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纳联合酮替芬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2010年10月~2011年9月门诊确诊的CVA患者6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孟鲁司特纳联合酮替芬,对照组用酮替芬,其它治疗相同(包括支气管扩张剂、气管吸入糖皮质激素等)。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97.06%,76.47%;对照组为64.71%,44.12%,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缓解与消失时间分别为:(8±1.2)d,(11±3.5)d,对照组为(11±2.7)d,(15±3.8)d。治疗组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纳联合酮替芬治疗CVA,疗效优于单用酮替芬。  相似文献   
2.
浅论高湿环境对哮喘发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近年来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发病主要涉及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两方面,遗传因素决定了患者的易感性,而环境因素是诱发哮喘发作的主要原因。四川地区常年平均湿度为77%,气候作为影响人类生活的重要环境因素在哮喘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笔者就四川特有的高湿气候对哮喘发病的影响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活方式的迅速变化,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患者也在不断增加。传统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治疗主要是通过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进行干预,但传统的治疗方案存在难以长期坚持、胃肠道反应、术后并发症或减重效果不稳定的问题。因此,开辟新的治疗方案来提高降糖减重效果成为临床的迫切需求。传统的治疗方案忽略了中医的重要性,中医不仅安全性高,且治疗效果巩固、持久、不易反弹。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以生活方式干预为基础,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发挥中西医在肥胖型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特有优势,为患者提供更加合适的治疗方案。现报道1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病例,该患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且存在甲状腺结节,有潜在甲状腺癌的风险,不能使用胰高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受体激动剂,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经二甲双胍缓释片、阿卡波糖胶囊、达格列净片口服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后降糖、减重效果明显。文章回顾性分析该患者的诊疗经过,期望为后续同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比较国产替考拉宁与国产盐酸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老年MRSA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62例医院获得性MRSA肺炎老年患者,分别给予国产替考拉宁及国产去甲万古霉素治疗:替考拉宁为试验组32例;去甲万古霉素为对照组30例,药物剂量与用法遵照药品说明常规进行。结果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6.25%和83.33%;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8%、10.00%,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住院时间及痰菌清除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替考拉宁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MRSA肺炎,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与国产盐酸去甲万古霉素无区别,但能更快控制病情,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1007CCV型萨勃心肺复苏机(简称萨勃机)与人工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术的复苏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14例使用萨勃机和102例采用人工胸外按压心肺复苏的患者,比较两种心肺复苏方法患者的生理参数、心肺复苏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萨勃机心肺复苏组生理参数优于人工按压组,复苏成功率较人工按压组高,萨勃机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人工胸外按压组(P<0.05).结论 使用萨勃机进行心肺复苏比人工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有较多的优越性,完全可以替代人工进行心肺复苏.  相似文献   
6.
甘庆  唐勇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1,36(8):1064-1067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白细胞介素27(IL-27)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选取10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COPD患者及100名健康体检者设为COPD合并呼衰组、COPD组、健康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血清HMGB1、IL-27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随访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28 d死亡率,并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各项检测结果;分析血清HMGB1和IL-27水平与患者动脉血气指标的相关性及其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28 d死亡率的预测价值.结果:COPD合并呼衰组血清HMGB1、IL-27和CRP水平及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高于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28 d死亡29例(28.43%),死亡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存活组,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血清HMGB1、IL-27和CRP水平及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HMGB1和IL-27水平与PaO2具有明显负相关性(P<0.05);HMGB1、IL-27及两者联合诊断预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28 d死亡的AUC分别为0.776、0.787和0.863,灵敏度分别为63.01%、45.21%和64.38%,特异度分别为86.21%、96.55%和96.55%.结论:HMGB1和IL-27可能通过调节肺部炎症反应影响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病情进展和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分期护理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23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9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术后分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日常生活能力(ability of daily life,ADL)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都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3.5±0.8)分vs.(5.8±1.3)分];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及Harris评分都有所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83.3±10.3)分vs.(72.8±8.9)分;(82.9±8.3)分vs.(65.7±7.1)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4%vs.28.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95.0%vs.79.8%),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进行分期护理,能缓解患者疼痛感,有效恢复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后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IgE高亲和力受体β链(FcεRIβ)基因-6843G/A多态性与哮喘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检索系统及维普数据库,收集研究中国人群FcεRIβ基因-6843G/A多态性与哮喘易感性关系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末次检索时间为2009年10月1日。病例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分布的比值比(OR)及95%CI为效应指标,应用RevMan 4.2.8软件对各研究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检验异质性,采用STATA10.0软件检验发表偏倚。结果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有9篇文献研究-6843G/A多态性位点,G携带者(GG+GA)的哮喘发病风险较AA野生型纯合子(AA)增加49%(OR=1.49,95%CI1.01~2.22)。亚组分析显示,G携带者成年发病的风险明显增高(OR=1.83,95%CI1.32~2.52),而儿童发病风险无显著性差异(OR=1.19,95%CI0.68~2.08)。结论中国人群FcεRIβ基因-6843G/A多态性与哮喘易感性密切相关,突变子G携带者的哮喘发病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患者90 d良好预后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 该研究为前瞻性登记、观察性、回顾性分析研究。连续纳入2015年6月—2019年6月入住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与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患者。根据性别,将纳入患者分为两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影像学和临床资料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纳入患者298例。其中,男性185例,女性113例。两组年龄、吸烟、心房颤动、病前抗血小板、TOAST分型、主要受累血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基线资料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90 d良好预后率低于男性[比值比(odds ratio, OR)=0.462,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0.275,0.775),P=0.0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校正混杂因素,性别与急性脑梗死取栓患者90 d良好预后无独立相关性[OR=1.511,95%CI(0.745,3.066),P=0.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