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改善重度肺动脉瓣狭窄的疗效,作者总结报告了27例重度肺动脉瓣狭窄的外科治疗结果。其中13例(包括漏斗部狭窄8例、瓣环发育不良4例、肺动脉狭窄1例)行右室流出道重建术(48.14%)。需行右室流出道重建术者,包括右室压≥26.67kPa(1kPa=7.5mmHg)9例中的7例和14.67~26.67kPa18例中的6例(x2=4.75,P<0.05);术前收缩期漏斗部直径和肺动脉瓣环直径之比≤0.4511例中的10例和>0.45的16例中的3例(x2=16.59,P<0.005)。资料提示,重度肺动脉瓣狭窄需作右室流出道重建术的指征包括:右室压>26.67kPa,收缩期右室漏斗部直径和肺动脉瓣环直径之比<0.45。同时强调,重度肺动脉瓣狭窄宜早期手术,以3岁前手术较理想。  相似文献   
2.
3.
晚期肾母细胞瘤的术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晚期肾母细胞瘤术前治疗的必要性 ,并分析术前全身化疗和肾动脉化疗栓塞合并全身化疗的治疗效果。方法  30例Ⅲ、Ⅳ期肾母细胞瘤分为 2组 :①未术前治疗组 11例 ;②术前治疗组 19例 (又分为全身化疗亚组 6例和肾动脉化疗栓塞合并全身化疗亚组 13例 )。结果 未术前治疗组手术死亡率 18.2 % (2 /11) ,肿瘤完整切除率 9.1% (1/11) ,2年无瘤生存率 9.1% (1/11)。术前治疗组手术死亡率 0 % (0 /19) ,肿瘤完整切除率 6 3.2 % (12 /19) ,2年无瘤生存率 73.7% (14 /19)。肿瘤完整切除率比较和 2年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意义 (<0 .0 1)。术前治疗组中 ,肾动脉化疗栓塞合并全身化疗亚组完整切除率和 2年无瘤生存率均高于全身化疗亚组。结论 术前治疗可明显提高Ⅲ、Ⅳ期肾母细胞瘤的完整切除率和 2年无瘤生存率。术前肾动脉化疗栓塞与全身用药化疗并用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4.
病例摘要王××,女,40天,生后1天未见小便,腹部膨大,此后虽有小便,但量不多,腹膨胀不退,故来院诊治。体检发现腹部两侧均可触到成人拳头大小的包块,界限尚清,质地稍硬,表面平,无压痛。X 线检查:腹部平片所见:两侧腹部密度增高,但境界不清,腹内未见钙化点,肠管无明显受压移位。静脉肾盂造影:静脉注  相似文献   
5.
中晚期肾母细胞瘤术前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介入性肾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作为一种术前化疗方法治疗巨大或晚期肾母细胞瘤的可行性。方法 10例巨大或晚期肾母细胞瘤术前行TACE,栓塞剂为40%碘油(或超液化碘油)0:5-0.6ml/kg、阿霉素10-15mg/m∧2(体表面积)和明胶海绵,2周后手术切除瘤肾。结果 TACE后有发热,但无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改变,肿瘤缩小,手术时出血较少,易完整切除。治疗后有“降期”现象,有5例因肿瘤彻底坏死而术后不能确定组织类型。结论 TACE的优点是化疗药物剂量小,全身副作用少,肿瘤坏死较彻底,可将术前治疗时间缩短为2周,可作为一种术前化疗方法,单独应用或与全身用药并用于中晚期肾母细胞瘤的治疗。缺点与静脉用药术前化疗相似,有“降期”现象,且因肿瘤彻底坏死而组织分型困难。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有助于在TACE前确定肿瘤组织类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肾母细胞瘤术前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TACE)的可行性。方法 :对 15例中晚期肾母细胞瘤患儿术前用碘油、阿霉素和明胶海绵 TACE,2周后手术切除瘤肾。结果 :本组患儿 TACE后均有发热 (38℃~ 39℃ ) ,肿瘤体积平均缩小 35 .6% ,有临床分期的“降期”现象 ,手术完整切除 10例 ,术后已达 2年的 8例中无瘤生存 6例。结论 :TACE可作为中晚期肾母细胞瘤的一种术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先心病重度肺高压术后肺动脉压改变与术时年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 ,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伴重度肺高压的治疗仍是临床难题 ,对产生不可逆性肺血管病变和手术的时间认识不一 ,致使一些病儿殆误手术时机。为此 ,我们于1995年 10月至 2 0 0 0年 3月 ,连续观察了 32例左向右分流先心病伴重度肺高压 [肺动脉 /体动脉收缩压比值 (Pp/Ps)≥0 75 ]病儿术前和术后肺动脉压的变化 ,并分析其与术时年龄的关系 ,以便为此类病儿的适宜治疗年龄提供依据。资料和方法 左向右分流、经心导管检查确诊重度肺高压并经手术治疗的先心病病儿 ,男 17例 ,女 15例。年龄 6月龄~ 12岁 ,平均 (2 92± 2 5 5 )…  相似文献   
8.
9.
小儿食管裂孔疝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裂孔疝(esophagealhiatushernia)并不罕见,因其临床X线表现复杂多样,有时与胸部病变难以鉴别,文献报道诊断延误严重者可造成死亡[1],尤其是小儿。关于小儿食管裂孔疝的CT诊断尚未见报道,现将我院经手术证实的3例婴幼儿食管裂孔疝介绍如下,并探讨其CT诊断价值。1 病历报告例1 男,8月。发热4d,咳嗽2d入院。病人无呕吐,查体,两肺呼吸音粗,余未见异常。胸片示右心膈角处一小片密度增高影,边缘不清。7d后复查示片状阴影消失,并可见一约2cm的孤形影。CT胸部平扫示右下心后缘肋脊角处见一囊性病灶,内含气体,内壁不规则,外缘清,见病灶向前…  相似文献   
10.
1981年4月至1990年12月期间,我院共手术治疗双腔右心室(DCRV)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12岁。12例均可闻及Ⅲ级以上收缩期杂音,11例伴震颤;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低4例,分裂2例;紫绀和杵状指2例。心电图:右室肥厚8例,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