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多巴胺预防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全麻诱导时低血压的优势和剂量。方法60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接受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3组,D1组、D2组和C组,3组均采用相同药物行快速顺序诱导,在血压降低判定为低血压时,D1组给予1 mg多巴胺,D2组给予2 mg多巴胺,C组给予6 mg麻黄碱,分别记录MAP、CVP和HR的变化。结果诱导后即刻D2组的MAP和CVP最高,而心率介于D1和C组之间;插管后即刻D2组与C组的MAP和CVP最高,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2组HR介于D1组和C组之间;插管后5 min,D2组MAP和HR均介于D1组和C组之间。结论多巴胺单次静脉注射2 mg可以很好地维持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血压和心率的平稳,并且避免了心率持续过快,总体效果好于麻黄碱,这可能与多巴胺的正性肌力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高血压老年患者术中予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 GDFT),探讨对心功能状态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选择泰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高血压老年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传统输液组(C组,n=30),以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中心静脉压、尿量为指导,行常规输液;目标导向输液组(G组, n=30),以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 SVV)、MAP为指导,将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 CI)≥2.5 L?min-1?m-2作为目标行GDFT。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开始时(T0)、进腹腔时(T1)、肠吻合时(T2)、关腹膜时(T3)、拔气管导管前(T4)的心脏功能指标[MAP、心率(heart rate, HR)、CI、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 SVRI)、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 SV)、心脏循环效率(cardiac cycle efficiency, CCE)、最大压力梯度(maxmum pressure gradient, dP/dtmax)等]及手术时间、晶体胶体用量、出血量、尿量、输血情况及需处理的心脏事件等。结果:G组患者术中液体入量、出血量、心脏事件的发生例数、输血例数明显少于C组(P<0.05),MAP、CI、SV、CCE、dP/dtmax等指标在T2~T4时间点上明显高于C组(P<0.05),HR、SVRI指标在T3、T4时间点上明显低于C组(P<0.05);G组内各指标相对前一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内自T2时间点开始,MAP、CCE、dP/dtmax等指标较前一时间点明显降低(P<0.05),CI、SV两指标T2、T3时间点明显低于前一时间点(P<0.05),HR、SVRI指标T3、T4时间点明显高于前一时间点(P<0.05)。结论:对行结肠癌腹腔镜根治术高血压老年患者行GDFT,对心脏功能及其相关因素影响较小,更利于围术期心脏功能保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病理性疼痛和脾切除术对老年雄性大鼠海马细胞胆碱乙酰转移酶和细胞凋亡的不同影响及其机理。方法选择60只老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单纯麻醉,只给予麻醉处理(单纯麻醉组);B组在左侧大腿中部切开,暴露坐骨神经后用4-0丝线结扎4道,常规缝合皮肤(CCI组);C组给予脾切除手术之后常规缝合伤口(脾切除组)。三组再按术前1d、术后1d、7d、14d4个时间点,将每组再分为4个小组(n=5)。分别为:A1、A2、A3、A4,B1、B2、B3、B4,C1、C2、C3、C4,在术前1d和术后1d、7d、14d按时间点经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后,开胸经升主动脉依次灌注生理盐水100ml和4%多聚甲醛-PBS复合液300ml后,开颅取脑,石蜡切片后分别进行HE和CHAT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海马组织细胞形态变化。结果 HE染色显示CCI组锥体层细胞损伤重,有较多凋亡形态细胞出现,高峰在术后14d,脾切除组锥体层和颗粒层均有损伤,出现细胞减少,形态改变;CHAT免疫组化染色3组均有CHAT阳性细胞数的减少,术后7d、14dCCI组较脾切除组染色明显偏浅。结论病理性疼痛和脾切除组造成海马细胞损伤的位置和程度不同,可能存在不同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麻醉和手术创伤对老年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突触结构的影响.方法 18月龄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n=8)、麻醉组(A组,n=24)、手术组(O组,n=24),A、O组根据麻醉和手术后1、3和7 d分为3个亚组A1、A3、A7组和O1、O3、O7组,每亚组8只.在相应的时间点用Moms水迷宫测试老年大鼠的认知功能,电镜定量测量海马CA3区多形层的突触结构.结果 与C组比较,A1、O1、O3组Morris水迷寓测试潜伏期及游泳距离明显延长(P<0.05),01、03组通过原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1);与A1组比较,O1组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游泳距离无明显差异.与C组比较,O1、O3组海马CA3区多形层突触间隙宽度加大变宽(P<0.01)、突触后膜致密物厚度变薄(P<0.01)、突触活性区长度缩短(P<0.05)、突触界面曲率减小(P<0.01)、穿孔性突触百分率亦下降,07组恢复正常;各麻醉组突触形态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麻醉和手术创伤可损害老年大鼠的认知功能,而海马突触的可塑性可能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和发展中国家许多医院鼻内镜手术仍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如何减轻患者术中疼痛、增加舒适度和安全性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地佐辛为人工合成的混合型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具有镇痛效应强、安全性高、药物依赖发生率较低及副作用小等特点[1]。本研究将地佐辛用于局麻内镜鼻中隔矫正术患者,观察其超前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分为Ⅰ、Ⅱ组。