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肱骨外科颈位于肱骨大小结节下缘与肱骨干交界处,为松、密质骨相邻部位。常易发生骨折。我们近年来共收治肱骨外科颈骨折85例。根据年龄和骨折移位程度,分别采用手法复位、手术固定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8—2007年,我们采用改良“L”形切口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175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骨伤中药方配合正骨理筋疗法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台州市中医院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70例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按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功能锻炼、镇痛、消肿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骨伤中药方配合正骨理筋疗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  相似文献   
4.
基金项目指文章资助背景,属于文章题名注释的一种,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例: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37050);“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85—20—74)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计算机半自动定量检测软件系统与超薄层病理切片两种方法测量股骨头坏死病灶,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4例单侧晚期(ARCO分期为Ⅲ、Ⅳ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男15例,女9例,年龄33~74(65.1±8.8)岁,分析其术前双髋X线片与MRI资料。分别通过术前MRI影像学资料结合计算机半自动定量检测软件系统及术后超薄层病理切片两种方法,量化股骨头坏死病灶的体积,并以X线片测量计算出的健侧标准股骨头球头体积为参考,计算两种方法下各股骨头坏死区域占整个球头的百分比。结果:X线片上24髋标准股骨头体积为(39.58±3.29) cm~3,软件测量MRI资料上24髋坏死病灶体积为(20.00±3.04) cm~3,股骨头坏死病灶体积与正常标准股骨头体积比为(42.92±6.09)%,其中占40%以上16髋,30%~40%的8髋,30%以下0髋;大体病理超薄层切片测得24髋股骨头坏死病灶的体积为(19.89±3.17) cm~3,超薄层切片股骨头坏死病灶的体积与正常标准股骨头的体积比为(40.33±6.36)%,其中占40%以上12髋,30%~40%的11髋,30%以下1髋。计算机软件测量与病理超薄层切片测量,两者股骨头坏死病灶的体积差为(0.113±0.466) c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86,P=0.248)。直线相关分析的结果,计算机软件和大体病理测量股骨头坏死病灶的体积存在正相关(γ=0.980,P=0.000)。结论:股骨头坏死的严重程度与股骨头坏死区域百分比密切相关。当坏死病灶与整体股骨头的坏死百分比30%时,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能趋于加重,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概率明显增加。股骨头坏死百分比对股骨头坏死的分期、预后判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弹力带斜“8”固定治疗锁骨外端骨折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应用自行改良研究的弹力带斜“8”字固定治疗锁骨外端骨折,并与手术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比较治疗效果。方法:锁骨外端骨折120例,弹力带斜“8”字固定(手法组)75例,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手术组)45例。结果:骨折愈合时间:手法组平均(6.71±2.35)周,手术组平均(11.38±4.58)周,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折愈合率:手法组100%;手术组97.8%,19〉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肩关节功能评定:手法组优56例,良14例,差5例,优良率93.3%;手术组优38例,良5例,差2例,优良率95.5%,19〉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弹力带斜“8”字固定可达到与锁骨钩钢板固定相同的疗效,且骨折愈合时间短、医疗费用低、治疗风险小,是一种经济、实用、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三因制宜学说充分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精神内涵。随着疾病谱的变化,三因制宜学说在诸多医家临床实践中也得到了不断的补充和拓展。通过三因制宜学说指导骨质疏松的防治,与现代医学中的个体化治疗有异曲同工之妙。现从“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3个方面阐述三因学说在骨质疏松防治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夹板外固定联合消肿止痛药水外敷治疗外伤性闭合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台州市中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100例外伤性闭合性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夹板外固定组与药水外敷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对患肢进行夹板外固定,外敷药水组在夹板固定的基础上给予消肿止痛药水外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患侧肢体肿胀程度变化、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后药水外敷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夹板固定组(P<0.05);药水外敷组疼痛、肿胀、瘀斑、压痛、舌象等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夹板固定组(P<0.05);药水外敷组视觉模拟评分法与肿胀程度明显低于夹板固定组(P<0.05)。结论 消肿止痛药水可促进外伤性闭合性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减轻患肢肿胀疼痛。  相似文献   
9.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多发于中年以后的慢性退行性代谢性疾病,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女性多于男性。疼痛、脊椎变形是其慢性表现,脆性骨折是其潜在风险[1]。经穴效应是国内外针刺研究的焦点,现就近几年中医有创穴位刺激疗法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报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