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液空肠引流式胰、十二指肠-肾脏一期联合移植的临床技术.方法对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施行志愿者供体的一期胰、十二指肠及肾联合移植术.胰腺外分泌采用十二指肠和上段空肠直接侧-侧吻合引流(不用Roux-en-Y吻合).术前应用赛尼哌抗体诱导治疗,术后给予FK506+骁悉+泼尼松三联免疫抑制剂方案治疗.结果术后胰、肾立即发挥功能,外源性胰岛素于术后7天停用,肾功能于术后3天恢复正常,未出现严重的外科并发症.术后35天痊愈出院,胰、肾功能良好.结论改良的胰液空肠引流式胰腺、十二指肠-肾脏一期联合移植安全可靠,是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并发尿毒症的有效方法.改良术式较传统术式(采用Roux-en-Y吻合)技术简便,也可避免胰液膀胱引流术式相关的外科并发症.现代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和良好的配型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巨大精囊癌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囊癌临床少见 ,我院收治 1例 ,报告如下。患者 ,男 ,2 8岁。已婚 ,未育。因下腹部胀痛 ,大小便困难伴间断血尿 1年余 ,于 2 0 0 0年 3月 2 3日入院。患者自觉下腹部明显胀痛 ,尿频 ,每次排尿量约5 0~ 10 0ml,有时为血尿 ;大便困难 ,变形呈扁平状 ,便秘 ,3~ 4天 1次。患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减轻大鼠胰腺移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IPC后动态检测大鼠胰腺组织热休克蛋白表达.建立大鼠胰腺移植缺血再灌注模型,选择表达热休克蛋白高峰时段供体大鼠胰腺移植作为实验组,未预处理供体大鼠胰腺移植作为对照组.移植后6 h,采集静脉血及移植胰腺.热休克蛋白70(HSP70)分别用Western blot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胰腺细胞凋亡率.碘淀粉比色法检测血淀粉酶水平.结果:IPC后供体大鼠胰腺中HSP70的表达在24 h达到高峰,与其他各时段比较具有显著差异(0.92±0.25 vs 0.24±0.04,0.34±0.06,0.58±0.07,0.62±0.11,0.25±0.09,均P<0.05),IPC后6 h,12 h,24 h,36 h大鼠胰腺中HSP70的表达与未预处理组相应时段比较差异也显著(0.34±0.06 vs 0.28±0.07,0.58±0.07 vs 0.25±0.04.0.92±0.25 vs 0.27±0.05,0.62±0.11vs 0.25±0.06,均P<0.05),48 h恢复到原来水平.而未预处理组各时段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70主要表达于胰腺腺泡细胞及血管壁.对照组胰腺组织中TNF-α、细胞凋亡率、中性粒细胞、血淀粉酶的水平明显升高,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显著(均P<0.01).实验组降低了胰腺组织中TNF-α、细胞凋亡率、白细胞数、血淀粉酶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1 929±1220vs46 111±3127,26.7%±4.5%vs 37.4%±4.7%,3 308±531 vs 6668±1506,1057 IU/L±148IU/L vs 1 408 IU/L±195IU/L,均P<0.05).结论:IPC减轻了大鼠胰腺移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IPC保护作用与HSP70的诱导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治疗肾移植术后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非骨水泥THR治疗肾移植术后ONFH患者17例(22髋),男11例,女6例;平均年龄38.4岁(25~64岁).ONFH按ARCO标准分期,Ⅱ C期1例(1髋),ⅢB期2例(3髋),ⅢC期4例(5髋),Ⅳ期10例(13髋).除4例患者THR术前1~5个月停用激素外,其他患者围于术期和术后均维持使用免疫抑制剂.肾移植术前接受血液透析时间平均为16个月(0~87个月),肾移植术至接受THR的平均时间为3.4年(1.5~6年).全部采用非骨水泥THR,Versys股骨假体和Trilogy髋臼假体各5髋,Zweymuller股骨假体和EP-FIT髋臼假体各17髋;金属头对聚乙烯臼13髋,陶瓷头对陶瓷臼9髋.结果 17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3年(11个月~5.1年).Harris评分为优15髋(68.2%),良7髋(31.8%);从术前平均(41.3±6.4)分提高到术后平均(92.2±7.1)分.术后并发症有切口浅表感染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异位骨化1例,假体不稳定1例.结论 非骨水泥THR治疗肾移植术后ONFH可获得满意的短期疗效,长期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并不影响假体的早期稳定性,但中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肝脏移植术后普乐可复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肝移植术后应用普乐可复(FK5 0 6 )进行免疫抑制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毒副作用。方法  36例患者肝移植术后使用以FK5 0 6为基础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 ,即FK5 0 6 霉酚酸酯(MMF) 皮质激素 ,其中 2 4例采用赛尼哌抗体诱导疗法。结果  36例中发生急性排斥反应 3例 ,经甲泼尼龙 (MP)和OKT3单克隆抗体治疗后逆转。FK5 0 6的副作用主要有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40 0 %)、高血压(13 3%)、血糖升高(2 6 7%)及肝功能不良(6 7%)。结论 普乐可复是一种强效的免疫抑制剂。由于治疗窗狭窄 ,它的用药剂量应根据药物谷值浓度进行调整 ,而且用药要个体化。  相似文献   
6.
