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索双相情感障碍I型患者脑灰质体积的变化,进一步研究双相情感障碍I型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方法于2012年1月-2014年7月,随机入组22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双相情感障碍I型患者(患者组)和25名健康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及受教育年限匹配良好(P均0.05)。收集两组头部结构相磁共振影像资料,使用SPM8对结构相影像资料进行分割、标准化、平滑,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灰质体积有统计学差异的脑区。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灰质体积降低的脑区包括右侧颞上回(P0.01)、右侧中央前回(P0.01)及右侧楔叶(P0.01);患者组灰质体积增大的脑区包括左侧小脑上部(P0.01)、左侧颞中回(P0.01)及左侧颞下回(P=0.001)。结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双相情感障碍I型患者灰质体积降低的脑区主要集中于右侧,体积增大的脑区主要集中于左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蛋白激酶5(CDK5)表达与胃癌免疫浸润细胞的关系。方法采用基因富集分析(GSEA)及单样本基因富集分析(ssGSEA)对免疫相关基因集进行富集评分,采用CIBERSORT网站对免疫细胞组分进行评分。收集36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的胃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K5及CD8表达水平。结果胃癌组织中CD8+T淋巴细胞及记忆B淋巴细胞浸润数目均明显少于癌旁组织。CDK5高表达患者具有更高的免疫基因富集评分(尤其是周围炎症基因集与抗原呈递细胞共刺激基因集)。CDK5表达与免疫相关基因呈正相关,而与免疫浸润细胞呈负相关。CDK5及CD274高表达患者均有更高的总生存率(OS)。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DK5高表达组患者CD8+T淋巴细胞浸润数目明显多于CDK5低表达组(P﹤0.01)。结论胃癌中CDK5表达与CD274表达及CD8+T淋巴细胞浸润相关,可能参与胃癌免疫逃逸。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双相情感障碍(BD)Ⅰ型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脑白质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探索BD-Ⅰ型患者的脑白质完整性。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7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纳入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BD-Ⅰ型患者22例为患者组,同期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周边社区招募性别、年龄及受教育年限与患者组匹配的24名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3.0T磁共振成像系统采集所有被试的脑白质结构相数据,使用FSL、SPM完成FA参数图计算、空间标准化、高斯平滑,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患者组与对照组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FA值增高的脑区为右侧小脑后叶(P0.01),降低的脑区包括颞上回、小脑前叶、左侧岛叶和左侧尾状核(P均0.01)。结论 BD-Ⅰ型患者白质完整性受损,边缘系统、颞叶和小脑白质完整性受损可能与BD-Ⅰ型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4.
抑郁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境障碍或情感障碍.关于抑郁症发病的可能机制主要有单胺耗竭假说、神经可塑性假说、HPA轴功能亢进假说、细胞因子假说、受体假说和第二信使失衡假说等.有众多的研究表明,脑内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IL-1β)在抑郁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许多动物实验也提示了脑内IL-1β和腺苷在行为性抑郁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如IL-1β介导利血平致大鼠行为性抑郁的过程[2]、腺苷A2A受体介导IL-1β的致大鼠行为性抑郁作用[3]等.本文对于腺苷A2A受体在IL-1β致抑郁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抑郁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境障碍或情感障碍.关于抑郁症发病的可能机制主要有单胺耗竭假说、神经可塑性假说、HPA轴功能亢进假说、细胞因子假说、受体假说和第二信使失衡假说等.有众多的研究表明,脑内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IL-1β)在抑郁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许多动物实验也提示了脑内IL-1β和腺苷在行为性抑郁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如IL-1β介导利血平致大鼠行为性抑郁的过程[2]、腺苷A2A受体介导IL-1β的致大鼠行为性抑郁作用[3]等.本文对于腺苷A2A受体在IL-1β致抑郁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后行外科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教科书式结局(TO)的影响因素及预后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胃外科收治的253例新辅助化疗后行胃切除术联合D2淋巴结清扫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 男性195例, 女性58例, 年龄(60.3±10.0)岁(范围:27~75岁)。根据术后是否达到TO分为TO组(168例)和非TO组(85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O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总体生存和无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将TO组和非TO组按1∶1行倾向性评分匹配, 对匹配后的资料用Kaplan-Meier法行生存分析。