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02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改变。方法 应用无创性高分辨率超声检测 3 6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和 3 2例正常对照者肱动脉流量介导的舒张活性 (FMD)以及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活性(NTG -MD) ,同时观察 13例脂质三联症患者辛伐他汀治疗前后FMD及NTG -MD的变化。结果 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组FMD峰值较正常对照组高度显著降低〔(5 .3 9± 2 .2 3 ) % ,(11.79± 3 .5 7) % ,P <0 .0 1〕 ;脂质三联症组经辛伐他汀治疗后其FMD峰值显著增加〔(9.92± 2 .44 ) % ,(3 .0 9± 1.0 6) % ,P <0 .0 1〕 ;各组NTG -MD的峰值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存在明显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 ,辛伐他汀对脂质三联症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再灌注治疗缺血性心肌病(ICM)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确诊为ICM心力衰竭患者44例,按 有无行介入冠脉再通治疗(PTCA)分为内科药物治疗组(简称常规组)和PTCA、支架治疗组(简称介入组)。常规组20例 行内科综合治疗,介入组 24例均行 PTCA,必要时放置支架。结果经 28.l±20.9(1~102)月随访,两组病人症状均有不 同程度的改善,介入组心功能改善和左室、左房缩小程度明显大于常规组(P<0.05);介入组射血分数明显提高(P< 0.05),常规组则无明显变化。随访期内常规组再住院次数明显高于介入组,分别为4.8±l.2次和2.l±0.8次,且常规组总 住院费用高于介入治疗组,并有6例死亡(33.3%),死因多为顽固性心力衰竭;而介入组仅有2例死亡(14.3%),且均非 心力衰竭所致。结论ICM心力衰竭为一进展性疾病,预后差,常规治疗效果一般,病死率较高;PTCA、支架置入术是治 疗该病的有效方法,对于EP<40%的患者成功率较高,也较安全。  相似文献   
3.
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内血栓溶解治疗,经即刻冠状动脉造影证实14例冠状动脉再通。9例(64.3%)发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RA)。14例中7例(50.0%)为室性RA,3例(21.4%)发生加速性室性自主节律,后者为提示再灌注的特异性较高的指标。一过性缓慢性心律失常的5例(35.8%)均发生在下壁及(或)后壁梗死。RA的发生与再灌注前心肌缺血时间和缺血性心律失常存在与否无关,心肌功能严重受损患者可能更易发生RA。本文并就如何预防和治疗RA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塞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1993年10月至1995年12月36例急性心肌梗塞(AMl)患者行PTCA治疗的经验.男性27例,女性7例,年龄40~74(平均62.4±8.3)岁.(1)直接PTCA14例.(2)补救性PTCA5例.(3)半择期PTCA17例.结果:36例,成功34例(94. 4%).失败2例.1例失败并于术后第3日死于脑卒中;另一例术中见有局部夹层形成而结束手术.后行择期PTCA成功.认为AMI患者行PTCA是降低AMl病死率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U波异常在诊断缺血性心脏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临床拟为冠心病的男性患者52例,排除电解质紊乱,应用常规心电图、运动负荷心电图及冠脉造影,分析ST段缺血性改变、U波异常在诊断缺血性心脏病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52例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阳性者38例.冠脉造影阳性者中,常规心电图ST段呈缺血性改变者16例,U波异常者8例,其诊断缺血性心脏病的灵敏度分别为42.11%、21.11%(16/38、8/38);运动试验阳性者26例,运动诱发U波异常者15例,其诊断缺血性心脏病的灵敏度分别为68.42%、39.47%(26/38、15/38).冠脉造影阴性者(n=14)中,常规心电图ST段无缺血性改变6例,U波正常13例,特异度分别为42.86%、92.86%(6/14、13/14);运动负荷时,结果阴性9例,U波正常14例,特异度分别为64.29%、100%(9/14、14/14).运动负荷时尚见2例单独U波异常,其冠脉造影证实有病理性狭窄.结论 U波异常在诊断缺血性心脏病中敏感性虽不如ST段下移的高,但U波异常的特异性高,尤其是运动诱发的U波异常更具诊断价值;缺血性U波异常有助诊断冠心病.  相似文献   
6.
心钠素(Cardionatrin,CN)是一种小分子多肽类激素,De Bold等(1979)首先从心房组织中分离得到,此后有学者证实了下丘脑、正中隆突、孤束核和第三脑室以及肺组织中均存在着此类激素。为探讨心钠素在机体内环境稳定中所起的作用,全面地调查其在人体中的分布具有一定的意义。1 材料和方法 用人工固相合成的心钠素,以Iodogen标记制备~(125)I-CN标记物。心钠素是由24个  相似文献   
7.
<正> 临床资料证实冠状动脉腔内狭窄超过75%以上时患者出现心绞痛症状,腔内狭窄超过80%以上时,心脏功能和患者的运动能力明显下降,如有各种诱因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和腔内血栓形成将会导致心肌梗塞的发生。根本的治疗方法是尽早解除冠状动脉腔内狭窄,解救缺血的心肌,提高心脏功能和患者的运动能力。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就是一种以球囊导管扩张冠状动脉内狭窄,治疗冠心病的非手术疗法,经过临床近10年的应用.已经证实疗效与冠状动脉搭桥术  相似文献   
8.
利用电子计算机将心电信号进行付立叶变换。增加频域参数的分析,总结缺血性心脏病心电信号的频域心电图(FCG)的变化特点,以补偿常规心电图检查方法的不足。 1 临床资料 ①正常人组42例,其中<50岁12例,51—60岁18例,60岁以上12例,经体检、常规心电  相似文献   
9.
PTCR PTCA治疗AM1是国外近年开始应用的一种方法可提高冠动脉再通率,降低再闭塞率和梗塞后心绞痛发生率。本文支持了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10.
在犬急性缺血性心功能不全模型中,应用冠状动脉(冠脉)内灌注给药的方法观察了两种剂量的强利尿心钠素(ANP0.6,0.3μgkg-1/min)对外周循环及心脏肾素-血管紧张素(RAS)的影响。结果发现,缺血性心功能不全时外周循环及心脏RAS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两种剂量均可使循环及心脏RAS降低,剂量越大,作用越明显;而且,冠状静脉窦血中激素水平下降幅度及持续时间大于外周静脉(P<0.01)。结论:(1)急性缺血性心功能不全时,外周循环及心脏RAS明显激活;(2)冠脉内灌注强利尿心钠素不仅可抑制循环RAS,对心脏局部RAS也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