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围产期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围产期脑静脉窦血栓形成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者中4例合并妊高征,2例继发于感染,1例与脱水有关.结论围产期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主要与妊高征、感染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多样,首选肝素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2.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发病机制.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其引起的并发症中起着关键作用.作为一种新型的趋化因子,人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6( CXC chemokine ligand 16,CXCL16)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胃溃疡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电脑随机法将130例胃溃疡伴抑郁症患者分为常规组、研究组,每组65例。常规组采用对症支持治疗,研究组则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用药后,2组HAMD评分均低于用药前,且研究组HAMD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胃溃疡伴抑郁症患者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患者抑郁症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因其锥体外系副作用小,疗效好,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越来越受到精神科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5.
目的 针对壳体结构模型进行减振设计,使其能经受宽带随机振动环境考核.方法 在模型与其连接面之间增加一组上下对接的T型橡胶减振器实现减振设计.结果 该减振设计使得系统响应的总均方根加速度值有了明显降低.结论 该减振设计方法可行,能够达到对壳体结构减振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1997年1月—2000年6月,笔者用银翘散治疗手足口病30例,取得显著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7岁,平均3岁;病程5~7d,平均5d。……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DCA模式健康干预应用于超重人群的效果评价,为超重人群实施有效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在我院体检的超重人群202例,分为观察组103例和对照组99例,观察组应用PDCA模式进行健康干预,1年后评测效果。结果:干预1年后,2组的体质指数、腰围、体重较干预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的3项指标均更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脂升高率、血压升高率、血糖升高率、脂肪肝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遵医行为、饮食控制、合理运动、相关知识了解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PDCA模式用于超重人群长期健康干预提高了行为修正效果,对超重人群合理控制体重、减少慢性病发生提供了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与FV Leiden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初步探讨FVLeiden突变是否是我国中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IVCD)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44例首发缺血性卒中(IS)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50岁及以下患者(平均年龄42.7岁±8.2岁)。对照组为性别、年龄及种族与病例组匹配的36位表面健康者(平均年龄39.3岁±7.3岁)。对全部入选者以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PCRRFLP)检测FVLeiden突变。结果病例组及对照组中均未发现FVLeiden突变。结论本研究进一步提示我国可能不是FVLeiden突变的分布区,我国中青年ICVD与FVLeiden突变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9.
马爱军 《河北中医》2002,24(1):34-34
1998 - 0 1~ 2 0 0 1 - 1 2 ,笔者运用消风散合五味消毒饮治疗玫瑰糠疹 30例 ,取得显著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 ,男 1 2例 ,女 1 8例 ;年龄最小 1 5岁 ,最大 5 6岁 ,平均 39岁 ;病程 2~4周。1 .2 诊断依据 患者首先在躯干部出现一个直径为 2~ 3cm的圆形或椭圆形、淡红色或黄红色鳞屑斑 ,逐渐增大 ,直径可达数厘米 ,称为母斑或先躯斑。约经 1~ 2周后 ,渐在躯干及四肢近端出现多数斑疹 ,称为子斑或继发斑 ,为玫瑰或黄红色 ,圆形或椭圆形 ,表面有少量细碎糠状鳞屑。在皮疹边缘 ,鳞屑更明显 ,呈领圈…  相似文献   
10.
马爱军 《中国骨伤》1998,11(2):72-72
Bennett氏骨折是贯穿关节的骨折──脱位复合性损伤。本病手法整复较容易,治疗的关键及难点在于整复后如何保持稳定。我院1986年~1993年,将用于口腔检查的压舌板塑形后固定治疗Bennett氏骨折29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9例均为新鲜性损伤,男21例,女8例,年龄18~38岁;右手25例,左手4例;致伤原因:摔伤,扭伤,重物砸伤,拳击伤。治疗方法在骨折端局麻后整复骨折。术者一手牵引、外展第一掌骨,另一手拇指将掌骨基底部向掌尺侧推挤,同时将手腕置于休息位,畸形完全纠正后,在X线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