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4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韩  瞿航  赵义  潘钰  王苇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2,30(12):1350-1353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核心诊断特征是社会交流障碍以及受限和重复的行为和兴趣,症状常在生命的最初几年出现。过去的二十年内,神经成像揭示了许多“社会性”大脑的非典型活动和异常连通性的发现,包括梭状回对面部和凝视的分析、杏仁核的情绪处理、默认模式网络的心智化以及镜像神经元相关区域对他人行为的模仿和理解,但对于社交功能缺陷潜在的神经生理机制还未达成一致。除了方法学上的挑战以及聚焦于单个大脑网络的连通性研究以外,更深层次的问题是ASD的极强异质性。这种不一致的发现,可能是由于诊断标准的变化以及学龄前期的ASD患儿存在非典型的神经发育轨迹,因此,有必要进行孤独症亚型的队列研究和大样本的纵向队列研究。  相似文献   
2.
3.
中医曰"四季五补",即春季"升补",夏季"清补",秋季"平补",冬季"滋补",四季宜"通补"。时至金秋,地气清肃,万物成熟,正是进补的好时节,应该把握哪些原则呢?  相似文献   
4.
报告手术证实小脑萎缩110例,主要CT表现为小脑半球及(或)蚓部脑沟增多,增宽及不同程度第四脑室、桥前池、桥小脑角池、环池及小脑上池扩大。建议采用后颅窝薄层扫描以减少或避免后颅窝伪影干扰。提出小脑半球或蚓部脑沟在2条以上,小脑半球脑沟宽度超过1mm,蚓部脑沟宽度超过2mm,并有相应的小脑症状及体征,即可诊为小脑萎缩。还讨论了小脑萎缩的原因及其CT表现。  相似文献   
5.
足月小样儿的听功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胎儿在母体内营养不良对听觉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方法 对研究组中 19例足月小样儿 (termsmallforgestationalage ,TSGA)和对照组中 2 0例正常体重足月儿母亲的身高、体重、头围、胸围、血红蛋白等方面进行比较 ,再应用丹迪诱发电位仪对出生 3~ 5天的两组新生儿进行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 ,ABR)测试 ,分析ABR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结果 研究组中母亲和对照组在血红蛋白含量方面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 (P <0 .0 1) ,而在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研究组中新生儿ABR各波潜伏期和波间期均比对照组延长。结论 可以用ABR检测新生儿来反映胎儿在母体内营养不良时对听觉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 ,提示注意加强母体的营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联合醒脑静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10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处理,包括:减轻脑水肿、调整血压、维持电解质平衡、抗感染、预防癫痫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单纯给予乌司他丁治疗,治疗组给予乌司他丁联合醒脑静治疗。2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并于2个月后随访。分别观察2组第3、7、14天颅内血肿清除情况及用药1个疗程后脑水肿吸收情况,比较2组14 d、30 d神经功能评分(NDS),并评估疗效。【结果】(1)治疗后,2组血肿面积均显著缩小(P<0.05);治疗3 d后,治疗组的血肿面积虽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14 d后,治疗组的血肿面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2)治疗14 d后,治疗组脑水肿吸收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为65.4%;治疗组脑水肿吸收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NDS)显著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9.3%)显著高于对照组(71.2%)(均P<0.05)。(4)不良反应及临床结局:治疗组3例出现轻度转氨酶升高,对照组8例出现转氨酶升高,停药后转氨酶逐渐降为正常;治疗组2例治疗过程中再出血行急诊手术治疗后剔除,3例病情恶化死亡,对照组7例病情恶化放弃治疗,随访时已死亡。【结论】乌司他丁联合醒脑静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具有良好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孔芳  黄旭  魏廉  苏丽  廖秋菊  刘宏军  赵义 《中国卒中杂志》2021,15(12):1306-1312
目的 总结大动脉炎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此类患者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6月随访超过3年的大动脉炎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
此类患者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49例患者,首次脑梗死中位年龄30.0(22.0~45.0)岁,中位随访时间3.4(3.2~3.7)年。
11例(22.4%)出现复发性脑梗死,两次脑梗死间隔中位时间8.0(5.0~88.0)个月。与脑梗死无复发
患者相比,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合并糖尿病比例(27.3% vs 2.6%,P =0.031)以及首次脑梗死后随访
期间平均TG水平(3.65±0.96 mmol/L vs 1.14±0.54 mmol/L,P =0.001)升高。大动脉炎受累动脉以颈
总动脉最为常见(48/49,98%),其次是椎动脉(40/49,81.6%),受累血管病变性质以狭窄(49/49,
100%)和闭塞(36/49,73.5%)最常见。脑梗死复发组动脉闭塞比例(100% vs 65.8%,P =0.024)和
动脉血栓发生率(45.5% vs 13.2%,P =0.033)均高于脑梗死无复发组。治疗方面,脑梗死复发组抗
血小板治疗患者比例(63.6% vs 97.4%,P =0.007)及接受血管重建术的患者比例(27.3% vs 68.4%,
P =0.033)均低于脑梗死无复发组。
结论 大动脉炎合并脑梗死的患者,如合并糖尿病、血脂控制欠佳、主动脉弓分支动脉有闭塞、血
栓形成者,脑梗死复发风险高。  相似文献   
8.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Cholangial Drainage,PTCD)是针对原因不明的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之一。而PTCD引流管由于管口内径较细,与一次性引流袋接口不配套。在临床护理中,通常将消毒后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CT小肠造影(CTE)在鉴别克罗恩病(CD)活动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CD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评分将其分为A组(CDAI评分≤220分,缓解期和轻度活动期,31例)和B组(CDAI评分≥221分,中、重度活动期,29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与CD活动分期关联的参数指标。结果 B组肠壁厚度、动脉期肠壁CT值、静脉期肠壁CT值大于A组,出现肠壁分层强化、梳齿征、系膜脂肪密度增加的比例较A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肠壁厚度[OR(95%CI):3.470(1.178~10.223)]、静脉期肠壁CT值[OR(95%CI):1.289(1.067~1.557)]和肠壁分层强化[OR(95%CI):6.784(1.027~44.759)]与CD活动分期具有显著关联性。结论 CTE的肠壁厚度、肠壁分层强化、静脉期肠壁CT值指标有助于鉴别CD的活动分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云南省血吸虫病重疫区主要感染季节的不同阶段居民血吸虫感染、再感染情况,为制定更具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农事活动和季节变化将主要感染季节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3个阶段。选择高原峡谷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洱源县的4个自然村作为观察点,将6~60岁居民随机分为Ⅰ、Ⅱ两组,Ⅰ组人群观察主要感染季节前期和后期血吸虫感染、再感染情况;Ⅱ组人群观察主要感染季节中期血吸虫感染、再感染情况。在各阶段开始前10d用吡喹酮治疗,观察期结束后30d查病。同时选择30名学生作为记录员,记录各自家庭成员每天接触疫水的时间。结果在主要感染季节前期、中期和后期居民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32.17%、12.42%、7.10%,平均每人每天接触疫水时间分别为(82±26)min、(30±14)min和(14±6)min。结论云南省重疫区主要感染季节的前期(栽插期)血吸虫感染率最高,主要与感染性钉螺密度高和居民接触疫水时间长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