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背景与目的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标准治疗方案.本研究旨在评价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一线治疗老年晚期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未经过治疗的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66例随机分成GO(吉西他滨1,0...  相似文献   
3.
<正>胆管癌占消化道肿瘤的3%,肝胆恶性肿瘤的10%~15%[1]。胆管癌恶性程度高,手术切除率低,对放化疗不敏感,一线标准方案是以吉西他滨、顺铂、替吉奥为主的联合方案,二线方案为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mFOLFOX)方案、伊立替康+亚叶酸钙+氟尿嘧啶(FOLFIRI)方案,有效率较低,中位生存时间为11.7个月[2],亟需新的治疗方法来改善患者的预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新兴的治疗手段,多个临床试验探索其在治疗胆管癌中的有效性。本文就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三线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获得完全缓解的肝内胆管癌病例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保留灌肠在盆腔恶性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接受盆腔放射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7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于放疗开始第1天常规使用预防性灌肠(加温至37℃~40℃的康复新液120ml,保留灌肠30min,2次/d),对照组暂不做特殊处理。依据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EORTC)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进行分级;记录全组患者Ⅰ级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出现时间、最重症状分级;当出现Ⅲ级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暂停放疗,给予治疗性灌肠(加温至37℃~40℃的康复新液120ml、云南白药1g、地塞米松10mg+利多卡因20ml,保留灌肠30min,2次/d)并进行疗效评价,症状缓解后恢复放疗,观察组、试验组患者均同样方式灌肠至治疗结束,继续记录直肠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出现Ⅰ级直肠反应的平均时间较对照组晚(21.76d±3.50615.63d±3.966,t=7.250,P0.01)。试验组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程度较对照组轻(χ2=6.029,P0.05)。试验组、对照组因放射性直肠炎需临时暂停放疗(3级放射性直肠炎)的病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19,χ2=3.744,P0.05)。2组接受治疗性灌肠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盆腔放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放疗期间使用康复新液保留灌肠可有效预防和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的初步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18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患者共20个病灶,应用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治疗计划,粒子活度1.11×107~2.96×107 Bq(0.3~0.8 mCi),处方剂量60~110 Gy,CT引导下经皮、经肝植入粒子,术后验证D90(90%靶体积接受的剂量)53~107 Gy,评价患者临床受益反应(CBR)、2个月局部控制率、1年生存率,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时间2~15个月,中位时间5个月;1年生存率22.2%。临床受益率72.2%,有效率70%,2个月局部控制率90%;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近期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31倒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给予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注,第1天、21天为1个周期,至少2个周期。结果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12例,缓解率38.7%,稳定(stable disease,SD)10例,疾病控制率(PR+SD)71.0%;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9例,疾病进展率29.0%,中住生存期为11.2个月。主要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多数为Ⅰ度血小板减少。结论吉西他滨与奥沙利铂联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s,PTs)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治方法、误诊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03年8月—2011年3月收治的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乳腺PTs 3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术前确诊7例;误诊25例,误诊为纤维腺瘤18例,乳腺癌7例;未能明确诊断6例。本组皆行手术治疗,采用肿块单纯切除术21例,乳腺区段切除术11例,乳腺单纯切除术4例,改良根治术2例。术后均送组织病理检查,根据病理诊断标准,良性乳腺PTs 26例,交界性乳腺PTs 7例,恶性乳腺PTs 5例。38例随访29例,平均随访时间41个月。6例出现局部复发,复发时间为术后20 d~4年;良性、交界性、恶性乳腺PTs各2例。除1例恶性乳腺PTs伴骨肉瘤分化出现肺转移,放弃治疗1年后死亡;余28例随访患者随访期间均存活。结论乳腺PTs发病率及术前确诊率较低。临床上遇及疑似乳腺PTs患者需综合临床表现及医技检查结果等多方面因素协助诊断,以避免误诊误治,但其最终确诊仍依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医药防治头颈部肿瘤放疗后放射性口咽黏膜炎(radioactive oropharyngeal mucositis,ROM)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2015年收治的头颈部肿瘤放疗的患者60例,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中药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按照中医辨证配制的方药水煎剂.观察两组放疗结束后ROM的发生情况、唾液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t,EGF)变化水平、中医证候变化情况、卡氏(KPS)和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结果 两组均发生ROM,但中药治疗组病变程度轻于对照组,各中医证候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放疗后两组EGF水平和KPS评分较放疗前下降,但中药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放疗后两组NRS评分高于放疗前,但中药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药防治ROM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Wegener肉芽肿是一种伴有局灶性坏死肾炎的上、下呼吸道坏死性血管炎和肉芽肿,病因不明。下呼吸道的病理改变主要是肺内坏死性肉芽肿,常有空洞形成,继发感染时可发展为肺脓肿。个别病例临床症状较重,呼吸困难,给患者带来痛苦的折磨与复杂的心理反应,如烦躁、抑郁、焦虑、恐惧等都会直接影响病情的转归。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 125I 粒子植入时,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TPS)软件中计算点阵网格大小对剂量计算精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10例粒子植入患者的验证计划,将点阵网格调整为128×128、96×96、64×64、32×32共4组,在粒子数目、位置、活度及靶区大小相同的条件下,应用TPS计算每个计划的剂量,分别得出4组D90V90V100V150,并计算D90的误差。结果 128×128、96×96、64×64、32×32 4组点阵网格D90平均数分别为(7 178.8±2 237.7)、(7 072.7±2 240.8)、(6 889.1±2 305.5)、(6 351.0±2 515.7)cGy;D90误差百分比分别为(0.74±0.6)%、(-0.89±2.2)%、(-3.85±4.7)%、(-10.46±4.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5,P<0.05)。4组点阵网格V90分别为(93.12±0.32)%、(92.75±0.29)%、(91.87±1.28)%、(88.06±5.0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5,P<0.05);V100分别为(90.21±0.14)%、(89.67±0.64)%、(88.68±1.80)%、(84.10±6.5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64,P<0.05);V150分别为(73.48±3.49)%、(72.66±3.96)%、(71.33±4.83)%、(65.41±9.4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0,P<0.05)。结论 计算点阵网格大小明显影响TPS计算剂量的准确性,在保证运算速度同时应尽量应用128×128的计算点阵网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