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胫骨平台骨折非解剖复位对膝关节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分析随访病例关节移位的类型、部位、程度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探讨影响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方法对1991年6月~2004年6月间在我院治疗的不同类型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有良好随访的29例未达解剖复位或术后出现复位丢失的病例的X线片进行分析,并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随访6个月~13年,平均3.5年,膝关节功能参照Rasmussen评分法,优11例,良13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达82.7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获得良好治疗效果首先要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其次要恢复膝关节良好的力线,再者要在保护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情况下恢复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并要有完善、合理的康复计划。  相似文献   
2.
Pilon骨折的微创治疗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治疗Pilon骨折的手术方法、手术指征及其手术疗效。方法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26例Pilon骨折患,平均年龄46.2岁;骨折类型:Rtiedi—Allgower-Pilon骨折分型Ⅰ型12例、Ⅱ型10例、Ⅲ型4例。3例行空心螺钉固定,14例行MIPPO技术钢板固定,9例应用外固定支架,其中4例使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术后平均随访18.2个月。结果采用Mazur方法评估手术疗效,26例患,优18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2.3%。术后并发症包括创面不愈合1例、复位不良1例、关节退行性变2例。结论正确选择手术时机,术中良好复位,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微创固定方式是治疗Pilon骨折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4.
上胸段脊柱病变的前路与后路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比较前、后手术入路治疗上胸段脊柱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上胸段脊柱病变56例,其中肿瘤27例,结核23例,陈旧性外伤6例,分别经前、后路病灶切除减压、植骨,大部分(48例)辅以内固定。随访6~48个月。结果本组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3例术后发生乳糜漏,4例出现喉返神经牵拉伤所致一过性声音嘶哑,4例出现一过性膈神经刺激引起的呃逆症状。48例术后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8例无明显改善。随访期间1例于1个月后双侧肺炎死亡,2例局部肿瘤复发,2例局部结核复发,1例肿瘤细胞全身转移死亡。均无断钉及内固定脱落。结论对上胸段脊柱病变正确选择应用前、后入路手术可暴露病变部位,彻底清除病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粉碎性近踝、腕关节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近踝、腕关节周围骨折32例,其中踝Pilon骨折8例,近腕关节骨折24例.结果 经1~24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解剖复位6例.功能复位24例,接近功能复位2例;关节功能恢复优10例,良20例,可2例.结论 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是治疗近踝、腕关节周围骨折的一种操作简单、疗效满意、并发症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周围韧带损伤治疗探讨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目的 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术后随访病例膝关节稳定性的变化,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周围韧带损伤的发生率及早期诊断和处理措施。方法 对2000年1月~2003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不同类型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回顾,对有随访的57例良好复位的平台骨折病例膝关节稳定度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6个月~2.5年,平均15个月,未见明显膝关节不稳现象,总结出本组病例膝关节稳定性良好的原因:①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周围韧带损伤发生率低;②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韧带损伤程度轻;③解剖复位及坚强内固定;④术后良好制动及正确的康复训练指导。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周围韧带完全断裂的发生率较低,韧带不全损伤非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1年1月至2004年5月采用外固定架加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5例。男16例,女19例;年龄21~75岁,平均47.3岁。按AO/ASIF分型:A3型9例,C2型9例,C3型17例。开放性骨折4例,但皮肤及软组织损伤较轻,污染轻。手术方法中单纯手法牵引复位加外固定架27例,经皮钢针撬拨复位加外固定架5例,尺骨固定加外固定架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0.5h~21d,平均6.6d(2例陈旧性骨折除外)。结果术后随访5~30个月,平均12个月。按照解剖学上的恢复结果,解剖复位9例、功能复位24例、接近功能复位2例。术前尺偏角为-15°~15°(平均10.5°)及掌倾角-30°~0°(平均-10°),术后尺偏角20°~35°(平均25°)及掌倾角0°~20°(平均11.5°)。关节功能疗效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优12例、良21例、可2例。无针道感染,无针孔骨折,无医原性神经、血管损伤,无伤口感染及骨髓炎等并发症。结论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其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疗效满意、并发症少。为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提供一种能明显促进骨折愈合、减少术后感染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有限切开结合LISS钢板治疗股骨髁间髁上粉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结合LISS钢板治疗股骨髁间髁上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手术疗效。方法有限切开应用LISS钢板以桥接的形式治疗股骨髁间合并髁上粉碎性骨折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17~36岁,平均29.3岁。其中开放性骨折7例,闭合性骨折14例,合并多发伤17例。结果全部病例得到随访,时间3个月~1年,平均10个月。1年内均无明显骨不连病例。根据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HSS)功能评分及长管状骨愈合评价标准,本组优6例,良13例,中2例,优良率90.4%。结论股骨髁间合并髁上粉碎性骨折的形式复杂,治疗比较困难,行有限切开应用LISS钢板以桥接的形式进行治疗可最大程度地保留骨折部的血运,有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金属对会属大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病变的临床意义,分析影响髋关节置换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朋改良小切口完成金属对盒属大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病变11例.术前Harris评分30~45分,平均35.9分.结果 术后均无髋关节脱位、周围神经麻木、感染及下肢深静脉栓塞(DVT)、假体松动或下沉等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例术后疼痛均完全或大部分消失.术后Harris评分78~96分,平均91.6分,其中优7髋,良3髋,中1髋.结论 金属对金属大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大大提高假体的耐磨性能、有效活动范围及术后关节稳定性,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是年龄较轻以及对关节活动度有较高要求的中老年患者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0.
背景:近年来,众多研究欲采用体外分离培养的关节软骨细胞作为修复缺损的关节软骨的种子细胞,然而,获得纯化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关节软骨细胞较为困难.目的:拟运用胰蛋白酶与Ⅱ型胶原酶联合消化获取关节软骨细胞.方法:从SD大鼠的正常股骨及胫骨关节表面获取关节软骨,先后运用0.25%的胰蛋白酶和0.2%Ⅱ型胶原酶消化,显微镜下见大量细胞游离后,弃去大块的未消化的关节软骨碎片,离心,去上清,PBS洗涤2次后,加入软骨细胞原代培养液进行培养、增殖.应用甲苯胺蓝及苏木精-伊红染色方法检验所得细胞是否为关节软骨细胞.结果与结论:在严格掌握酶的浓度及消化时间的前提下,通过0.25%胰蛋白酶和0.2%Ⅱ型胶原酶联合酶解关节软骨的方法,成功从大鼠股骨及胫骨关节软骨内分离培养出细胞,并经过甲苯胺蓝染色及苏木精-伊红染色证实,所得的细胞为具有生物活性的关节软骨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