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35篇
  免费   539篇
  国内免费   247篇
耳鼻咽喉   132篇
儿科学   96篇
妇产科学   69篇
基础医学   464篇
口腔科学   67篇
临床医学   1351篇
内科学   639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179篇
特种医学   6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95篇
综合类   2370篇
预防医学   952篇
眼科学   73篇
药学   1033篇
  7篇
中国医学   1040篇
肿瘤学   180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13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227篇
  2018年   221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85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430篇
  2013年   393篇
  2012年   510篇
  2011年   614篇
  2010年   573篇
  2009年   521篇
  2008年   537篇
  2007年   480篇
  2006年   426篇
  2005年   361篇
  2004年   365篇
  2003年   340篇
  2002年   279篇
  2001年   243篇
  2000年   231篇
  1999年   189篇
  1998年   193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43篇
  1995年   145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75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8篇
  1966年   5篇
  1965年   4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2.
目的:探讨保元汤加味对心阳虚衰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hs-CR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心阳虚衰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强心、利尿、抗血小板聚集、舒张血管、扩冠、降脂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保元汤加味治疗,1剂/d,两组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记录不良反应状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80.00%低于观察组有效率9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胸闷不适分别为(1.68±1.01)(0.74±0.53),气短乏力分别为(1.34±1.02)(0.65±0.46),畏寒肢冷分别为(1.19±0.53)(0.59±0.42),面色苍白分别为(1.01±0.64)(0.53±0.44),外周血hs-CRP分别为(3.16±0.45)mg/L、(2.31±0.40)mg/L,LVEDD分别为(50.24±5.89)mm、(45.37±5.21)mm,LVEF分别为(46.01±6.89)%、(51.38±6.42)%,对照组和观察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保元汤加味可以提高心阳虚衰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hs-CRP水平,改善心功能,且患者可以耐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评估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与胸段硬膜外阻滞治疗胸廓切开术后急性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该研究在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进行全身麻醉下计划进行胸廓切开术的61例患者被随机分配两组,前锯肌阻滞组32例,胸段硬膜外阻滞组29例。前锯肌阻滞组患者在术后气管导管拔除前进行超声引导下前锯肌浅层肌间隙注射0.25%左旋布比卡因30 mL,而后在肌间隙泵注0.125%左旋布比卡因5 mL / h;胸段硬膜外阻滞组通过术前清醒状态置入胸段硬膜外导管,在术后气管导管拔除前在导管内推注0.25%左布比卡因15 mL,随后泵注的0.125%左旋布比卡因5 mL/h。在术后24 h内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和VAS疼痛评分以及使用吗啡的剂量。 结果 前锯肌阻滞组术前与术后相比,患者平均动脉血压没有显著变化(P = 0.147),而胸段硬膜外阻滞组则显著下降(P = 0.002);两组的VAS评分以及消耗吗啡的总剂量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结论 前锯肌平面阻滞相对于胸段硬膜外阻滞是治疗急性胸廓切开术后疼痛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稀土化合物硝酸钇[Y(NO33]亚慢性(90 d)暴露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探究其可能的机制,为全面评估稀土元素钇的健康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刚离乳(PND21)SD雌性大鼠,根据质量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ddH2O),Y(NO33低剂量组[10 mg/(kg·d)]、中剂量组[40 mg/(kg·d)]和高剂量组[160 mg/(kg·d)],每组15只。连续灌胃受试物90 d后进行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转棒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水迷宫检测后,每组取5只雌鼠心脏原位灌注,进行脑组织病理学检查。