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外科常见急腹症。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由于此症发病急,发展迅速,临床表现复杂,并发症较多,处理相当棘手,对病情监测及护理要求也特别高。我院自2000年2月~2003年12月间共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19例,现将治疗结果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崔益秋  居兴云  姜素兰 《吉林医学》2014,(34):7685-768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椎管肿瘤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60例椎管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32例和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28例,比较术后疼痛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椎管肿瘤手术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在快速诊断颅内细菌感染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金葡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4种常见致病菌的特异DNA序列,设计相应的引物与探针。对颅内感染30例脑脊液培养阳性12例,阴性18例标本行多重PCR扩增、基因芯片检测,进行菌种鉴定与脑脊液细菌培养结果比较。结果:(1)细菌培养阳性脑脊液标本12例中,基因芯片鉴定出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肺炎克雷伯菌3例,大肠杆菌2例,肺炎双球菌2例。(2)细菌培养阴性18例中,基因芯片鉴定出金葡菌1例,大肠杆菌2例;检出16S基因8例,未鉴定出菌种,未检出16S基因7例。结论:基因芯片可灵敏、快速诊断出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中致病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脊液中内皮素、氧合血红蛋白的表达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方法:采集7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脊液标本,采集时间为人院后第1、3、7、10、14天,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脑脊液中内皮素浓度,比色法测定脑脊液中氧合血红蛋白的浓度,TCD检测颅内主要动脉血流速度,分析内皮素及氧合血红蛋白浓度与脑血管痉挛的相关性.结果:出血后第3天脑脊液中内皮素及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增高,在出血后第7天达到高峰,此后逐渐下降;发病后1~3 d大脑中动脉流速增快,第7天达峰值,第14天后明显减慢;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与脑脊液内皮素浓度、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呈正相关(r =0.751及r=0.458).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脊液中内皮素与氧合血红蛋白含量与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居兴云 《天津护理》2010,18(3):134-134
总结65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10例Cushing溃疡病人的护理,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出血症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6.
Cushing溃疡(库兴氏溃疡)是重型颅脑损伤常见的并发症,病死率及致残率极高,发生率为20%-66%,病死率高达57.1%,且出血量与损伤程度呈正比关系。经久不愈的胃黏膜损伤使肠道内细菌毒素不断侵入最后失控,如不及时发现及干预将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瓣膜病是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人工心脏瓣膜的置换,扩大了心脏疾病外科治疗的范围,但手术操作要求高,危险性大,术后易发生并发症,因此作好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现将本人护理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9例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居兴云 《中原医刊》2005,32(22):94-94,F0003
自发性气胸是指在没有创伤或人为的因素下,肺组织和脏层胸膜自发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所致的气胸。严重者可致全肺萎陷、急性失血、胸腔感染、呼吸循环功能紊乱,传统治疗方法多采用胸腔穿刺、胸腔闭式引流、剖胸手术等措施。但复发率高、创伤大。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开展,我院自2004年以来使用电视胸腔镜夹闭肺大疱治疗自性气胸1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重型颅脑损伤是外科创伤中的一种严重创伤,容易产生多种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是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2007年7月~2009年6月,我们收治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析导致肺部感染的因素,并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Rho激酶、氧合血红蛋白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患者脑脊液中的表达与浓度及其在脑血管痉挛的调控作用。方法采集6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入院后第1、3、7、10、14 d脑脊液标本,RT-PCR方法检测Rho激酶mRNA的表达,采用比色法测定脑脊液中氧合血红蛋白的浓度,采用TCD检测颅内主要动脉血流速度。结果出血后第3 d脑脊液中Rho激酶表达及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增高,在出血后第7 d达到高峰,而后逐渐下降。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脊液中Rho激酶的表达与氧合血红蛋白浓度有关,参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其含量与脑血管痉挛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