结果 253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中, 达到TO的比例为66.4%(168/2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 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OR=0.488, 95%CI:0.278~0.856, P=0.012)和ypN分期(OR=0.626, 95%CI:0.488~0.805, P<0.01)是TO的独立影响因素。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 TO是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双相情感障碍I型患者脑灰质体积的变化,进一步研究双相情感障碍I型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方法 于2012年1月-2014年7月,随机入组22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双相情感障碍I型患者(患者组)和25名健康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及受教育年限匹配良好(P均>0.05)。收集两组头部结构相磁共振影像资料,使用SPM8对结构相影像资料进行分割、标准化、平滑,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灰质体积有统计学差异的脑区。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灰质体积降低的脑区包括右侧颞上回(P<0.01)、右侧中央前回(P<0.01)及右侧楔叶(P<0.01);患者组灰质体积增大的脑区包括左侧小脑上部(P<0.01)、左侧颞中回(P<0.01)及左侧颞下回(P=0.001)。结论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双相情感障碍I型患者灰质体积降低的脑区主要集中于右侧,体积增大的脑区主要集中于左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LATG)治疗Siewert Ⅱ、Ⅲ胃食管结合部腺癌(AEG)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3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418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的Siewert Ⅱ、Ⅲ型AEG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LATG组)342 例,开放手术(OTG组)76例。比较两组病人近、远期疗效。结果 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及临床病理学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OTG组相比,LATG组术中失血少、手术时间短、进食半流质时间短及术后住院天数少,而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ATG 组的3年总体存活率高于OTG组(71.1% vs. 61.1%,P=0.033);分层分析显示,Siewert Ⅱ型中,LATG 组3年总体存活率明显高于OTG组(79.5% vs. 69.1%,P=0.010);而Siewert Ⅲ型中,两组3年总体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5)。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手术入路、肿瘤TNM分期是影响Siewert Ⅱ型AEG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相较于OTG,LATG治疗 Seiwert Ⅱ、Ⅲ型AEG具有更好的近期疗效,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术式;对于Siewert Ⅱ型病人,LATG总体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Ezrin蛋白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预后价值,初步探讨Ezrin蛋白在胃癌增殖侵袭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收集无腹膜转移的胃癌组织206例、腹膜转移灶癌组织34例及癌旁组织54例的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zrin蛋白和CD44v6的表达情况;同时收集新鲜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16例,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Ezrin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细胞功能学实验及RNA干扰技术研究Ezrin蛋白在胃癌侵袭过程中的作用,分析Ezrin蛋白与CD44v6的相关性。 结果 Ezrin蛋白强阳性表达率胃癌组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腹膜转移灶癌组织高于原发胃癌组织(均为P<0.05)。在16例新鲜胃癌组织中,Ezrin蛋白相对表达强度明显高于邻近癌旁组织(P<0.05)。细胞功能实验显示,Ezrin蛋白表达下调组细胞的生长速率胃癌组织明显受到抑制(P<0.05),细胞侵袭能力均明显降低(P<0.05)。Ezrin蛋白高表达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Ezrin蛋白强阳性表达的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弱阳性表达的患者(P<0.05)。癌旁组织中CD44v6呈低表达,而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而且CD44v6表达与Ezrin蛋白呈显著正相关(P<0.05)。 结论 Ezrin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上调,下调Ezrin蛋白能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Ezrin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及患者预后显著相关;Ezrin蛋白可能通过CD44v6影响胃癌增殖侵袭过程。  相似文献   
10.
抑郁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境障碍或情感障碍.关于抑郁症发病的可能机制主要有单胺耗竭假说、神经可塑性假说、HPA轴功能亢进假说、细胞因子假说、受体假说和第二信使失衡假说等.有众多的研究表明,脑内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IL-1β)在抑郁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许多动物实验也提示了脑内IL-1β和腺苷在行为性抑郁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如IL-1β介导利血平致大鼠行为性抑郁的过程[2]、腺苷A2A受体介导IL-1β的致大鼠行为性抑郁作用[3]等.本文对于腺苷A2A受体在IL-1β致抑郁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