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膀胱癌组织P-gp,GST-π和TOPO-Ⅱ表达评估灌注化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癌的多药耐药性(MDR),指导灌注化疗用药。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4例膀胱癌病理标本中P-糖蛋白(P-gp)、谷胱肽S转移酶(GST-π)和拓扑异构酶(TOPO—Ⅱ)的表达,评估肿瘤耐药谱。结果:①P-gp检测显示,54.5%的病例对阿毒索、丝裂毒索、长春新碱等抗生索类和生物碱类抗癌药高耐药。②GST-π检测显示仅34.1%的病例对顺铂、环磷酰胺等高耐药,而反有56.8%的病例对该类药无耐药或低度耐药。③TOPO-Ⅱ检测显示对阿霉索、柔红毒索、VP16等TOPO-Ⅱ抑制剂类抗癌药,仅13.6%的病例高度耐药,29.5%中度耐药。56.8%低度耐药。结论:检测膀胱癌MDR,了解多药耐药谱,可指导灌注化疗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药用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内生真菌撕裂耙齿菌Irpex laceratus A878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HPLC等多种柱色谱技术以及重结晶方法对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1H-和13C-NMR、UV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SRB法和Griess法测定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结果 从广藿香内生真菌撕裂耙齿菌A878固体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了2个新化合物和10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撕裂耙齿菌内酯A(1)、撕裂耙齿菌内酯B(2)、细胞松弛素H(3)、细胞松弛素J(4)、18-甲氧基细胞松弛素J(5)、去乙酰基细胞松弛素H(6)、细胞松弛素J3(7)、拟茎点霉(口山)酮A(8)、狄瑟酚A(9)、桔青霉三酚A(10)、(22E,24R)-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11)和1S,2R,4S-三羟基-对-薄荷烷(12)。结论 化合物1、2为新的吡喃内酯类化合物。活性研究表明化合物4、5和9对人神经癌SF-268细胞、人乳腺癌MCF-7细胞、人肝癌H...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深海真菌Phomopsis tersa FS441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细胞毒活性。方法 采用正、反相硅胶柱、凝胶柱和高效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对菌株FS441的固体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NMR、MS等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SRB法对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 从发酵物中分离纯化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α, 8α-表二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1)、麦角甾醇(2)、12-hydroxydehydrobotrydienol(3)、5,6-二羟基-2,3,6-三甲基环己-2-烯酮(4)、1,2-二羟基-3,4-脱氢蒽酮(5)、(1S,2S,3S,4R) -3-氯-4-(2-羟基丙吡啶-2-基)-1-甲基环己烷-1,2-二醇(6)、(-)-5-methylmellein(7)、酪醇(8)、胸腺嘧啶核苷(9)、(R)-(+)-甘油1-9 (Z),12 (Z)-十八碳二烯酸酯(10)、亚油酸(11)。结论 化合物3~6为首次从Phomopsis属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2对SF-268、MCF-7、HepG-2和A549 4种肿瘤细胞株具有弱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外后侧弧形切口双肌间隙入路治疗胫骨后外侧平台塌陷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9年 8月至 2013年 3月,采用外后侧弧形切口双肌间隙入路治疗 32例伴有后外侧劈裂、塌陷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男 15例,女 17例;年龄 28~77岁,平均 46.25岁;均为闭合性骨折,均未合并神经及血管损伤;受伤至内固定手术时间为 3~ 18 d,平均 7.13 d。通过外后侧入路在胫前肌、腘肌和比目鱼肌间隙两个间隙分别显露胫骨前外侧髁及后外侧髁,在直视下复位骨折,分别用“高尔夫”与“T”形锁定钢板固定胫骨前外侧和后外侧骨折。术后按 Rasmussen 评分评价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情况,按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 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 6~36个月,平均 15.3个月。术后 X线片均示骨折复位良好,关节面未见明显塌陷。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 6~ 14周,平均 11.2周。末次随访时,Rasmussen评分为 6~18分,平均 14.06分,其中优 14例,良 15例,可 3例,优良率为 90.62%(29/32)。HSS评分为 57~92分,平均 78.25分,其中优 11例,良 17例,可 3例,差 1例,优良率为 87.5%(28/32)。无一例发生腓总神经损伤及重要血管、神经损伤、手术区皮肤坏死、感染或内固定松动。结论 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采用外后侧弧形切口双肌间隙入路治疗,在一个切口内既可显露胫骨前外侧平台骨折又可兼顾后外侧塌陷骨折,无须腓骨小头截骨,创伤小,切口间皮瓣坏死及钢板外露的发生率低,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入路。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 ,2 3岁 ,双眼行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三年 ,视力由4.5恢复到 5 .0。 1999年 8月 2 0日 ,被他人拳击右眼 ,当即流血 ,视物不清。检查 :右眼光感 ,左 5 .0 ,双眼角膜均有 8条放射状切开瘢痕。