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3篇
临床医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2组心功能变化并评估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每搏心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对照组显著升高,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显著低于对照组27.50%(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心功能恢复和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解剖一具成年女尸标本中,去除皮肤及浅筋膜及深层肌肉后,暴露冈上窝深层骨面,发现其双侧肩胛上动脉走行出现变异。正常情况,肩胛上动脉起始于甲状颈干或锁骨下动脉,向后走行于肩胛上横韧带的下方,经肩胛切迹行于冈上肌、冈下肌与肩胛骨之间,并与旋肩胛动脉形成吻合支[1]。肩胛上神经起自臂丛的上干,向后走行经肩胛上切迹进入冈上窝,继而伴随肩胛上动脉转入冈下窝,分布于冈上肌、冈下肌和肩关节[2]。此变异现象较为少见,为积累解剖资料,提供临床参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肝外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癌(EHCC)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对1995-01/ 2003-12收治的128例EH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方式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分析. 选择对EHCC切除术后预后可能产生影响的临床因素,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的预后分析. 结果:在128例EHCC中,59例施行了外科切除, 69例施行了内或外引流术和非手术治疗. 在切除组59例中,根治性切除47例,姑息性切除12例. 其中,根治性切除1,3,5 a生存率分别为72%,45%和23%;姑息性切除1和3 a生存率分别为54%和9%,无5 a存活者. 根治性切除组和姑息性切除组生存率相比较,差异显著(log-rank test,P<0.05). 肿瘤的组织学类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胰腺浸润、切缘癌残留、手术切除方式对预后有重要影响(P<0.05). 结论: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有明显的相关性,根治性切除可提高EHCC的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2001年引进NOVALS治疗系统(简称诺力刀)实施立体定向神经放射治疗以来,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胶质细胞瘤11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喙锁韧带重建联合肩锁关节修复治疗急性Rockwood 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6—2016-10采用Endobutton钛板重建喙锁韧带联合肩锁关节修复治疗的17例急性Rockwood 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结果 1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1(15~28)个月。随访期间无感染、肩锁关节再脱位发生。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肩关节主动活动度(前屈上举、外展上举、90°外展外旋、90°外展内旋)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dobutton钛板重建喙锁韧带联合肩锁关节修复治疗急性Rockwood 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疗效可靠,符合肩锁关节的解剖及生物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Keegan型颈椎病的临床诊断学特征及误诊原因。 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20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空军特色医学中心骨科收治的3例Keegan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鉴别诊断及转归进行分析,并文献复习。 结果3例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2例,年龄分别为36岁、36岁、47岁。均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肩部外展活动受限,右上臂上举时外侧酸痛;查体右上肢三角肌、肱二头肌肌力明显降低,不伴有感觉异常和脊髓受损的症状和体征。颈椎MRI T2加权像显示相应神经根运动前支明显受压,呈现典型的选择性异常信号特征;脊髓电生理有明确的三角肌、肱二头肌神经性损害的表现;符合Keegan型颈椎病的临床特征。3例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后,均在起病2~3周后开始好转,起病后11~13周痊愈。 结论肩部外展运动功能障碍而无感觉异常是Keegan型颈椎病典型的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8.
Survivin蛋白在肝外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Survivin蛋白在肝外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与肝外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Survivin蛋白表达与肝外胆管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9例肝外胆管癌组织和相应的20例癌旁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分析肝外胆管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肝外胆管癌组织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7.8%(40/59),而癌旁组织为20.O%(4/20),二者有明显差别(P<0.01).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1),与TNM分期、淋巴管浸润、神经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旱正相关(P<0.05).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组血清CA19-9的水平为(290 300±55 500)U/L,阴性组为(113 300±31 400)U/L,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组高于阴性表达组(P<0.05).Survivin蛋白表达阴性组和阳性组平均生存期分别为43.5个月和21.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Survivin蛋白、癌残留及淋巴结转移是肝外胆管癌独立的预后因素(P<0.05,P<0.01,P<0.01).结论 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淋巴浸润和血清CA19-9浓度呈正相关.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为肝外胆管癌根治术后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宋南昌教授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从事临床工作已40余年,在采用针刺、艾灸、拔罐等常见手法治疗疾病的同时,非常注重耳穴压豆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到的见解。现将宋南昌教授三则耳穴压豆验案做简要介绍,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识别某聚碳酸酯厂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预测其危害程度,找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和综合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粉尘、高温和化学毒物等,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分别为,噪声强度为74.9~92.4 dB(A),超标率为47.5%;粉尘浓度为0.20~1.70 mg/m3,超标率为0.0%;作业场所生产性热源的综合温度(WBGT指数)为30.8~31.5℃,均为高温作业点;化学毒物中甲苯、二甲苯、乙苯、氯苯、丙烯腈、苯乙烯、三氯乙烯、丙酮浓度分别为0.26~1.01 mg/m3、0.24~3.25 mg/m3、0.10~2.44 mg/m3、0.45~3.25 mg/m3、0.70 mg/m3、0.60 mg/m3、0.57~18.12 mg/m3和0.55~4.92 mg/m3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结论某聚碳酸酯厂职业病危害因素比较复杂,其中主要危害因素是粉尘和甲苯、二甲苯、乙苯、氯苯、丙烯腈、三氯乙烯,应从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关键控制部位加强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