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49篇
  3篇
中国医学   56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97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药总攻排石汤治疗胆囊结石36例病人,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湖区是当前血吸虫病流行最重的地区,由于此类地区水位不能控制、钉螺面积广、人畜感染严重,疫情回升,为探讨控湖区血吸血病传播的快速、经济、有效的防治对策,选择湖治型洲垸亚型、河滩水位不能控制的两个流行村作实验区,总人口2900人,居民感染率为21.33%—32.81%,牛感染率为35.90%—40.79%,人群肝肿大率为  相似文献   
3.
赵文斌  凃峰  张麟  吕龙  王皓  张晨 《骨科》2021,12(2):155-160
目的依据腘窝部位囊肿的不同位置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案,观察手术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腘窝部位囊肿位置的不同将其分为3种类型:A型,囊肿位于腓肠肌内侧头的内侧;B型,囊肿包绕腓肠肌内侧头的内外两侧;C型,囊肿位于腘窝神经血管束的外侧。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27例腘窝部位囊肿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15例,年龄为(34.8±12)岁(18~65岁)。A型22例,B型4例,C型1例。A型采用关节镜下双后内入路活瓣切除+囊壁切除手术;B型采用关节镜下双后内入路活瓣切除+有限囊壁切除手术;C型采用开放手术治疗。采用Rauschning-Lindgren标准评价病人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9.0±3.2)个月(6~18个月)。病人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以及囊肿复发。末次随访时Rauschning-Lindgren标准为0~1级。结论腘窝部位囊肿根据位置进行分型后,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手术并发症以及囊肿复发,帮助提高手术安全性与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MALT)是一种发生于淋巴结外的淋巴瘤 ,多发生于胃肠道 ,其次是眼眶、肺、甲状腺等。而发生于喉部的MALT淋巴瘤比较罕见。患者女 ,5 1岁。因声音嘶哑 1年余于 2 0 0 1年 3月 15日入院。体格检查 :全身情况好 ,心肺腹未见异常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纤维喉镜下见 :双侧喉室及声带充满新生物 ,正常喉室结构已被新生物完全充填 ,新生物似滤泡样隆起 ,表面光滑 ,亮泽 ,与粘膜颜色类似 ,略显灰白色。声带闭合运动正常 ,于 2 0 0 1年 3月 2 3日在全麻下行喉裂开喉部新生物切除术。术中见新生物与正常组织边界不…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加替沙星注射液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加替沙星注射液的含量方法。方法 CLC ODS柱 (15mm× 6.0mm ,5 μm ) ,流动相 :0 .0 5mol/L枸橼酸 乙腈 (80∶2 0 ) ,三乙胺调 pH3 .0 ,流速 1mL·min-1,Ex =3 60nm ,Em =465nm ,样品稀释 10 0 0倍 ,进样10 μL。 结果 加替沙星在 4~ 3 2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回收率 (99.98± 0 .0 6) % ,日内、日间RSD <2 %。 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准确 ,可用于测定加替沙星注射液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分级在预测冠心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界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其斑块分级在估测冠心病中的最佳预测值。【方法】用高频超声检测125例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分叉处内中膜厚度,以及颈动脉斑块分级,评价它们估测冠心病的作用,并用ROC曲线评价它们的诊断价值。【结果】冠心病组颈总动脉及分叉处内中膜增厚、斑块分级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显示颈总动脉及分叉处内中膜增厚、斑块分级均可估测冠心病,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0.75、0.74;将颈总动脉分叉处内中膜增厚≥1.3mm,颈总动脉内中膜增厚≥0.9mm,颈动脉斑块分级≥2定义为阳性,3者联合评价其阳性积分,则ROC曲线下面积为0.82,以3者中任2项阳性为预测值估测冠心病,灵敏度95.3%,特异度84.2%,阳性预测值85.3%,阴性预测值86.4%。【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颈总动脉及其分叉处内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分级可用于估测冠心病。以3者联合评价诊断价值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创单髁置换术(minimally invasive unicondylar knee arthroplasty,MI-UKA)后引流管夹管以减少出血量的可行性及初步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2011年8月2012年7月采用MI-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患者117例,随机分为持续引流组(n=25),夹管4 h组(n=41)与夹管6 h组(n=51)。分别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术后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压积(Hct)、术后48 h引流量、并发症与膝关节功能康复情况。[结果]三组间一般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早期夹闭组(4 h组和6 h组)的总引流量、术后Hb、Hct值均显著低于持续引流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夹管4 h组在各时间点(术后24、36 h和48 h),其引流量明显多于夹管6h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48 h Hb明显减少(P<0.05),术后48 h Hct值无明显差异(P>0.05)。持续引流组与早期夹管组比较,术后2 d和7 d的VAS评分明显减少(P<0.01),而夹管4 h组与夹管6 h组间比较,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周,3组间的VA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相关并发症及膝关节功能评分等方面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引流管早期夹管能够显著减少MI-UKA术后的失血量,且不增加相关的术后并发症,功能恢复满意,其中夹管6 h是一个比较好的时间选择。  相似文献   
8.
9.
10.
易慧兰  周本宏  凃杰  郭咸希  吴玥 《中国药师》2015,(10):1668-1673
摘 要 目的: 通过观察地榆鞣质提取物(STE)对生长转化因子(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增殖的影响,探讨地榆在防治肾间质纤维化方面的作用。方法: 将HK-2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高糖培养基培养,实验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TGF-β1组(5 ng· mL-1 TGF-β1)、干预1组(5 ng· mL-1 TGF-β1+12.5 μg·mL-1 STE)、干预2组(5 ng· mL-1 TGF-β1+25μg·mL-1 STE)、干预3组(5 ng·mL-1 TGF-β1+50μg·mL-1 STE),孵育24 h。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的改变,并通过CCK8法测定地榆鞣质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TGF-β1 5 ng·mL-1能显著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并促进其细胞形态向纤维化转变,相比于空白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但与地榆鞣质提取物(STE)共同作用后,其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受到一定抑制(P<0.05),细胞形态也趋于正常,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地榆鞣质提取物能抑制HK-2细胞的增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防止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