻滞所达最高平面逐渐降低;3组间运动阻滞程度、腹部肌肉松弛程度及麻醉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优于B组,B组优于C组。结论硬膜外导管通畅度可预测硬膜外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