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82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49例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中医药治疗及临床病情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称之为"粉刺性乳痈",是一种以乳腺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感染性乳腺化脓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以非哺乳期或非妊娠期发病,常有乳头凹陷或溢液,初起肿块多位于乳晕部,化脓溃破后脓中夹有脂质样物质,易反复发作,形成瘘管,经久难愈,全身炎症反应较轻为特点.20世纪80年代,顾伯华、陆德铭、唐汉钧等归纳总结该病的临床发病特点,将本病命名为"粉刺性乳痈",并首次把本病收入在<实用中医外科学>中,这一概念目前已被中医界所公认.现将1993年1月至2004年2月在龙华医院中医外科所收治的149个住院病例,从发病情况、症状表现、病理情况、病情程度、治疗结果等方面予以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传统煎药工艺建立不同产地黄芪的HPLC指纹图谱,用于黄芪药材质量的评价。方法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15批不同产地的黄芪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并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选取了12个色谱峰作为指纹图谱共有峰,15批样品的相似度计算结果均大于0.990,说明各产地黄芪药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5批样品聚为4类;主成分分析采用3个主成分对黄芪药材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得分结果显示,甘肃民乐县所产批号为HQ-18001(S1)、HQ-18002(S2)和甘肃岷县所产批号为HQ-18007(S7)、HQ-18006(S6)的黄芪药材在所有样品中的综合得分位于前4名。结论建立基于传统煎药工艺的黄芪药材质量评价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结果可靠,可以用于黄芪药材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定量分析对常规超声联合CEUS定性诊断误诊为恶性的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11月在我院超声科行甲状腺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术前联合超声诊断为恶性(C-TIRADS≥4b 或 CEUS 表现为低增强和快速消退任一征像)而病理为良性的35位患者共35个结节为研究组;选择同期联合超声诊断与病理一致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47例做为对照组。分析常规超声及CEUS特征,并将结节整体、中央部、边缘部及邻近正常甲状腺实质作为感兴趣区分别绘制时间-强度曲线(TIC)进行定量分析,比较两组结节各定量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整体相对上升时间(△RT)以0.45为截断值,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度为97.9%,特异度为85.7%,受试者工作(ROC)曲线下面积为0.96;研究组中央区△RT以0.55为截断值,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度为95.7%,特异度为82.9%,ROC曲线下面积为0.87;研究组边缘区△RT以0.25为截断值,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度为89.4%,特异度为77.1%,ROC曲线下面积为0.89。结论:CEUS定量分析在常规超声联合CEUS定性误诊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周悦  章斌  张石江  邵永丰 《江苏医药》2015,41(3):290-292
目的 总结96例左心房黏液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96例原发性左心房黏液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同期行二尖瓣成形14例,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7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例.结果 96例左心房黏液瘤均经手术成功切除.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无严重心律失常及栓塞等并发症.随访10个月-5年,仅1例在术后1年复发.结论 确诊左心房黏液瘤后应尽早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避免术后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通过抑制视网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1 (glucose transporter-1,GLUT1)表达而减少葡萄糖转运进入视网膜对糖尿病小鼠微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 36只8周龄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和GLUT1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治疗组,每组12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后,GLUT1siRNA组予以玻璃体腔注射1μL靶向GLUT1的siRNA,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对照组注射等量非靶向性siRNA.建模成功后第21周,对3组小鼠行免疫印迹法检查视网膜GLUT1的表达并测定比较视网膜的含糖量,通过测定视网膜ICAM-1和TNF-α的表达及检查视网膜血管白细胞黏滞和血-视网膜内屏障渗漏以比较微血管病变程度.结果 GLUT1siRNA组GLUT1在神经视网膜层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表达约下降77.00%,仅为糖尿病对照组的8.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尽管糖尿病对照组和GLUT1siRNA组视网膜组织含糖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但GLUT1siRNA组小鼠视网膜含糖量为糖尿病对照组的5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对照组和GLUT1siRNA组小鼠视网膜ICAM1和TNF-α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这两个炎症因子在GLUT1siRNA组表达仅分别为糖尿病对照组的66.14%(P<0.05)和54.76%(P<0.01);同时我们发现糖尿病对照组较GLUT1siRNA组有更多的白细胞黏附在视网膜血管中,视网膜铺片发现糖尿病对照组较GLUT1siRNA组其荧光渗漏区域较多,且渗漏面积也较大.结论 GLUT1 siRNA通过抑制GLUT1表达,限制葡萄糖转运进入视网膜,从而降低视网膜含糖量,减轻了糖尿病视网膜的炎症反应和血-视网膜内屏障渗漏,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产生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6.
7.
中药品质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中药临床的疗效,是保证中药有效性、安全性、可控性的基础。中药从种植开始形成高品质药材到临床能否发挥应有疗效,品质传递过程是重要保障,而其过程有无完整传递,需要符合中药自身特点的科学评价方法。目前中药评价方法多以化学成分含量作为评价指标,且大多是针对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药制剂等某单个环节进行质量评价,对中药在生产全产业链的各环节传递过程中的品质整体性变化缺乏关注,对中药品质从药材到制剂直至临床传递过程中的整体性评价方法还未有系统论述。针对中药品质传递过程的规律和特点,对可用于中药品质传递过程的评价技术和方法进行综述,为中药品质传递过程评价及制定符合中药本身特色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乳宁Ⅱ号对乳腺癌MA-891 TA2小鼠移植瘤生长转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乳腺癌MA-891细胞株TA2小鼠移植瘤肺转移模型,观察药物对移植瘤生长转移的影响,结合免疫组化法、图像分析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微血管数(MVC)、微血管面积(MVA)的水平.结果 乳宁Ⅱ号组瘤重抑制率、肺转移抑制率分别为37.3%,65.4%,肿瘤的生长和肺转移受到明显的抑制;乳宁Ⅱ号组VEGF、VEGFR、MVC、MVA的水平较荷瘤对照组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乳宁Ⅱ号能通过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发挥抑瘤抗转移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下调VEGF、VEGFR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正确认识并治疗乳腺癌癌前病变是降低乳腺癌发病率的关键所在.本文综述国内外近年来在这一领域乳腺癌癌前病变的概念、诊断、动物实验、临床治疗等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0.
乳宁Ⅱ号对人乳腺癌MDA-MB-435细胞株生长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材料与方法1 乳宁Ⅱ号对裸鼠MDA MB 4 35人乳腺癌抑瘤抗转移作用的动物体内观察1 1 模型制备采用BALB C雌性裸小鼠 ,SPF级 ,体重 2 0g±2g ,35~ 4 0日龄 ,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人乳腺癌MDA MB 4 35细胞株 (由上海市肿瘤医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邵志敏教授惠赠 )。参照文献方法[1] ,无菌条件下 ,将MDA MB 4 35人乳腺癌细胞接种于裸小鼠左侧第二乳头下的脂肪垫 (细胞数为 1× 10 6/只 )。 2周后皮下明显触及肿块生长时随机分组。给药时间为 10周 ,停药后 3d将动物脱颈处死。1 2 药物乳宁Ⅱ号 :由生黄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