每组剩余10只雌鼠摘取脑组织,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雌鼠大脑皮质和海马中谷氨酸(Glu)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硝酸钇90 d暴露后,转棒实验中160 mg/(kg·d)剂量组大鼠在棒时间、在棒圈数、掉落速度明显升高(P<0.05)。在Morris水迷宫定位航向实验第4天时,40、160 mg/(kg·d)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降低(P<0.05);Morris水迷宫空间探索实验中,40 mg/(kg·d)剂量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游泳时间明显增加(P<0.05);160 mg/(kg·d)剂量组穿越平台次数、进入目标象限次数、目标象限游泳时间明显增加(P<0.05);160 mg/(kg·d)剂量组大鼠东北、东南、西南象限的逃避潜伏期明显低于西北象限的逃避潜伏期(P<0.05)。160 mg/(kg·d)剂量组大鼠海马中Glu含量和NMDA受体NR1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0和160 mg/(kg·d)剂量组大鼠海马中NMDA受体NR2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酸钇亚慢性(90 d)暴露可以引起雌性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增强;硝酸钇可能通过降低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外Glu含量,抑制NMDA受体激活,增强雌性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胸部开放伤后海水灌入胸腔致急性肺损伤(ALI)救治中的应用。方法锐器致胸部开放伤后胸腔内灌注海水(35ml/kg)制备ALI成年杂交犬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未救治组、普通救治组、机械通气组,每组6只。未救治组在ALI出现后不实施任何救治措施,普通救治组给以鼻导管吸氧、胸腔闭式引流、静脉输入5%葡萄糖液等,机械通气组将普通救治组鼻导管吸氧改为机械通气。动态观察血气分析、血流动力学变化,检测外周血中炎症介质的变化。结果胸部开放伤后海水灌入胸腔可导致ALI,普通救治组PaO2虽有所升高但仍显著低于正常,机械通气能快速纠正低氧血症,两组在纠正高渗、高钠、高氯血症和改善血流动力学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胸部开放伤后海水灌入胸腔引起严重ALI,机械通气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病例】女,26岁。妊娠27周,产前检查发现血压180/120mmHg,诊为妊娠高血压,1周后发生胎盘早剥,行剖宫取胎术,术中病人虽出血约800ml,血压却波动在140~160/100~110mmHg,心率110~130/min,在补足血容量及充分镇静后,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追问病史发现患者有发作性头痛,每次发作持续1~2分钟,考虑有嗜铬细胞瘤。术后1周B超检查报告为右肾上极囊肿,未进一步检查。出院后患者间断服用降压药,10个月后出现乏力,蛋白尿,再次入院。CT报告:右肾上腺肿物;尿儿茶酚胺测定:E393.03nmol/d,NE3893.63nmol/d。确诊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遂转外科手术切除,恢…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胃肠减压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恶心、呕吐等反应的效果。方法:将行LC后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胃肠减压I组(B组)、胃肠减压Ⅱ组(C组)和胃肠减压Ⅲ组(D组),每组各40例。A组术后拔除胃管,B、C、D组术后保留胃管行胃肠减压,减压时问分别为2、4、6h,观察术后24h内恶心、呕吐等情况。结果:恶心、呕吐等多发生在术后6h内,6h后发生率明显下降;A组发生Ⅱ、Ⅲ级术后恶心、呕吐者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胃肠减压能明显降低LC术后恶心、呕吐等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撞击伤后腹腔镜CO2气腹状态下胃血流量的变化及胃粘膜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 建立肝撞击伤动物模型,按从股动脉抽血量的不同(6、12ml/kg)以及CO2气腹压力的不同(5、10、15mmHg),将45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6组(Ⅰ~Ⅵ)。采用彩色微球法检测气腹前、气腹30分钟、气腹2小时以及撤去气腹后30分钟共4个时相点的胃血流量的变化,并在实验结束后取胃黏膜作病理检查。结果当失血达6ml/kg、CO2气腹压力达5mmHg,气腹2小时以及撤去气腹后30分钟的胃血流量较气腹前呈明显下降;当失血达6ml/kg、CO2气腹压力达10mmHg、在气腹30分钟以及气腹2小时时胃血流量呈显著下降(P〈0.05),当撤去气腹后胃血流量逐渐恢复正常。当失血量达6ml/kg和12ml/kg,CO2气腹压力在10mmHg时,虽然气腹30分钟,胃血流量无显著下降(P〉0.05),但6ml/kg组胃血流量在气腹2小时时则显著下降(P〈0.05),撤去气腹后胃血流量逐渐恢复。而当失血达6ml/kg和12ml/kg,CO2气腹压力达15mmHg时,胃血流量在气腹30分钟时即显著下降(P〈0.05)。当失血量相同,在不同的CO2气腹压力下,胃血流量在气腹30分钟时均无显著差别(P〉0.05)。本组胃组织病理学显示,胃缺血后胃黏膜间质呈现明显水肿,并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肝撞击伤后,在CO2气腹状态下胃血流量的变化受失血量、气腹压力以及气腹持续时间3因素的影响较大。胃血流量减少均导致各组胃黏膜的病理学改变。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