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肝源性腹泻29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源性腹泻是指肝脏各种实质性疾病所引起的慢性腹泻,排除原发性肠病和继发性感染者。其特点是病程长,腹泻顽固,一般抗炎对症治疗效果欠佳,随着肝功能的好转,症状有所缓解,由于肝脏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尤其在早期缺乏特异性,故肝源性腹泻很容易被误诊。我们对29例肝源性腹泻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治疗等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变化和临床意义,为手足口病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于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2015年4月-2016年4月住院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参照手足口病诊断标准将患儿分为轻症组34例和重症组26例,入组患儿手足口病毒学检测均为单纯EV71阳性,选择同期20名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采用Real time-PCR检测各组外周血单核细胞HMGB1mRNA表达水平,同时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血浆中HMGB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分析各组间表达水平的差异及HMGB1和TNF-α、IL-6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重症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HMGB1mRNA表达水平、血浆HMGB1含量均高于轻症组(P0.05),轻症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轻症组与重症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HMGB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03±0.29)、(2.00±0.46),血浆HMGB1含量分别为(16.81±10.88)pg/ml、(29.85±6.17)pg/ml,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重症组TNF-α及IL-6均高于轻症组(P0.05),轻症组TNF-α及IL-6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中HMGB1含量与TNF-α和IL-6含量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HMGB1参与了手足口病的发生发展过程,HMGB1水平与手足口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转归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HIV/AIDS患者机体氧化还原态与CD4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和CD8+计数,计算CD4+/CD8+比值。将患者分为AIDS组(54例)和HIV感染组(26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30例)。取静脉血,测血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与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NADPH与NADP+,以GSH/GSSG、NADPH/NADP+比值表示患者机体氧化还原态,分析氧化还原态与CD4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结果:HIV/AIDS患者血CD4细胞计数及CD4+/CD8+比值均随机体氧化还原态向氧化方向偏移而减少。结论:AIDS/HIV患者机体氧化还原态越向氧化方向偏移,标志着AIDS患者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武汉市2007年麻疹暴发流行的因素,总结控制疫情的经验,以利更好地预防控制麻疹流行。方法研究2007年武汉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702例麻疹病例的人群分布、月份分布、传播情况、预防接种史、以及麻疹的基因分型。结果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8月龄以下儿童,以6—8月龄小儿发病者最多;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1-2月份,有明确免疫接种史的仅占6.48%;主要传播场所为医院和诊所,占56.55%;基因分型主要是H1a型,另有2株核蛋白基因变异率达2.6%。结论2007年武汉市麻疹暴发流行的原因与婴幼儿麻疹抗体免疫力达不到有效的保护水平以及对麻疹病人忽视及时隔离而导致的传播,另外麻疹基因发生变异对麻疹暴发流行的影响尚需密切观察与监测。加强对育龄妇女的麻疹抗体监测,必要时进行加强免疫,以提高新生儿的抗体水平,减少小月龄婴儿麻疹的发病;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控制麻疹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甲胎蛋白和空腹血糖测定在重症肝炎预后判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测定甲胎蛋白(AFP)和空腹血糖在重症肝炎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30例重型肝炎患者测定AFP和空腹血糖,分析测定结果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30例患者中36例AFP〈20μg/L和39例低血糖患者死亡率分别为69.44%(25/36)和64.10%(25/39),均高于其他AFP值升高和正常血糖及高血糖患者(P〈0.01)。[结论]测定AFP和空腹血糖水平,对于重型肝炎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在肺结核和肺外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73例结核病患者与45例健康体检者肝素钠抗凝全血,采用国产IGRA试剂检测其血浆γ-干扰素含量,同时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结果进行平行分析比较;采用抗酸染色(AFB染色)法对结核病患者痰液标本进行染色。结果:国产的IGRA试剂和TST实验的敏感性分别为85.35%和72.53%,特异性分别为86.54%和53.33%,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08%和90.41%,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2.94%和24.24%,准确性分别为85.22%和69.81%。两种方法对肺结核的检出率分别为85.71%(180/210)和74.76%(157/210),二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43,P<0.01);两种方法对肺外结核的检出率分别为84.13%(53/63)和68.25%(43/63),二者相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4.375,P=0.036);但两种方法各自对肺结核与肺外结核的检测效果无显著差异。210例肺结核患者中AFB阳性73例,AFB阴性者137例,其中AFB阳性肺结核患者中IGRA阳性率为89.04%(65/73),AFB阴性肺结核患者阳性率为83.94%(115/137);肺外结核63例患者AFB均阴性,IGRA阳性率为84.13%(53/63)。结论:IGRA比TST对诊断结核病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尤其是对AFB阴性的肺结核和肺外结核有80%以上的检出率,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HIV/AIDS患者机体的氧化还原态特点.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80例抗-HIV阳性患者血中CD4细胞水平,根据CD4水平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AIDS组50例、HIV感染组30例.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取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与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还原型辅酶Ⅱ(NADPH)与氧化型辅酶Ⅱ(NADP+),计算GSH/GSSG和NADPH/NADP+的氧化还原电位,评价HIV/AIDS患者机体氧化还原态.结果 HIV/AIDS患者血浆氧化还原态向氧化方向偏移.结论 氧化还原态失衡、氧化还原态向氧化方向偏移与AIDS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10.
健康教育作为医院提供服务的一项附加服务 ,是病人医疗服务需求的延伸部分 ,它能给病人带来更多的利益和满足。国内外很多医院服务上的成功 ,在一定程度上应该归功于他们对附加服务的重视。1 把人性化服务注入到健康教育工作中一个好的服务应是人性化的服务。我们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 ,要充分考虑到服务对象的需求 ,尽最大的可能为他们提供科学的健康知识和保健技能。人性化服务应渗透到健康教育工作的每个环节中。首先 ,应体现在为病人营造优美、舒适、方便的诊疗环境。医院的环境如果整洁、温馨 ,让病人有一种亲切感 ,就容易产生信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