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断肢(指)再植十年回顾谢国钧,余捷强,劳维霭,李建提,杨任富,唐国瑜1983年~1988年,我科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为89例,共27肢76指行再植术,总成活率77.6%,现将十年断肢(指)再植作一回顾。1一般资料本组男72例,女17例。年龄4~52岁。电...  相似文献   
2.
我科自 1997年 3月至 2 0 0 2年 8月 ,开展了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 8例 ,均成活 ,现就其再植适应证、手术方法及愈后介绍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8例 8拇指 ,左拇 7例 ,右拇 1例 ,均为男性 ;年龄 18~ 5 5岁 ,平均 2 5 6岁。致伤原因 :均为机器伤。离断平面 :拇指掌指关节平面 3例 ,拇指近节基底平面 5例。伤口情况 :伸屈肌腱均自前臂抽出 ,指背静脉、两侧血管神经束均从近端抽出约 2~ 4cm ,其中神经抽出最长 ,呈鼠尾状。1 2 手术方法 伤口清创 ,保留与拇指相连的拇长伸、屈肌腱各长 10cm ,血管神经清创后保留于皮…  相似文献   
3.
外固定支架与小腿皮瓣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外固定支架结合小腿内侧筋膜皮瓣在修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骨外露中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自1998年8月~2003年5月应用外同定支架结合逆行或顺行小腿内侧筋膜皮瓣一期修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并骨外露30例。结果:30例随访4个月到5年,术后筋膜皮瓣全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28例,Ⅱ期愈合2例;27例胫腓骨骨折获得临床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最长为术后8个月;3例骨不愈合,1年后行切开植骨术而痊愈,不愈合率10%;2例有不同程度感染,其中1例并发慢性骨髓炎.术后感染率6.7%:结论:小腿内侧筋膜皮瓣血供良好,手术操作简单、不损伤小腿主要血管等优点,结合外固定支架技术是修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骨外露的一种可供选用的方法,特别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4.
5.
胆总管筛状横隔并发胆道多发结石1例开平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529300)唐国瑜患者女性,37岁。因反复右上腹痛,间有畏寒,发热、皮肤巩膜黄染13年,门诊以胆石症收入院。体查:T37℃,P96次/分,BP12/8kPa,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腹平软,肝、脾...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肱骨近端3部分骨折的一种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04年12月至2008年12月应用Ender针加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3部分骨折患者47例。结果47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到4年,平均15个月,术后采用Neer评分方法评定疗效,其中优13例,良27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85.1%。结论Ender针加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3部分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内固定牢固,疗效满意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腹部S形皮瓣在手指皮肤脱套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及报道应用腹部S形皮瓣对手指皮肤脱套伤的修复。方法1999年8月~2004年4月,根据手指皮肤脱套缺损的情况,应用腹部S形皮瓣移植修复手指皮肤脱套伤27例。结果本组27例中25例断蒂后皮瓣全部成活,2例断蒂后发生皮瓣边缘坏死,经换药后愈合。随访3个月~5年,手指外观稍呈臃肿,指间关节活动度10°~30°,皮肤感觉差。结论该皮瓣长度不受任意皮瓣长宽比的限制,能有效保留手指长度和恢复患指部分功能。手术简便、安全,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8.
髋臼假体的方位对假体骨水泥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国瑜  匡光志 《海南医学》2003,14(11):86-88
目的 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探讨假体—骨水泥界面的应力分布情况以及髋臼假体的方位对该应力分布的影响。材料和方法 根据人工髋关节的工业设计制造图.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5.6的三维几何建模功能,建立了人工髋关节的三维模型.再根据Lenfsfeld试验得出的髋臼假体在不同的外展角下髋关节接触力的大小和方向.经过换算,然后加载负荷于股骨头上,计算出髋臼假体在不同的外展角下股骨假体与骨水泥内外侧界面的应力值。结果 假体与骨水泥界面应力分布不均.在股骨假体柄的始端处最大,是应力传导至骨水泥或股骨的主要部位,称为峰值应力(Peak Value Stress)或主应力,然后快速减小,大约越过股骨近端狭部,以后趋于平稳.在外侧接近于假体末端处又轻微增加。髋臼假体外展角在45度时.峰值应力最小.随着外展角的增大或减小,峰值应力都会逐渐增大。在假体远端。随着髋臼假体外展角的减少。在假体远端内外侧面的应力均逐渐增大,而且外侧面的变化更为明显。结论 股骨假体与骨水泥界面应力分布不均匀,在假体柄的近端是传导应力的主要部位,在该部位.股骨假体柄及骨水泥容易出现疲劳断裂。髋臼假体外展角增大或减小,股骨假体柄近端峰值应力都会增加.从而影响假体的使用寿命;在股骨假体的远端.髋臼假体外展角越小.界面应力越大,骨水泥越容易产生蠕变,对假体的稳定也越不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20例不稳定型髋臼骨折采用切开复位AO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随访15例,优8例:髋臼骨折愈合良好,髋关节活动功能接近正常;良好3例:髋臼骨折愈合良好,髋关节活动功能轻度受限,跛行;一般4例:髋臼骨折基本愈合,髋关节活动功能部分恢复,总优良率73.3%。结论AO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型髋臼骨折,能较好地防止骨折畸形愈合和恢复骨盆形态及下肢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3种术式修复指固有动脉、神经及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应用带蒂腹部随意皮瓣加静脉移植、带蒂邻指皮瓣加静脉移植及游离静脉皮瓣桥接指动脉修复11例11指的指固有动脉及皮肤缺损,同时修复损伤的指固有神经20条.结果皮瓣、手指均成活,2例静脉皮瓣术后出现静脉淤血现象,1例采用带蒂腹部随意皮瓣加静脉移植修复术的患指术后出现动脉危象.随诊4周~3年,静脉皮瓣修复的患指活动功能基本正常,邻指皮瓣修复的患指经功能锻炼后恢复良好,腹部任意皮瓣修复术后患指活动受限较明显,11指的感觉恢复较满意.结论静脉皮瓣桥接的手术方式是治疗手指合并动脉及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