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37岁的年轻母亲罹患卵巢癌,虽经多种化疗方案治疗,但疾病一直在进展.那天下午,她离世了,留下了7岁的女儿. 受传统观念影响,中国人对死亡大多避而不谈.医生应如何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死亡教育,尤其是如何让孩子面对亲人的死亡?  相似文献   
2.
H.pylori感染与细胞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胃癌相关基因GCRG213正义、反义转染对胃癌细胞MKN45成瘤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及Western免疫印迹法比较转染不同质粒的MKN45细胞中GCRG213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上的表达差异。选取稳定转染不同质粒的MKN45细胞,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裸鼠移植瘤实验分析转染细胞成瘤性。结果: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显示转染了GCRG213正向克隆的MKN45细胞其细胞克隆形成数量高于转染空载体的细胞,而转染了GCRG213反向克隆的MKN45细胞其细胞克隆形成数量低于转染空载体的细胞。在裸鼠体内进行的转染细胞的成瘤性实验可见,转染了GCRG213正向克隆的MKN45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性高于转染空载体的细胞,而转染了GCRG213反向克隆的MKN45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性低于转染空载体的细胞。结论:胃癌相关基因GCRG213可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促进肿瘤细胞的成瘤性,GCRG213反义转染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肿瘤细胞的成瘤性。  相似文献   
4.
S100A4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胃癌及对应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100A4基因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QRT-PCR检测20例胃癌及对应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100A4 mRNA的转录。构建胃癌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100A4蛋白在208例胃癌组织及其配对正常胃黏膜和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结果20例胃癌中,55%(11/20)S100A4转录水平升高,平均升高倍数为2.31倍,S100A4表达升高者多为有淋巴结转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208例胃癌患者中,S100A4在正常胃黏膜、癌灶、淋巴结转移灶的表达阳性率依次为9.4%、28.1%、32.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癌灶中S100A4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相关,浸润至肌层以下者表达阳性率高于浸润至黏膜和黏膜下层者(P<0.05);进展期胃癌中S100A4表达升高比例(29.3%)高于早期胃癌(9.4%,P<0.05);癌灶以及转移淋巴结组织中S100A4高表达者比低表达者预后差(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S100A4在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水平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影响因子。结论在胃癌的进展过程中存在S100A4的异常表达,该现象是一个散发的晚期事件;对转移淋巴结中S100A4蛋白表达的分析有助于胃癌的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 inducing factor,AIF)在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构建胃癌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IF在100例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以及配对的癌旁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分析AIF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结果AIF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48%,在癌旁正常胃黏膜中仅在胃壁细胞中表达;胃癌组织中AIF的表达与肿瘤的组织类型、浸润深度、TNM分期及Lauren分型均无关(P〉0.05)。结论AIF的表达量上调可能对胃癌的发生、发展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胃癌相关基因GCRG213正义、反义转染对胃癌细胞MKN45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 将从pGEM-T质粒上扩增出的胃癌相关基因GCRG213的DNA片段,按正向、反向克隆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测序正确的重组子pcDNA3.1-a(含GCRG213正向克隆)、pcDNA3.1-b(含GCRG213反向克隆)和空载体经脂质体转染人胃癌细胞系MKN45细胞,采用半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比较转染不同质粒的MKN45细胞中GCRG213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上的表达差异。