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方肾华治疗大鼠改良慢性血清病肾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复方肾华胶囊对改良大鼠慢性血清病肾炎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取传统大鼠慢性血清病肾炎模型制作方法加上切除大鼠一侧肾脏、隔日饮饲牛血清白蛋白 (BSA)酸化水、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 (LPS)等措施 ,制作肾炎模型 ,与西药蒙诺作对照 ,观察中药肾华对肾炎大鼠尿蛋白、血生化、凝血指标、肾功能、病理、免疫荧光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的作用。结果 肾华胶囊能够显著减轻肾炎大鼠肾脏重量及肾重指数、降低肾炎大鼠尿蛋白、升高血清蛋白、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改善肾功能、纠正凝血功能紊乱、减轻肾脏病理改变、减轻免疫荧光变化、减弱PCNA的表达。结论 中药肾华胶囊对大鼠慢性血清病肾炎模型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栀黄颗粒剂治疗尿路感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栀黄颗粒剂抑菌、抗炎、利尿的药理作用。方法 :采用试管药液稀释法、二甲苯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鼠的白细胞游走及棉球肉芽肿、收集正常大鼠及水负荷大鼠的尿液等实验方法 ,观察药物的抑菌、抗炎、利尿的药理作用。结果 :栀黄颗粒剂对所试的淋球菌等 14株细菌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明显减少羧甲基纤维素刺激诱发的腹腔渗出液量 ,显著降低腹腔渗出液中白血胞的数量 ,对大鼠棉球肉芽组织增生有抑制作用 ,对正常大鼠及水负荷大鼠有利尿作用。结论 :栀黄颗粒剂具有抑菌、抗炎、利尿作用  相似文献   
3.
尿毒症肾性骨病继发甲状旁腺腺瘤的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尿毒症肾性骨病继发甲状旁腺腺瘤的诊治方法、疗效及预后。方法 比较罗钙全冲击治疗、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及预后。结果 罗钙全冲击治疗后 ,患者病情反而加重 ;未行正规治疗 ,疾病进展至晚期或钙化防御者 ,不可逆转 ;行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者 ,短期效果良好。结论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应强调早期诊断 ,治疗方案要个体化、正规化。治疗上 ,罗钙全等活性维生素D3 冲击治疗效果不佳 ,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短期效果明显 ,且理论上不会导致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是一种有选择价值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马斯平导致尿毒症血透患者精神神经异常1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马斯平(Maxipime),通用名为盐酸头孢吡肟(cefepime),是第四代头孢菌素,因其强效广谱,不良反应少,在临床上常用于各种重度感染的治疗.但我们也应注意某些特殊情况下,马斯平能诱发严重少见的不良反应.这里报道1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马斯平后出现精神神经异常的诊治经过.  相似文献   
5.
正心血管疾病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与同年龄、同性别的正常人群相比,尿毒症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高出10~20倍~[1,2]。血管内皮是多种心血管疾病或危险因子作用的靶器官,其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等一系列心血管疾病的触发和促进因素~[3,4]。慢性肾脏病患者普遍存在内皮功能障碍~[2,5]。近年来的研究发现CKD患者出现内皮损伤的原因非常复杂,并不完全能由传统危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51岁。因双下肢水肿伴尿常规检查异常2年余,双下肢皮疹5个月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年劳累后出现双下肢水肿,尿常规示尿蛋白( ),红细胞1个/HP;血免疫球蛋白IgG6.14g/L,IgA3.42g/L,IgM0.94g/L,补体C3 1.15g/L,C4 0.39g/L,抗核抗体(ANA)阴性。不规律服用雷公藤,总量300片;并口服泼尼松起始量40mg/d,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以IgA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襻沉积为主的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分析解放军总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收治的1例以IgA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襻沉积为主的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病理与电镜特征,以及对强化免疫抑制治疗的反应。结果:该病例临床表现为急进性肾炎综合征,肾功能恶化发展迅速。但无肺出血及全身性血管炎症状。血清自身抗体系列、抗GBM抗体与ANCA均为阴性。病理光镜示肾小球环绕型新月体形成,肾小血管无炎症改变。冰冻切片与石蜡微波修复直接免疫荧光示IgA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襻细颗粒状沉积,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IgA型抗GBM为阴性;电镜示节段性上皮下、基底膜内及系膜区电子致密物沉积。对强化激素冲击与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欠佳。结论:本病例为特殊类型的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根据其临床特点、血清学检测、免疫荧光及电镜检查结果,无法归于目前急进性肾炎的分型,对其临床特点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尿毒症患者不同甲状旁素(PTH)浓度对阿法D3口服冲击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40例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冲击组(A组)、常规组(B组),依据iPTH浓度每组再分为2亚组(A1和B1组200pg/m l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IgA肾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临床病理指标及昼夜血压变异之间的关系,并探讨IgA肾病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01月~2016年07月期间在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科住院,经肾活检确诊为IgA肾病并符合纳排标准的127例患者研究。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信息,建立研究数据库。采用相关及多因素回归分析胰岛素抵抗与Ig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及昼夜血压变异之间的关系。结果:根据HOMA-IR指数将127例IgA肾病患者分为胰岛素抵抗组43例和非胰岛素抵抗组84例。相关性分析:BMI(P<0.001)、三酰甘油(P<0.001)、夜间平均收缩压(P=0.001)、夜间平均舒张压(P=0.001)与IgA肾病患者HOMA-IR指数间存在正相关,而夜间收缩压下降率%(P=0.012)与IgA肾病患者HOMA-IR指数间存在负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BMI(P=0.001)、夜间收缩压下降率%(P=0.005)及肾脏组织病理评分M1(P=0.005)均为IgA肾病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重要影响因素。结论:IgA肾病患者普遍存在HOMA-IR指数升高,而BMI、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及肾脏组织病理评分M1为IgA肾病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导致肾病综合征的特点及治疗,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经查阅相关文献,对硫普罗宁引起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预后等进行总结,并对我院收治的2名因使用硫普罗宁导致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文献报道29例硫普罗宁引起的肾病综合征病例,其中,男性16倒,女性13例;年龄最小20个月,最大73岁;用药1月~2年的患者有14例;9例行肾活检,以膜性肾病为主(6例);29例患者中给予激素治疗者3例,免疫抑制剂治疗者1例,其他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者25例,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完全恢复时间小于5周.我科收治2例患者,男女各1名,年龄分别为76岁和62岁,院外抗结核常规给予硫普罗宁保肝治疗,分别在用药9、11周后出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临床诊断肾病综合征;1例肾活检病理诊断肾小球微小病变,未给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停用硫普罗宁后1~2个月肾病自行缓解.结论:硫普罗宁长期应用可以导致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表现多样,多数停药后可自行缓解.建议长期使用该药的患者应注意肾脏损害,早期发现及时停药,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