Ⅰ组给予全身麻醉,Ⅱ组行超声引导下的腰骶丛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 h的VAS评分,检测各时间点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观察术后7 d谵妄(POD)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2 h、6 h、12 h、24 h和36 h时,Ⅱ组VAS评分明显低于Ⅰ组(P<0.05);术后各时间点Ⅱ组S100-β及NSE的浓度明显低于Ⅰ组(P<0.05)。术后Ⅱ组POD发生率明显低于Ⅰ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镇痛效果好,可改善术后认知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地佐辛预防老年患者在全麻苏醒期应激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地佐辛1组(D_1组)、地佐辛2组(D_2组)、舒芬太尼组(S组)、对照组(C组)。D_1组术前30 min静注地佐辛0.1 mg/kg,D_2组术前30 min静注地佐辛0.2 mg/kg,S组术前30 min静注舒芬太尼0.2μg/kg,C组术前30 min静注生理盐水2 m L。检测用药前(T_0)、手术结束时(T_1)、拔除气管导管即刻(T_2)、拔除气管导管后10 min(T_3)时的血浆皮质醇、血糖、MAP、HR、Sp O_2。记录2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拔管后10 min(T_3)时评估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VAS评分。结果与T_0比较,D_1组和C组T_2、T_3时MAP和HR均显著升高(P0.05),且C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D_1组又显著高于D_2组和S组(P0.05)。与C组比较,D_1、D_2、S组T_1~T_3时的血浆皮质醇和血糖浓度显著降低,且D_2组显著低于D_1组和S组(P0.05)。D_1组和D_2组的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S组和C组(P0.05)。D_1、D_2、S组拔管后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D_1、D_2、C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显著短于S组,S组有3例患者出现一过性Sp O_290%(P0.05)。结论术前静脉注射0.2 mg/kg地佐辛可有效降低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应激反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氢吗啡酮超前镇痛对老年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疼痛程度、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 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12月于泰州市人民医院择期行全麻下单侧肩关节镜手术患者90例作为研 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氢吗啡 酮,对照组静脉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之后均行常规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结束后送入PACU复苏,统 一术后镇痛方案,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麻醉诱导前(T0)、插管即刻(T1)、手术切皮时(T2)、手 术结束时(T3)、气管拔管时(T4)、出麻醉复苏室时(T5)、术后4h(T6)、术后8h(T7)、术后 24h(T8)]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VAS评分、应激指标[去甲肾上腺素 (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血糖(Glu)水平]。结果 观察组T1~T5时间点MAP及HR 低于对照组,T5~T8时间点VAS评分低于对照组,T2及T3时间点Glu和血清NE、E及Cor含量低于对照 组(P<0.05)。结论 氢吗啡酮超前镇痛可有效减轻老年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疼痛程度、降低围术期 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波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液体治疗策略对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中肺功能的影响,探讨肺超声预测肺损伤程度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73例,男38例,女35例,年龄65~80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两组:目标组(G组,n=37)和对照组(C组,n=36)。G组以每搏变异度(SVV)、MAP为指导,将CI≥2.5 L·min~(-1)·m~(-2)作为目标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C组以MAP、CVP、术中尿量为指导行常规输液。记录开气腹前(T_0)、开气腹后(T_1)、肠吻合时(T_2)、关气腹前(T_3)、关气腹后(T_4)的PaCO_2、PaO_2、氧合指数(OI)、气道峰压(PIP),记录肺损伤程度评分、晶体入量、胶体入量、液体总入量、出血量、输血情况以及术后肺部并发症情况等。结果与C组比较,T_2—T_4时G组PaCO_2明显降低,PaO_2和OI明显升高(P0.05);T_3—T_4时G组PIP明显降低,肺损伤程度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G组晶体入量、胶体入量、液体总入量、出血量、术中需输血例数和术后肺水肿例数明显减少(P0.05)。肺损伤程度评分与术后肺部并发症总例数呈明显正相关(r=0.534,P0.001)。结论老年患者术中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肺损伤程度轻,术后并发症少,同时联合肺超声技术,可及时准确评估肺损伤程度,更利于围术期肺保护,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病理性疼痛对老年雄性大鼠海马细胞凋亡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含量的影响。方法:60只老年雄性SD大鼠450—500g,随机分成3组,A组:单纯麻醉组;B组:假手术组;C组:模型组,结扎左侧坐骨神经各组再按术前1天、术后第1、7、14天4个时间点,分为4个亚组,每组5只。各组在热痛敏试验检测后,麻醉、灌注、开颅取脑,分别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HE染色和CHAT免疫组化分析。结果:①术后第1天C组结扎侧热痛敏实验所致后肢回缩时间数值较基础值明显缩短,第7、14天热痛阈继续呈下降趋势,与A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②C组CA3区锥体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1)。③C组较A组和B组出现了更多的细胞凋亡(P<0.01)。④C组CHAT阳性细胞数目比A组和B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病理性疼痛可以造成老年雄性大鼠热痛阈的明显下降和海马CA3区锥体细胞明显凋亡以及CHAT阳性细胞数目减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