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膀胱侧壁肿瘤行经尿道肿瘤电切术(TURBt)中发生闭孔神经反射的预防措施。方法:65例行TURBt的膀胱侧壁肿瘤患者,硬脊膜外麻醉后,配合静脉麻醉加用肌松药物维库溴铵静脉注射,同时配合喉罩通气。结果:65例TURBt患者中,5例发生了术中患侧下肢的轻度抖动,其他患者未发生闭孔神经反射,1例发生膀胱穿孔,无1例发生麻醉并发症。结论:静脉应用维库溴铵配合喉罩通气预防膀胱肿瘤电切术中的闭孔神经反射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肾动脉栓塞术配合手术治疗巨大肾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8例巨大肾肿瘤患者行术前栓塞 根治性肾切除手术治疗。术前采用介入方法,导管插入供应肿瘤的血管,注入栓塞剂。3~7天后行根治性患处切除。结果 手术均成功切除患肾,2例行腔静脉瘤栓切除;2例行脾切除;1例行脾切除 胰尾切除;1例出现12指肠损伤。随访16例:1年生存率100%(16/16),3年生存率75%(12/16),5年生存率62.5%(10/16)。结论 巨大肾肿瘤行根治性手术前应用肾动脉栓塞术安全有效,是治疗该类肿瘤的有利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3.
黏膜下注射噻替派配合手术治疗膀胱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院自1975~1998年采用黏膜下注射抗癌药物噻替派配合手术治疗膀胱癌患者352例,单纯黏膜下注射噻替派治疗小膀胱癌患者5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膀胱癌复发与染色体畸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膀胱移行细胞癌手术后复发是临床上引人关注的问题。多数观点认为膀胱癌复发的原因是由于手术中癌细胞种植或原位复发。现在的研究证明,膀胱癌复发与染色体畸变及相应的基因变化有关。是由确定的分子事件促发的。本文对这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 Hodgkin lymphoma,cHL)恶性表型的维持和表观遗传学有一定关系,表观遗传学改变主要包括组蛋白乙酰化异常和DNA甲基化异常,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His-tone deacetylases inhibitors ,HDACis)的临床研究取得了进展。表观遗传学异常和cHL的免疫逃逸密切相关,甲基转移酶抑制剂、HDACis和免疫检测点阻断剂具有协同作用,采用联合治疗策略对进一步提高cHL的治愈率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和分析偶发肾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偶发性肾癌101例,非偶发肾癌131例,对两组肿瘤的分期、分级和预后进行比较.结果 偶发性肾癌的病理分期明显低于非偶发组(P<0.01);肿瘤病理分级和组织类型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5、10年生存率为86.40%、71.75%、67.28%,明显高于非偶发性肾癌组(P<0.05).结论 偶发肾癌多低分期,术后生存率较非偶发肾癌高;病理分级低、肿瘤小、早期发现和及早的根治性切除是偶发肾癌预后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儿童恶性淋巴瘤死亡原因探讨孙嘉,吴敏,齐铁伟,乔忠杰,刘杰,王桂英我院儿内、儿外科1988年11月~1993年12月经病理活检、尸检或细胞学确诊的140例恶性淋巴瘤(ML)住院患儿,经随访证实其中75例已先后死亡。我们对其死亡相关因素作如下探讨。临床...  相似文献   
8.
脉管瘤(包括血管瘤和淋巴管瘤)是小儿时期最多见的软组织肿瘤。我院统计1988年—1991年共收治637例儿童肿瘤,其中血管瘤(176例)和淋巴管瘤(47例)占儿童良性肿瘤的63.2%。颜面、五官、头颈部位占48.3%。虽然少数血管瘤病变可自行消退,但绝大数肿瘤伴随年龄而增大,或破坏容  相似文献   
9.
10.
膀胱肿瘤术后极易复发,如何预防复发已成为医患共同关心的问题。我院自建院来共收治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病人98例,根据发病情况及治疗方案的不同,我们认为其复发因素有三种:原位复发;多源性复发;腹壁种植。其原因是手术切除范围不够,病人移行细胞组织均易患病或同时患病;术中癌细胞散落于腹壁切口。肿瘤的生长方式及病理分级亦可决定复发率。治疗方案不同其复发率相差很大。我们认为对多发肿瘤、特别是浸润型癌应行膀胱全切术。膀胱部分切除时应行残余膀胱粘膜组织下注射化疗药物。并用化疗药物浸泡创腔。同时行腹壁下动脉插管,术后行盆腔区域化疗。从而减少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