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笔者从3例临床疑为梅毒病人的溃疡面印迹涂片行镀银染色找梅毒螺旋体,并同时做淋菌培养,真菌培养,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快速试验(rupid plasma reagin circle card test,RPR)。现将该3例早期梅毒和淋菌混合感染情况报告如下: 3例患者均为司机,年龄21—34岁,男性,其中2患者诉阴茎头及包皮溃疡4天,无痛无痒,尿时有针刺感而来院就诊。体查:2例阴茎头均有2个、冠状沟有1个约1.5×1.5cm~2溃疡,溃疡边缘质稍硬,溃疡面均有少许脓性分泌物。两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替江市门诊病人乙肝感染情况,为合理治疗病人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咐试验(ELISA)法。结果 受检人数3140人,男性 1830,女性 1310。共检出 HBsAg阳性770人,阳性率24.5%,其中男性500,占男性人数的27.3%,女性270人,占女性总人数的20.6%。男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770例乙肝阳性患者中,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者有 180例,结论 乙型肝炎是一种危险而有传染性的疾病,有关部门应做好防治工作,对 HBsAg阴性者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提高免疫力,而乙肝感染患者则应接受合理治疗,以降低传染性。  相似文献   
3.
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典型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医药学的发展趋势和病人对医疗及药学服务需求的增加,使得药学服务成为了医院药学新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国外许多医院已经就此开展了很多相关工作,如用药咨询和教育、血药浓度监测、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临床药师直接参与临床用药方案的制订等。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的一些大型综合医院的药学部门也开始着手这方面工作,但由于以往我国药师的培养方向一直偏重于制剂,[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立止血与传统VitK1预防高危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效果.方法我院从2002年1月至2004年1 2月产科出生的高危新生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78例.每日观察并纪录两组新生儿的神志、囟门张力、肌张力、抽搐及凝血功能等情况,生后第5天予CT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神志、囟门张力、肌张力、抽搐等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凝血功能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P<0.005);CT检查确诊率和死亡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立止血具有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作用,对于一些具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如早产儿、极低体重儿、出生窒息、宫内窘迫等应早期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医护主导的慢病管理模式对老年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52例老年多发性骨髓瘤骨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医护主导的慢病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担心发生新骨折、担心发生截瘫、每天卧床时间占比、能否每2小时翻身1次及治疗、护理依从性等自我管理能力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护主导的慢病管理模式能提高老  相似文献   
6.
米非司酮治疗人工流产术后阴道流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对人工流产术后阴道流血的治疗效果。方法:54例人工流产术后阴道流血不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米非司酮、阿莫西林和替硝唑,对照组服阿莫西林和替硝唑,疗程5 d,比较两组治疗后阴道流血情况及需要再次行清宫术的例数。结果:治疗组阴道流血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再次清宫率降低(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人工流产术后阴道流血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临床病情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50例鼻咽癌患者(鼻咽癌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结果鼻咽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178.8±79.55)ng/L]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93.32±30.51)ng/L](P<0.05);血清VEGF水平与鼻咽癌患者组织病理学类型无明显相关(P>0.05);晚期(Ⅲ、Ⅳ期)鼻咽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190.57±83.45)ng/L]明显高于早期(Ⅰ、Ⅱ期)患者[(145.33±75.46)ng/L];有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225.78±95.36)ng/L和[(243.43±98.57)ng/L]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患者[(158.68±82.51)ng/L和(171.63±83.15)ng/L](P均<0.05)。结论血清VEGF水平检测可用于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8.
陈明锴  邓琴 《医学新知杂志》2011,21(5):313-315,I0001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s Bleeding,EGVB)是各种原因所致门静脉高压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死因之一,其病情凶险,首次出血病死率为20%-40%,再出血发生率为50%-80%,病死率为30%~50%。到目前为止,除肝脏移植外尚无公认、高效的对因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内镜下治疗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收到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低温环境下心衰大鼠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80只SD大鼠随机分5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心衰低温组(HFLT组)、心衰常温组(HFNT组)、心衰低温EPO组(HFLT+EPO组)和心衰低温LY294002组(HFLT+EPO+LY组)。然后将所有大鼠放置于气候箱中(CON、HFLT、HFLT+EPO和HFLT+EPO+LY组为低温环境;HFNT组为常温)。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然后处死大鼠并留取心脏标本,TUNEL法测心肌细胞凋亡,荧光定量PCR测心肌组织中Fas和PI3K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测大鼠心肌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Akt和p-Akt的水平。结果:低温下心衰大鼠心功能明显低于常温下心衰大鼠,HFLT+EPO组大鼠心功能较HFLT组明显改善,给予LY294002干预后HFLT+EPO+LY组大鼠心功能明显低于HFLT+EPO组;HFLT组及HFNT组凋亡指数均高于CON组(P0.01),HFLT组凋亡指数又明显高于HFNT组(P0.05),HFLT+EPO组凋亡指数明显低于HFLT组(P0.01)。Fas mRNA在HFLT组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HFNT组,PI3K mRNA在HFLT组和HFNT组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HFLT+EPO组心肌组织中Fas的mRNA表达明显低于HFLT组(P0.01)和HFLT+EPO+LY组(P0.05),而PI3K的mRNA表达则明显高于HFLT组和HFLT+EPO+LY组(P0.05)。HFLT+EPO组大鼠心肌组织中p-Akt和HSP70的水平明显高于HFLT组和HFLT+EPO+LY组(P0.05),CON、HFLT和HFNT组大鼠心肌组织中p-Akt和HSP70的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所有大鼠心肌组织中Akt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结论:EPO活化PI3K/Akt后,上调内源性保护途径中HSP70的表达并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对低温下的心衰大鼠心脏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相关性。方法以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于该院就诊或行健康体检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CAP患儿806例为CAP组,另选取其中年龄匹配的806例非CAP儿童为非CAP组,观察维生素D与CAP发生的相关性;随后根据维生素D水平将CAP患儿分成4组,观察CAP患儿维生素D水平与耐药阳性率的相关性;最后将CAP患儿分为维生素D补充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补充维生素D对CAP的疗效及预后。结果各年龄段血清维生素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CAP组血清总维生素D与维生素D3水平均明显高于C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P患儿肺炎克雷伯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阳性率随着维生素D水平的下降而不断上升;给予维生素D补充治疗的CAP治疗组患儿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D缺乏与CAP发生、耐药率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