选取稳定转染不同质粒的MKN45细胞,采用细胞计数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增殖状态,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经测序证实,GCRG213正向克隆和反向克隆正确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与对应的空载体比较,转染pcDNA3.1-a的MKN45细胞中mRNA的表达上调35.4%,蛋白的表达上调49.4%,而转染pcDNA3.1-b的MKN45细胞中mRNA的表达下调32.1%,蛋白的表达下调50.3%。转染了GCRG213正向克隆的MKN45细胞生长增殖速度加快,凋亡率下降,而转染了GCRG213反向克隆的MKN45细胞生长增殖速度减慢,凋亡率增加。结论 胃癌相关基因GCRG213可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肿瘤细胞凋亡,可能是恶性肿瘤癌变的促进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讨S100A6基因对于胃癌细胞生长、增殖状态,细胞周期,凋亡状态等生物学特性及成瘤、浸润转移能力等恶性表型的影响。方法:S100A6基因的RNAi载体通过脂质体介导法转染S100A6基因高表达SGC7901细胞,后经G418压力筛选法获得稳定转染的细胞系,经过RT—PCR法、免疫细胞化学法及Western—bloting法证实。对稳定表达株进行鉴定,而后使用流式细胞仪、生长曲线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法、细胞迁徙实验等方法分析稳定表达株相关生物学特性与恶性表型的变化,每种检测实验均设立RNAi载体稳定转染细胞组、IMGS00空载体稳定转染细胞组和空白SGC7901细胞组。结果:稳定的S100A6基因RNAi细胞系经过RT—PER法、免疫细胞化学法及Western—bloting法证实,mRNA抑制率可达75%左右,蛋白产物的抑制率达85%左右。与转染IMGS00空载体及空白SGC7901胃癌细胞相比转染S100A6RNAi载体的稳定表达细胞株生长减慢,各时间点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后两组之间亦无显著差异,细胞周期检测显示S100A6RNA干扰组G0—G1期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G2-M及S期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它各期细胞比例均无显著差异。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S100A6RNA干扰组克隆形成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细胞迁徙实验结果提示S100A6RNA干扰组穿膜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100A6基因可能具有促进细胞生长增殖作用,同时可影响细胞周期,增加处于分裂期细胞的比例可能具有促进细胞分裂作用,并可促进胃癌细胞侵袭转移。降低S100A6基因表达可能抑制胃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8.
3个S100A基因在胃癌及其正常黏膜中表达的QRT-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S100A2、S100A4、S100A6基因在胃癌及其对应正常黏膜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实时定量RT-PCR构建上述3个基因的定量扩增标准曲线,精确定量3个基因在20例配对胃癌中的表达丰度并分析它们与胃癌的相关性。结果S100A2、S100A4、S100A6基因相对于β2微球蛋白(β2-MG)基因的表达丰度分别为2·83×10-4、6·44×10-2、0·41,3个基因在胃癌中表达均升高,升高倍数分别为10·78、2·31和2·25倍。与正常黏膜比较,S100A2、S100A6表达显著升高(P<0·05)。Spearman分析显示,S100A2与S10A4、S100A2与S100A6基因表达之间呈正相关(P值分别为0·00和0·017)。结论S100A2、S100A6基因表达变化可能是胃癌的早期事件,S100A4基因则可能与胃癌的浸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配对胃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组织中中PANDER基因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用RT-PCR检测22例配对胃癌及对应切缘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ANDER mRNA的表达;制备PANDER cRNA探针,并构建胃癌组织芯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208例配对的胃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中PANDER基因的表达,分析PANDER基因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RT-PCR显示16/22例(72.7%)胃癌中PANDER基因表达下降.原位杂交证实从正常胃黏膜至转移淋巴结,PANDER阳性率依次降低(χ2=81.135,P=0.00).PANDER基因在60.9%胃癌组织中表达下降,早期胃癌与进展期胃癌表达下降的比率无差别(χ2=5.362,P=0.147).肿瘤组织PANDER基因表达与浸润深度有关,局限在黏膜和黏膜下层浸润者PANDER表达高于已经浸润至肌层和浆膜层者(Z =-2.52,P=0.012);胃癌组织中PANDER基因表达与胃癌预后无关.结论:胃癌组织中PANDER表达的下降是胃癌早期事件,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英夫利西单抗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的治疗机制。方法选取48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英夫利西单抗低、中、高剂量组、美沙拉秦组和模型组,每组8只,建立大鼠UC模型,英夫利西单抗低剂量给予2.5mg/kg,中剂量给予5mg/kg,高剂量给予10mg/kg,皮下注射,第1、7日给药,美沙拉秦组给予100mg/kg,每日给药。造模两周后,眼球取血1.5mL,ELISA检测各组大鼠TNF—α、IL-8。结果uC模型大鼠TNF-α、IL-8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英夫利西单抗对UC模型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