重型肝炎肝脏移植术前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在重型肝炎肝移植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 患者通过股静脉内单针双腔导管置管建立血管通道 ,将P1S血分离器、HA血液灌流器安装在血液净化装置上进行血浆置换和血液灌流。每次血浆置换量 30 0 0~40 0 0ml,平均为 32 0 0ml,白蛋白 2 0g。体外循环时 ,肝素平均剂量为 2 5mg,鱼精蛋白平均剂量为 2 5mg。置换血流量在 10 0~ 15 0ml/min,分离血浆速度平均 2 6ml/min ,每次治疗时间平均 12 0min。结果 接受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后TB、DB、ALT、AST、NH3 等肝功能指标获得明显改善。结论 人工肝支持系统能纠正术前患者内环境失衡 ,有效排除体内毒性物质的积聚 ,为等待供肝及移植手术创造最佳时机和条件。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异基因大鼠心脏移植物内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并了解羟基喜树碱(HCPT)对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建立大鼠腹部心脏移植模型,分为同基因移植组(SD-SD)、异基因移植组(Wistar-SD)、异基因移植Wistar-SD加HCPT治疗组,移植后1、3、5、7、14天处死受者,切取脾脏及移植的心脏,应用RT-PCR法检测IL-2、IFN-γ、IL-4、IL-10mRNA表达。结果显示,同基因移植组术后1天可测到细胞因子表达,表达量低,术后5天不能测到上述细胞因子表达;IL-2、IFN-γ在异基因移植组术后7天达高峰,HCPT治疗组术后3天达高峰,峰值显著低于单纯异基因移植组,IL-4、IL-10在异基因移植组术后5天达高峰,HCPT治疗组术后7天达高峰,峰值显著高于单纯异基因移植组,提示HCPT治疗可使移植物存活时间延长,IL-2、IFN-γ表达量降低、IL-4、IL-10表达量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供肾游离终末阶段,手辅助活体供肾切取术的安全性、实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1年7月手辅助后腹腔镜下行活体供肾切取术16例资料,均取左肾.活体供肾关系为:父→子7例,母→子9例.供肾者年龄45 ~ 63岁,平均56岁;体质指数22.8 ~31.1 kg/m2,平均(26.3±2.4) kg/m2.群体反应性抗体及淋巴细胞毒试验阴性.供肾者取右侧卧位,选3个穿刺点,经后腹腔游离供肾,于肋弓下第3个穿刺点为起点,沿11肋延长线走行方向延长切口长3~5 cm,术者左手置入辅助,予Hem-o-lok夹闭动静脉并离断血管、输尿管,自手辅助切口取出肾脏.同时随机选取传统开放活体左侧供肾切取术16例进行对比.两种方法供肾植于受者髂窝.常规应用三联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结果 16例手辅助腹腔镜下供肾肾移植均获成功.手术时间70 ~150 min,平均(101.3±21.2)min,出血量20~100 ml,平均(53.8±25.5) ml,热缺血时间1.5~3.5 min,平均(2.4±0.6) min,下床时间2~4d,平均(2.8±0.7)d.肾移植受者术后第1天尿量3500~ 6500 ml,平均5036 ml;SCr 227 ~ 1170 μmol/L,平均598 μmol/L.术后1个月时平均SCr值为129 μmol/L.肾移植后随访3~9个月肾功能正常.开放手术组手术时间85 ~ 115 min,平均(95.8±10.5) min,手术出血量30~100 ml,平均(65.4±23.7)ml,热缺血时间1.2~2.7 min,平均(1.9±0.5)min,下床时间2~7(5.0±1.2)d.两组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辅助后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安全、对供体创伤小、对移植肾损伤小、可以获得更长的移植肾血管,与传统开放手术及腹腔镜取肾手术比较,具有较多优势.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阴茎海绵体压力测定(CM)方法,并探讨其测定条件及影响因素,对9例主诉阳萎的志愿者进行CM及药物性化学假体压力测定(PCM),分别采用不同诱导灌注流率(IF)、不同剂量血管扩张剂(罂粟碱)及不同海绵体压力(ICP)设定进行CM及PCM。比较CM及PCM在上述不同测定条件下所得参数:IF、维持灌流率(MF)及压力跌差(PLC)。结果表明:CM时快速与慢速灌注测得的MF差异显著,而PCM时无显著差异;罂粟碱为30及60mg时测得的MF差异显著,ICP设定低于系统舒张压(7.84kPa)时PCM测得的MF显著低于11.76kPa与14.7kPa时;PLC测定值较为稳定。结论:有IF、海绵体平滑肌扩张程度、ICP设定值等多种因素影响CM,诊断静脉性阳萎时应采用PCM,血管扩张剂用量应充分,ICP设定应高于系统舒张压,使得PCM测定条件尽量恒定,减少影响测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精囊癌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精囊癌实属罕见 ,迄今为止国内外文献所报道的仅有 75例〔1~ 5〕,多为临床病理方面的报道 ,其影像学表现描述极少 ,本病易与前列腺病变混淆 ,与膀胱及输尿管下端关系密切。本文报道 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精囊癌 ,并结合文献分析其影像学表现。1 病历简介1 1 男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