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86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71篇
药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中操作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于1998年由景在平教授完成国内首例,8年来该技术发展迅速,普及全国各省市,已有多家血管外科中心完成过百例手术。但不可否认该手术仍有一定风险,我科统计其围手术期死亡率约为3%。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59岁,因“胸闷伴中上腹不适2月余”入院。患者进食后腹部不适加重,休息后可缓解。晨起脸部浮肿,活动后可消退,不伴有双下肢水肿。27年前因右肾结石行右肾切除术。查体:心浊音界增大,中上腹可闻及收缩期杂音。MRA显示右肾动脉与下腔静脉异常交通,右肾动脉远端瘤样扩张,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某些特殊情况下近端内漏的治疗方法,比较延伸移植物(cuff)延伸释放法和后撤释放法的价值。方法 2001年以来,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中发生近端内漏6例,分别采用向近端延伸法和后撤法植入cuff封闭内漏。结果 3例采用延伸法,其中1倒采用1枚cuff,1例采用5枚cuff,均完全封闭内漏;1例采用1枚cuff封闭不完全,带漏返回。3例采用后撤法,各用l枚cuff一次性将近端内漏消除。结论 主动脉弓远端或降主动脉近端成角明显时,如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术中发生近端内漏,采用后撤法植入cuff是一种效果满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手术入路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为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TAD)行腔内隔绝术(EVE)选择合适的导入动脉。方法 以彩超,CTA或MRA为检查手段,评估导入动脉(股动脉、髂总动脉、腹主动脉下段等)的直径大小(≥8mm)、有否硬化斑块、狭窄、是否被夹层累及、有否扭曲及其程度,从而选择具体的手术入路。结果 本组37例TAD行EVE术所选择经股动脉手术入路23例、经髂总动脉手术入路14例。未选择经腹主动脉下段手术入路。即时操作成功率为100%。结论 合理的选择导入动脉作为手术入路,是EVE手术治疗TAD顺利完成的要点。  相似文献   
5.
辅酶Q10抗氧化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辅酶Ql0是体内组成呼吸链的必需成分,是电子传递链中的递氢体,为线粒体合成能量物质ATP的必要成分,主要来源于食物补充和自身合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还原性辅酶Q10可以通过与维生素E协同作用清除自由基而在体内起抗氧化作用,是体内一种重要的脂溶性抗氧化剂。辅酶Q10通过阻止体内LDL氧化修饰而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确切。  相似文献   
6.
辅酶Q_(10)抗氧化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辅酶Q10 是体内组成呼吸链的必需成分 ,是电子传递链中的递氢体 ,为线粒体合成能量物质ATP的必要成分 ,主要来源于食物补充和自身合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 ,还原性辅酶Q10 可以通过与维生素E协同作用清除自由基而在体内起抗氧化作用 ,是体内一种重要的脂溶性抗氧化剂。辅酶Q10 通过阻止体内LDL氧化修饰而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其作用机制尚不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追踪观察孕妇、乳母膳食二十二碳六稀酸(DHA)不同摄入水平对母体及婴儿血浆、红细胞膜DHA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孕妇146名,在孕妇22 w、孕38 w、产后3月进行膳食调查。同时随机抽取48名及其母乳喂养婴儿出生、3月时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浆、红细胞中DHA水平。按3次平均膳食DHA摄入量分成三组,A组14例,80 mg/d,B组22例,80~159 mg/d,C组12例,≥160 mg/d。 结果:孕妇、乳母日均DHA摄入量 为103.17±51.43 mg/d。C组母体孕38 w时血浆、红细胞、产后3月时血浆及脐血浆、脐血红细胞、婴儿3月龄时红细胞中DHA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产后3月时A组和B组血浆 DHA水平均显著低于孕22 w时 ,而C组与孕22 w时无显著差异。结论: 摄入DHA<80 mg/d组孕妇、乳母孕38 w时血和婴儿脐血DHA不能达到摄入DHA≥160 mg/d组同等水平。孕妇、乳母DHA摄入在≥160 mg/d时,能遏制产后DHA水平的下降。  相似文献   
8.
EPA、DHA对人单核细胞PGE_2、IL-6分泌及IL-6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夏延平  苏宜香  冯翔 《营养学报》2006,28(4):364-366
EPA(eicosapentaenoic acid,n-3)和DHA(docosahexaenoic acid,n-3)是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主要富含于鱼油等海产品中。上世纪有学者发现格陵兰岛爱斯基摩人,日本人因膳食富含n-3PUFAs的海产品,其心肌梗死、慢性炎性病、自身免疫性病发生率都很低,由此引起人们关注。之后针对一些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1],溃疡性结肠炎[2],肾病[3],支气管哮喘[4]等的临床实验也发现n-3PUFAs有良好治疗效果。研究发现n-3PUFAs改善炎性及免疫性疾病的作用可能与抑制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的许多炎症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产气肠杆菌临床分布特点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采用WHONET5软件统计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临床分离的产气肠杆菌临床分布和耐药率.结果 4年内共分离到产气肠杆菌459株,其中2008-2011年分别检出108、101、130、120株;病原菌主要来源于住院患者的痰液213株占46.4%、胆汁70株占15.3%、血液51株占11.1%、尿液50株占10.9%;4年耐药监测显示,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在2.0%~7.9%,呈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头孢类抗菌药物除头孢唑林耐药率较高约90.0%外,其他如头孢替坦、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等耐药率由最高的55.5%下降至最低28.5%,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等复合制剂耐药率也由最高70.2%下降至最低21.1%,同时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等药物的耐药率亦呈下降趋势,最高30.4%,最低为0,对喹诺酮类的耐药率约30.0%,保持相对稳定.结论 4年产气肠杆菌对头孢菌类、氨基糖苷类、复合制剂等药物的耐药率有所降低,而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说明细菌耐药性存在动态的变化,及时对细菌耐药性进行分析,依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严格掌握适应证,可减少或延缓耐药菌株的播散.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人工鱼群算法(AFSA)在函数优化问题中易陷入局部极值和求解精度较低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在基本人工鱼群算法中引入水流作用机制的改进方案。通过水流作用机制中的持续性水流和周期性水流对鱼群施加的有益影响来改进原有算法。持续性水流影响鱼群的体力变化从而控制视野和步长参数的自适应调整以提高求解精度;周期性水流冲击鱼群并改变部分鱼的位置,从而保持鱼群的种群多样性以利于全局收敛。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改进算法具有更高的求解精度和更好的全局搜索性能,并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