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2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要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冠状动脉慢血流(CSF)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诊断为CSF患者20例,CAG显示无管腔狭窄及无慢血流的正常血流速度(NCF)者24例为对照组,使用校正的TIMI血流分级(CTFC)方法评价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并分别测定2组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2组在年龄、性别、高血压史、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及血脂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别。CSF组血清MMP-9、TNF-α水平较NCF组明显增高(P<0.05),但2组的hs-CRP、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MMP-9、TNF-α2种炎症因子可能介导或参与了CSF形成的发生、发展过程,对血清MMP-9、TNF-α水平的检测及对CSF的诊断有一定的判断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地探讨。  相似文献   
2.
吡格列酮对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滑膜细胞因子表达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滑膜表达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单侧踝关节注射人工尿酸钠晶体制作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于注射48h后取关节滑膜,以RT—PCR法检测吡格列酮(20mg·kg^-1·d^-1)口服给药对滑膜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IRα)、细胞因子诱导中性粒细胞化学趋化因子(CINC,相当于人的白介素8)、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4(IL-4)的作用。结果:吡格列酮用药组滑膜表达TNF—α、CINC和IFN-γ显著低于对照组,抑制率分别为81.7%、90.9%、65.3%;IL-4表达高于对照组,增加率为340.0%;IFN-1/IL-4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抑制率为92.6%。2组IL-1β和IL-IRa的表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吡格列酮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抗炎作用与抑制TNF—α和CINC的表达。并促使Th1/Th2平衡向Th2为优势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目前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药物非手术治疗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中,但该药可以引起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应当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发生机制、临床症状以及相应的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4.
王兆君  杨晔 《人民军医》2010,(2):106-107
1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也称脑卒中,是脑血管病变导致的突发性神经功能障碍,由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脑部血管性疾病的总称。主要症状是突然发生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出现偏瘫、失语、视觉缺损及神志障碍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脑卒中临床上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2类,  相似文献   
5.
【病例】男,45岁。因剧烈胸痛4小时急诊入冠心病监护病房。4小时前开始胸部呈压榨样疼痛,无放射痛,伴恶心,无大汗、憋气,无发热。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病史,吸烟25年。查体:体温36.5℃,心率62/m in,呼吸16/m in,血压120/70 mmHg。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尖及心前区无异常搏动,律齐。心电图检查示V2~6导联ST段抬高0.1~0.3 mV,T波高尖,动态观察心肌酶无异常。诊断: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造影示未见冠状动脉狭窄,排除冠心病,早期复极综合征可能性大。复查心电图无动态改变,证实为早期复极综合征。早期复极综合征是一种以S…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心电图诊断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方法,并与单纯传统教学法(LBP)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将88名学生分为8组,每组11人,每组推选1名学生任组长。结果 PBL教学法在心电图诊断学中取得了较好效果,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对学习的兴趣都有显著的提高,心电图基础知识、心电图检查报告、心电图阅图能力几方面考核成绩优良率较单纯LBP明显提高。结论 PBL教学法应用于心电图诊断教学效果较好、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7.
心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 of ventricul myocardium,NVM),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肌发育不良疾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误诊.现将近2年我院经超声诊断的2例NVM报道如下,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衰老对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和目标基因脂蛋白脂酶、载脂蛋白CⅢ组织表达的影响 ,从而探讨衰老过程中出现脂质代谢异常的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SD年轻大鼠 (4~ 6周龄 ) 16只和老年大鼠 (2 4月龄 )16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给药组 (非诺贝特喂养 2周 ) ,测定血清中甘油三酯 (TG)和总胆固醇 (TC)水平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及脂蛋白脂酶、载脂蛋白CⅢmRNA水平 ,用Western印记法检测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年轻对照组比较 ,老年对照组的血脂中TG和TC水平升高 ,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mRNA及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蛋白表达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同时脂蛋白脂酶、载脂蛋白CⅢ也受年龄的影响。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 ,给药后老年对照组TG下降。非诺贝特对不同年龄组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的表达均无影响 ,但可影响脂蛋白脂酶、载脂蛋白CⅢ的表达。结论 衰老过程中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表达减少可能与老年脂质代谢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体外心肌细胞培养和在体动物实验方法,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大鼠心肌肥大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心肌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该类药物影响心肌肥大可能涉及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原代培养新生大鼠的心肌细胞,以血管紧张素Ⅱ刺激建立心肌肥大模型,给予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处理。采用RT-PCR法检测脑钠素(BN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的表达,并以^3H-亮氨酸掺入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合成速率。在体实验中通过不完全结扎大鼠的腹主动脉,使压力过度负荷增加造成左心室肥厚,以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RT-PCR检测IL-1β,心调理素-1(CT-1)的表达,并观察心脏的病理学改变。结果心肌细胞肥大模型出现后,心肌细胞的BNP、MMP9和IL-1βmRNA的表达以及蛋白合成速率增加。经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处理后,这些变化得以减轻。阿托伐他汀抑制压力负荷升高引起的左心室心肌BNP,IL-1β,CT-1的mRNA表达的增加,并减轻大鼠心脏重/体重比值、左心室壁厚度和心肌细胞平均直径的增加。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抗炎作用抑制大鼠心肌肥大,对防治以心肌肥厚为特征的心血管疾病可能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一种测定人血浆中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方法 血浆经高氯酸沉淀蛋白,6-氨基喹啉-N-羟基琥珀酰亚氨基甲酸酯(AQC)衍生其中的氨基酸后进行HPLC分离测定.结果 在浓度5~320 μM范围内谷氨酸线性关系良好(r>0.999),其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低于10%,低、中、高浓度质控样品的加样回收率均超过95%.用该法测定了20名健康志愿者血浆谷氨酸浓度,平均为(51.74±16.45) μM.结论 本实验所建立的HPLC法灵敏、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临床大样本和中枢神经疾病研究中谷氨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