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996年6月至1999年5月,我院共收治因投掷训练致肱骨下端骨折9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脑外伤及术后CT复查时机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外伤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疾病,头颅CT检查是最常见、最有效的诊断方法[1].由于脑外伤及术后病情发展变化较快,少数病人CT检查与临床表现不一致,部分病人有迟发性病变的可能性,术后有可能出现颅内血肿、脑水肿、脑肿胀、脑组织液化坏死、脑梗死,所以CT复查成为动态观察病情及治疗效果的有效手段.CT表现和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并与其表现大体一致,CT对颅脑外伤病变的显示是非常有效的,尤其对急性颅内血肿显示更佳,CT检查对颅脑损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如何选择恰当时机行头颅CT检查尚无统一规范,但也有一定规律.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临床效果比较.方法:以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86例为研究资料,依照手术期间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两组,每组43例.所有患者手术期间,在对照组患者静脉麻醉时给予舒芬太尼,在观察组患者静脉麻醉时给予瑞芬太尼,对两组的临床麻醉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与恢复定向力时间以及苏醒时间比较(P<0.05);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VAS疼痛状况比较(P<0.05).讨论:使用瑞芬太尼对实施手术患者进行麻醉,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同时也能加快术后意识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X线与CT平扫对诊断不同类型胆结石的一致性。方法:收集术前分别行腹平片及上腹部CT平扫且术后明确判断结石类型的胆囊结石患者,共入选32例,比较术前 X线与 CT 平扫对结石类型判别的一致性。结果:32例患者术前 X 线对三种结石类型判别分别为胆固醇19例,混合性9例,色素性4例;而CT平扫分别判别为22、8、2例;术后经化学分析,胆固醇、混合性及色素性分别为20、9、3例。以术后化学分析为金标准,经Kappa检验发现X线及 CT平扫与金标准的一致性均无统计学差异(分别为P=0.091及0.073)。结论:X线腹平片与CT平扫对胆固醇、混合性及色素性胆囊结石的诊断率具有良好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胸部CT扫描与X线平片对肺结核及肺癌空洞积液量的测量差异。方法收集同时进行X线胸片及胸部增强CT扫描确诊空洞并积液的肺结核及肺癌患者患者各36及32例,均在CT引导下行积液穿刺,对比3种测量方法下的积液量差异。结果结核及癌性空洞患者均表现为胸部增强CT所测得的积液量明显较X线平片多(P < 0.05),且穿刺实际所抽出积液量同样较X线平片多(P < 0.05),但胸部CT所测积液量与穿刺所得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同一患者在同一时间点,胸部CT增强扫描所测得的空洞积液量更加接近实际体积,提示CT的测量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6.
自1998年9月以来,我院共收治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同时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路减压治疗41例,其中AF系统治疗2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活血化瘀为主治疗脑出血45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病情重笃,发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的一组常见病,迄今尚无理想治疗药物。我们自1986年4月至1989年12月间,用活血化瘀为主治疗脑出血45例,疗效良好,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38~78岁,平均为58.3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5例,其中10年以上23例,5~8年8例,5年以下4例。入院时收缩压超过21.3kpa(160mmHg)28例,其中26.7kpa(200mm Hg)以上者11例。伴有糖尿病5例,曾患过脑血栓7例,冠心病9例,有1例在脑出血稳定后并发急性前间壁心梗。伴有上消化道出血6例。呼吸道感染17例。发病后当天入院11例,1~3天入院17例,4~7天9例,8~14天4例,20~32天4例。入院时神志清楚26例,昏迷2例,嗜睡17例。舌质暗23例,紫暗4例,暗淡6例,红8例,正常4例。舌苔黄14例,黄腻4例,薄黄9例,少苔5例,薄白13例。脉象:弦15例,弦细10例,  相似文献   
8.
辨证治疗脑出血8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怡  王腾云 《中医杂志》1991,32(2):30-32
脑出血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危重,合并症多,属急性脑血管病,病死率高。1986年4月至1989年12月间,我们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为主治疗脑出血84例,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根据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脑血管病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9.
赵红霞  孟丽华  腾云鹏 《安徽医药》2021,25(12):2363-2368
目的 探讨盐酸纳美芬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B细胞淋巴瘤-2(Bcl-2)/E1B-19kDa相互作用蛋白3(BNIP3)通路及心肌自噬的影响.方法 2020年3—4月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法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模型组、盐酸纳美芬低、中、高(10μg/kg、15μg/kg、20μg/kg)剂量组和氯喹组(阳性对照,0.02 g/kg),每组15只,另取15只假手术组大鼠作为对照.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其余各组给予相对应剂量药物,每天1次,连续3 d.给药结束24 h后,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二氯荧光素双醋酸盐(DCFH-DA)法检测心肌组织中活性氧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Ⅰ、LC3-Ⅱ及通路蛋白Hif-1α、BNIP3表达水平.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心肌组织结构完整,无明显病理变化.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结构异常、心肌细胞坏死、心肌损伤严重,心肌梗死面积、活性氧水平、Beclin1、LC3-Ⅱ、Hif-1α、BNIP3蛋白表达水平和LC3-Ⅱ/Ⅰ比值显著升高(P<0.05),其中Hif-1α和BNIP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92±0.11和0.96±0.12,显著高于假手术组的0.10±0.02和0.08±0.01;与模型组相比,盐酸纳美芬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依次减轻,心肌梗死面积、活性氧水平、Beclin1、LC3-Ⅱ、Hif-1α、BNIP3蛋白表达水平和LC3-Ⅱ/Ⅰ比值依次降低(P<0.05),其中盐酸纳美芬高剂量组Hif-1α和BNIP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17±0.03和0.12±0.03,显著低于盐酸纳美芬中剂量组的0.29±0.04和0.31±0.05,盐酸纳美芬中剂量组显著低于盐酸纳美芬低剂量的0.58±0.07和0.52±0.08.盐酸纳美芬高剂量组与氯喹组大鼠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纳美芬可能通过抑制Hif-1α/BNIP3通路,减弱MIRI大鼠心肌自噬,缓解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0.
常进勇  腾云 《西南军医》2007,9(1):27-29
目的探讨脑膜瘤的CT表现与病理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经CT诊断和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12例,CT检查均采用增强前后常规扫描,病理为手术巨检和切片光镜下所见。结果典型脑膜瘤为过渡型或纤维母细胞型脑膜瘤,密度(信号)均匀,明显均匀强化,15%~20%伴有钙化,无或轻度瘤周水肿。不典型脑膜瘤以合胞体和血管母细胞瘤型脑膜瘤为主,密度(信号)不均匀,无或不均匀强化,瘤周水肿较重。恶性脑膜瘤为混杂密度(信号)肿块,强化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瘤周水肿明显,伴有骨质破坏。结论CT平扫 增强是诊断脑膜瘤的最主要方法,准确率为95%,在一定程度上可提示脑膜瘤的病理学分型,为术前选择手术方案及判定预后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