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早期患者首选手术治疗,晚期患者失去手术和放疗机会,有赖于化疗,同时,有些中期患者有条件者术前化疗亦可改善其手术条件及术后生存率。我科从2001年至今用CFP(卡铂、5-FU、平阳霉素)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2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 PS)是少见的先天性肺发育异常疾病,由异常体循环动脉参与供血,占全部肺发育畸形的0.15%~6.40%[1],其本质为肺组织无功能,多数临床表现为反复肺部感染和/或咯血,甚至危及生命。本研究评价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PS的效果及安全性。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0月7例于我院接受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的症状性PS患者,男4例,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43岁,因发现子宫肌瘤5年,尿频半年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入院后即给予静脉点滴环丙沙星和5%葡萄糖500ml,加维生素C2g。输入第一瓶环丙沙星10min后,患者出现全身皮肤瘙痒、烦躁不安、心悸等症状;继而胸闷.气紧、神志不清、喉头水肿、声音嘶哑、大小便失禁、呕吐胃内容物、面色苍白、四肢潮冷,检查P100次/min,律不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犬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再狭窄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IGF-1在犬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狭窄形成过程中表达的动态变化,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目标血管的PCNA变化规律,结合影像学测量方法观察犬颈动脉狭窄的形成过程.结果 IGF-1的释放在球囊血管成形术后4-6 h[(平均值(942.55±44.13)ng/ml、(1073.09±87.73)ng/ml]启动,到术后12h[平均值(1468.35±101.85)ng/ml]达到峰值,至术后72 h[平均值(1405.64±85.09)ng/ml]维持高水平释放;犬颈动脉球囊损伤后4周内即发生血管增生性变化,PCNA阳性细胞数于术后4周达到峰值[平均值(61.60±1.96)个,视野],至术后8周左右血管狭窄形成.结论 IGF-1表达增强与颈动脉内皮损伤后血管增生性变化有关,为较理想的血管成形术后动脉狭窄发生的启动信息,PCNA表达增强反映血管内皮增殖高峰在颈动脉内皮损伤后4周.  相似文献   
5.
肺癌是当今世界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居男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女性占第三位。我院从2002年至今采用诺维本加卡铂(NC)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21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背景: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炎症启动了新内膜的形成,最终导致再狭窄.目的:观察球囊扩张法建立犬颈动脉再狭窄动物模型后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Mac-1(CD18,CD11b)、LFA-1(CD11a/CD18)阳性表达的动态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动物实验,于2004-09/2005-04在苏州大学免疫实验室完成.材料:成年健康杂种犬10条,体质量15-17 kg,由苏州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用球囊扩张法建立犬颈动脉再狭窄的动物模型,术前,术后2 h,4 h,12 h,24 h,48 h,72h,1周分别抽墩周围静脉血,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单核细胞表面的Mac-1和LFA-1的阳性表达水平.术后8周取扩张颈动脉及对侧正常动脉作病理学检查.主要观察指标:OMac-1和LFA-1的阳性表达水平.②扩张颈动脉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动物术后8周行血管造影榆台,狭窄率为(65.00±15.47)%;病理学检查显示内膜明显增厚;单核细胞表面Mac-1在各时间段的表达,经方差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1.553,P=0.152).术后12 h左右开始升高,48~72 h左右达到高峰,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周时已接近术前基线水平(P>0.05).单核细胞表面LEA-1在各时间段的表达,经方差分析差别无显著性意义(F=1.553,P>0.05).结论:血管损伤可以上调单核细胞表面Mac-1的表达,提示其町能参与了血管成形术后内膜增生过程中的急性系统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tertiary hyperparathyroidism,THPT)是指严重肾脏疾病或肠吸收障碍导致的低血钙症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基础上,甲状旁腺受到长期的强烈刺激,腺体增生一个或数个发展为功能自主的甲状旁腺腺瘤.此时甲状膀腺激素(PTH)的分泌变成了一种自主性而不是继发性,最常见于肾脏移植后.现将我院肾移植术后1例典型THPT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用微创介入方法清除医源性静脉血管内异物的疗效、技术要点及并发症防治.方法 5例由静脉置管引起的医源性血管内异物均采用右股静脉入路,选用不同规格的抓铺器抓取异物.结果 所有病例均成功取出异物,手术成功率100%,未发生血管破裂、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微创方法用抓铺器取医源性静脉置管血管内异物创伤小,成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人工流产后宫内残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人工流产后宫内残留患者共84例,分成2组各42例,针刺组采用针刺合谷、三阴交、子宫穴治疗;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治疗。观察2组残留物排出时间、阴道流血时间及血红蛋白(Hb)、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HCG)变化情况。结果:总治愈率针刺组88.1%,对照组73.8%,2组总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残留物排出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针刺组短于对照组。距离流产手术时间30~60天者治愈率比较,针刺组治愈率69.2%,对照组5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阴道流血时间及Hb下降情况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刺治疗人工流产后60天内宫内残留疗效确切,具有排除率高、排出快、流血时间短、流血量少、副作用少等优势,优于米非司酮。  相似文献   
10.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晨雷  曲辉 《现代实用医学》2005,17(4):222-223,241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T)的早期影像学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男14例,女11例)CVT病人的CT、MR/(MRV)、DSA检查的影像学资料。结果CT检查可为CVT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线索,其特异性高,但阳性率低。MR/(MRV)可直接描出血栓、血流,并可反复无创检查,在诊断和把握病情上极为有用。当CT和MR不能明确诊断,特别是在皮质静脉血栓形成时,须行DSA。结论对急诊CT正常或可疑的CVT病例,应及时行MRI及MRV检查。急诊CT结合MR/和MRV是目前诊断CVT首选的检查方法。DSA是确诊CVT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