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2 毫秒
1.
目的:研究老年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方法:选择年龄60岁以上胃癌手术的26例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每组13例.检测手术前后人体测量学指标及血红蛋白(Hb)、血浆清蛋白(ALB)、转铁蛋白(TFN)和纤维连接蛋白(Fn),同时观察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两组营养支持均为等热量.结果:术后两组病人的人体测量学指标和Hb、ALB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8 d病人均由负氮平衡转为正氮平衡;术后第4、8 d时,两组的Fn比术前明显升高(P<0.05、P<0.01),而且术后第8d时EN组的上升比PN组更明显(P<0.05);肛门排气时间EN组比PN组早(P<0.05).结论:老年人胃癌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病人胃肠功能的恢复和改善营养代谢.  相似文献   
2.
肝门部胆管癌神经浸润及神经丛分布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神经浸润的方式和规律及肝门部神经丛分布的特点.方法 观察68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病理切片,总结归纳肿瘤神经浸润的方式和规律;分析5例尸检标本正常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的神经丛分布特点.结果 62例患者发生肿瘤神经浸润,神经浸润与淋巴结浸润和患者血清CA19-9水平无关(u=0.878,P>0.05).高、中、低分化组肿瘤神经浸润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14,P>0.05).肿瘤浸润神经有5种方式,肝十二指肠韧带与一、二级肝管所在的Glisson鞘内分布的神经丛主要有3丛.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神经浸润发生率高,行根治性切除时应紧贴血管外膜仔细剥除其周围神经纤维组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误诊原因,总结SPT的诊断经验。方法:收集2000年2月~2007年3月间解放军总医院收治9例SPT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分析误诊原因。结果:9例均为女性,平均26岁。首诊临床表现为腹部肿物4例,腹痛1例,无任何临床症状4例。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均正常。影像学检查均提示胰腺或腹腔内边界清楚的实性或囊实性占位。1例行超声引导下肿瘤活组织检查,3例行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影像学检查、术前穿刺及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均出现误诊,9例经术后病理确诊SPT。结论:SPT临床症状不典型,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均无特异性,病理学特点不被医师所熟悉,临床易误诊。熟悉SPT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提高病理确诊率,是避免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2000年2月至2006年9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3例SP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方式包括肿瘤扩大切除术12例、胰腺节段切除术3例、局部肿瘤切除术6例、肿瘤部分切除术2例。结果首谢临床表现以腹部肿物、腹痛、腹泻、恶心腹胀多见。影像学检查均提示胰腺或腹腔内边界清楚的实性或囊实性占位,肿瘤位于胰头部13例,胰体部3例,胰尾7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手术组血管侵犯、术中分期、肿瘤位置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病程、临床症状、肿瘤大小、包膜完整性、淋巴及远处转移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肿瘤切除组术后胰漏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Log-Rank检验显示不同手术组术后生存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T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其正确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尤其是病理学检查的综合分析。外科治疗时应完整切除肿瘤,以防术后复发。肿瘤部分切除对晚期病例仍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临床特征与诊断经验。方法对2000年2月至2007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4例SPT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影像学、术前及术中病理检查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女性23例,男性1例,平均年龄24.4岁。首诊临床表现为腹部肿物5例、腹痛7例、腹泻1例、恶心腹胀2例等,9例无任何临床症状。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均正常。影像学检查均提示胰腺或腹腔内边界清楚的实性或囊实性占位病变,肿瘤位于胰头部13例,胰体部4例,胰尾7例,核磁共振(MRI)的诊断符合率(40.0%)要高于CT(16.7%)。术前2例行超声引导下肿瘤活组织检查,6例行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分别有1例和3例诊断为SPT。结论SPT的正确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尤其是病理学检查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6.
胰腺囊性肿瘤(pancreatic cystic neoplasms, PCN)是临床比较少见的一类疾病[1].由于发病率较低,早期无任何临床症状,多数临床医师对其临床特征、病理学、影像学等认识不足,导致了其预后的不确定性,因此临床及科研工作中要重视PCN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胰头癌可切除性的术前综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前综合评估在判断胰头癌可切除性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6年11月经解放军总医院手术治疗的56例胰头癌,按手术切除方式分为根治性手术组与姑息性手术组,并对两组病例的临床病理特点、实验室检查、CT影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胰头癌根治性切除20例(36.7%),姑息性切除组36例(64.3%),姑息性切除的原因主要是血管侵犯(22例)、远处转移(8例)、侵犯周围器官或腹膜后组织并固定(6例)。两组病例中,根治性切除组的背痛及腹痛发生率较低,临床TNM分期多为I~Ⅱ(P〈0.05);术前CT影像提示瘤体较小,血管侵犯率低(P〈0.01)。而黄疽、体重下降、肿瘤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胆红素水平、血清肿瘤标记物、胆管及主胰管扩张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综合评估是判断胰腺癌可切除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手术切除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SPT)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本文以我院外科收治的23例SPT为研究对象,分析SPT手术切除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旨在总结SPT的外科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探讨提高手术疗效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12月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分别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机器人组)和开腹手术(开腹组)对16例患者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采用t检验和X2检验分析手术过程、围手术期管理、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 机器人组R0切除率为7/8,开腹组为8/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7,P>0.05).机器人组手术时间为(718±186)min,明显长于开腹组的(420±127)min(t =3.741,P<0.05).机器人组术中出血量为(153±43)ml,少于开腹组的(210±53)ml(t=2.318,P<0.05).机器人组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8±7)h和(16±4)d,明显短于开腹组的(96±18)h和(24±7)d(t=9.939,2.714,P<0.05).机器人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开腹组为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9,P<0.05).机器人组术后胰肠吻合口漏发生率为2/8,开腹组为3/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1,P>0.05).结论 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安全可行,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27例有腹部手术史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12月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对27例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进行手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部位以及原手术切口的位置设计Trocar排布,整个手术过程分为两步,第1步游离腹腔粘连、安装操作臂,第2步解剖病变部位、进行手术.总结Trocar位置选择、手术入路、相天并发症治疗等经验.结果 27例患者根据既往切口的位置设计了6种手术入路.其中22例为腹壁及肝门区片状重度粘连,5例为带状粘连.26例患者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为96%(26/27),1例术前曾行腹腔放疗及化疗患者建立气腹及Trocar穿刺失败放弃机器人手术.26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肠破裂进行术中修复,术后无相关并发症.结论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再次或多次手术中应用安全、有效.气腹的建立、第1个Trocar位置的选择以及腹腔粘连的松解对手术能否成功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