右眼沿放射状切口全层裂开 5条 ,其方位是1∶30、3∶0 0、7∶30、9∶0 0、10∶30 ;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Hybrid外固定支架治疗高能量损伤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Hybrid外固定支架治疗15例高能量损伤致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结果 15例均获随访,时间12-3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22(5.7±2.1)个月。其中1例因骨不连二期改用钢板内固定加自体髂骨植骨后愈合。根据AOFAS踝关节和后足评分为52-100(88±14)分。结论 Hybrid外固定支架治疗高能量损伤的胫骨远端骨折能有效维持骨折稳定性,软组织愈合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主要是miR-802促进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发展抑制CYLD激活NF-κB信号通路,促进膀胱尿路上皮癌发生与发展。方法:qRT-PCR检测miR-80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系(T24、5637、J82、BIU-87、SW870、UM-CM-3)与非肿瘤正常尿路上皮细胞系SVHUC-1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因素的相关性;预测靶基因CYLD,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及Western blot检测与miR-802的调控关系;Western blot检测3种EMT相关蛋白表达水平(E-cadherin、N-cadherin及Vimentin)与miR-802的相关性;qRT-PCR检测127例膀胱尿路上皮癌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及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系T24、5637、J82、BIU-87、SW870、UM-CM-3与非肿瘤正常尿路上皮细胞系SV-HUC-1中的CYLD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肿瘤组织中CYLD蛋白表达水平;用CCK8法、流式细胞法、Tranwell迁移实验检测了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系T24的增殖、迁移及周期S期的聚集;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YLD及TNF-α对NF-κB信号通路及相关分子的调控作用。结果:miR-80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及膀胱尿路上皮癌各株细胞系中表达均呈现升高趋势,而同时与危险因素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也呈现正相关;miR-802mimics转染组较miR-NC对照组CYLD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降低;miR-802过表达导致N-cadherin与Vimentin的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E-cadherin的表达显著降低;CYLD可以作用于膀胱尿路上皮癌,对其有抑制效果;miR-802通过促进EMT的发展,而促进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周期S期的聚集,但该效果被CYLD回补;CYLD抑制NF-κB信号通路活性。结论:miR-802促进EMT的发展抑制CYLD激活NF-κB信号通路,促进膀胱尿路上皮癌发生与发展,本研究miR-802有可能成为诊断和预测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微创喙锁韧带重建术治疗Rockwood Ⅲ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微创喙锁韧带重建治疗RockwoodⅢ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新技术.方法 使用微创喙锁韧带重建术治疗Rockwood Ⅲ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24例.结果 24例均获随访,时间6~15(8.8±2.3)个月.采用Constant和Murley肩关节评分标准(CMS):为75~100(94.2±6.3)分.结论 微创喙锁韧带重建术治疗RockwoodⅢ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操作方便,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周学明  刘洪新  陈寿  居学成  谭海波  邱声祥  郑超 《中草药》2016,47(15):2614-2620
目的研究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叶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方法应用各种色谱技术对桃金娘叶的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质谱及核磁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微量稀释法对所得化合物进行抗菌活性测试。结果从桃金娘叶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生育酚(1)、新生育酚(2)、生育酚-对苯醌(3)、生育酚A(4)、(-)-α-tocospirone(5)、rhodomyrtosone F(6)、rhodomyrtosone C(7)、watsonianone A(8)、rhodomyrtone(9)、2,6-二羟基-苯甲酸苯甲酯(10)、肉桂酸甲酯(11)、柚皮素(12)、槲皮素(13)、杨梅素(14)、3,7,3′-三甲氧基-5,4′,5′-三羟基黄酮(15)、5,7,3′,5′-四羟基黄酮(16)、艾纳香素(17)、7,4′-二甲氧基二氢槲皮素(18)、4′-二甲氧基二氢槲皮素(19)、2,4,7,8,9,10-六羟基-3-甲氧基蒽-6-O-β-L-吡喃鼠李糖苷(20)、4,8,9,10-四羟基-2,3,7-三甲氧基蒽-6-O-β-D-吡喃葡萄糖苷(21)。结论化合物6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2~5,10~13及15~1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抗菌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3及6~9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