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患者 女,56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腰部持续性胀痛,较剧烈,无放射痛,偶有肉眼全程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无畏寒发热及低热盗汗.一直未予重视,近来腰疼及血尿症状反复发作并加剧,遂来院就诊.实验室检查示:WBC 12.88×109/L、NE% 91.3%、LY% 3.6%.尿素氮9.77 mmol/L,肌酐88 μmol/L,血沉11 mmol/L,尿隐血阳性,尿比重1.020,尿涂片未见癌细胞.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比较256层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前瞻性和回顾性心电门控两种检查方法的成像质量及辐射剂量,优化扫描方案.方法 选取60例70次/min<心率<90次/min患者,随机分为前瞻性心电门控组(A组)和回顾性心电门控组(B组),比较两组的成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结果 两组图像合格率分别为93.7%(253/270)和99.3% (268/270);两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4.020±0.463)mSv和(16.649±1.232)mSv,两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256层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较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辐射剂量显著降低,但高心率患者前瞻性心电门控得到的图像质量较回顾性心电门控法略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磁共振三维水成像技术在内耳液体容积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正常成人志愿者均采用GE1.5T磁共振机、8通道头部相控阵线圈,行内耳内听道水成像序列扫描(三维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所采集信号传送至工作站AW4.2进行多平面重建和容积重建,测量耳蜗、前庭-半规管和内听道容积,初步建立其正常值范围,并分别比较耳别、性别及年龄段间有无差异.结果 30例(60耳)正常志愿者的耳蜗、前庭-半规管和内听道容积分别为(101.2±11.1)mm3、(151.5±19.9)mm3和(220.1±58.7) mm3;正常值范围分别为(79.4~123.0)mm3、(112.5~190.5)mm3和(105.0~335.2)mm3;变异系数分别为0.11、0.13和0.27.内耳系统液体容积在耳别、性别及年龄段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三维水成像技术可用于活体内耳系统液体容积的测量,为临床上内耳腔道结构的评估及内耳畸形的分类、分型提供影像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