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siRNA干扰Slug基因表达对胰腺癌AsPC-1细胞γ射线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以0、10、50、100感染复数(MOI)的rAAV-EGFP-Slug-siRNA(Slug-siRNA)转染AsPC-1细胞72 h,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内Slug和PUMA表达。采用4 Gy γ射线细胞进行照射,MTT比色法和Hoechst 33342和PI双染法检测对照组、转染组(MOI 50)、照射组、转染(MOI 50)+照射组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Giemsa 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结果 细胞受到MOI为10、50、100作用72 h后,Slug 蛋白表达相对值分别为0.831±0.14、0.546±0.12和0.178±0.08,明显低于对照组1.17±0.15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4.992,P<0.05);而细胞受到MOI为10、50、100作用72 h,PUMA 蛋白表达相对值分别为0.325±0.07、0.593±0.11和0.978±0.12,明显高于对照组0.143±0.0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4.324,P<0.05);转染(MOI 50)+照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为(78.76±9.36)%,明显高于转染组和单独射线照射组[(43.68±6.71)%和(19.25±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56,P<0.05)。另外,转染(MOI 50)+照射组细胞的凋亡现象较其他组更加明显。结论 siRNA干扰Slug基因表达能够解除Slug对PUMA的抑制,增强胰腺癌细胞对γ射线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γ射线照射对Slug敲除C57BL/6小鼠肠粘膜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Slug敲除C57BL/6小鼠和非Slug敲除C57BL/6小鼠各12只,以8Gy 60Coγ射线全身一次性照射制作动物模型,分别在照射后第1、3、8天处死小鼠,取小肠组织4%多聚甲醛液固定作病理学检查;取非Slug基因敲除小鼠和Slug基因敲除小鼠各24只,予以8Gy 60Coγ射线全身一次性照射,分别在照射后第2、4和24 h处死,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肠道细胞PUMA表达,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8Gy 60Coγ射线照射后,Slug基因敲除小鼠死亡率91.67%,明显高于非基因敲除小鼠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Slug敲除小鼠肠道细胞凋亡指数、PUMA阳性表达细胞数以及肠道损伤的严重程度均明显高于非敲除组。结论:Slug基因敲除加重γ射线引起的放射性肠道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对胃癌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胃癌根治术(D2)的病人40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术前3h口服碳水化合物(葡萄糖溶液),对照组术前3h口服安慰剂(清水)。分别比较两组病人术前及术后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水平。结果术前两组病人空腹血糖、胰岛素、HOMA-IR以及SOD、MD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GLP-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5.97,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后空腹血糖、胰岛素、HOMA-IR及MDA水平降低,SOD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8~19.39,P<0.01)。结论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可以刺激胃癌病人产生GLP-1以保护胰腺,增强胰岛素分泌能力,并且减轻病人的氧化应激,从而改善病人术后的胰岛素抵抗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Slug过表达对照射鼠肠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小肠隐窝上皮细胞IEC6和转染了Slug cDNA的IEC6为研究对象,对细胞进行6Gy剂量γ射线照射,在照射48h后观察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UMA蛋白表达。结果:6Gy射线照射IEC6细胞48h后的细胞凋亡指数为15.6+1.54,明显高于照射联合pcDNA3-Slug cDNA转染组的5.1+1.7(P<0.01)和单独pcDNA3-Slug cDNA转染组的2.21+0.36(P<0.01)。Weatern blot法检测发现,6Gy射线照射IEC6细胞48h后的PUMA相对表达为0.79+0.12,明显高于照射联合pcDNA3-Slug cDNA转染组的0.16+0.01(P<0.01),免疫组化和Weatern blot法检测结果一致。结论:上调Slug抑制射线诱导的细胞PUMA表达上调,抑制IEC6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Clusterin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Clusterin ASO)对胰腺癌细胞侵袭力及5-FU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质体法将Clusterin ASO转染PANC-1细胞24 h,然后将该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的5-FU中,TUNEL法检测72 h后的细胞凋亡指数,MTT检测细胞增殖并计算IC50.观察Clusterin ASO转染对PANC-1细胞体外侵袭力的抑制作用.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RT-PCR技术检测不同处理组细胞中Clusterin和其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Clusterin ASO转染可有效沉默PANC-1细胞内Clusterin mRNA及蛋白表达;PANC-1细胞的5-FU IC50为9±0.7,PANC-1/Clusterin ASO的5-FU IC50为1.06±0.3,敏感性增加了9倍.5-FU以剂量依赖方式诱导PANC-1细胞凋亡,但对PANC-1/Clusterin ASO细胞所诱导的凋亡比PANC-1细胞更明显.重组细胞基膜侵袭实验显示,PANC-1细胞与PANC-1/Clusterin ASO细胞的穿透基膜细胞数分别为213±18个和43±8个/高倍镜(×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靶向Clusterin抑制胰腺癌细胞侵袭力和增殖,并增强胰腺癌细胞对5-FU的化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胃肠间质瘤术后247例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手术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1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47例GIST术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别对其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随访1~113(中位26)个月,26例出现复发或(和)转移,18例死亡,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91%和83%。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核分裂像及肿瘤是否破裂与患者预后有关(均P〈0.01)。对于中、高风险患者,术后服用伊马替尼者5年总体生存率明显高于未服用者(85.7%比81.0%。P〈0.05)。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30,RR=2.248,95%CI:1.081-4.677)、核分裂像(P=0.041,RR=2.220,95%C1:1.032—4.776)和肿瘤是否破裂(P=0.004,RR=5.183,95%CI:1.677—16.017)是影响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肿瘤大小、核分裂像及肿瘤是否破裂是G1sT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伊马替尼可改善GIST术后中、高风险患者总体生存。  相似文献   
7.
脾血管淋巴管瘤7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脾脏肿瘤是临床极少见肿瘤之一,仅占全部肿瘤发病的0.3‰ [1].其中,血管瘤是脾脏最常见的原发性良性肿瘤[2,3];而脾淋巴管瘤比血管瘤少见[4,5].脾血管淋巴管瘤则更属罕见[6].王小岩检索1997~ 2003年CHDL(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网有关脾脏肿瘤文献41篇,脾血管淋巴管瘤仅占1.7%( 14/832)[7].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局限型进展期胃癌患者肠道细菌移位与恶液质的关系及其对患者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7月预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恶液质患者60例,年龄及性别匹配的胃癌非恶液质患者50例,健康对照者55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细菌DNA片段,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浓度,流式细胞法检测外周血免疫学指标。所有入选对象随访两年,计算两年生存率。结果恶液质组细菌移位发生率(15/60,25.0%)显著高于非恶液质组(4/50,8.0%,P=0.019)和健康对照组(0/55,0.0%,P=0.000)。细菌移位阳性的恶液质患者白细胞介素-1α(IL-1α)、IL-6、肿瘤坏死因子-α和干扰素-γ水平均显著高于细菌移位阴性的恶液质患者(P=0.012、P=0.003、P=0.036、P=0.017)和细菌移位阳性的非恶液质患者(P=0.011、P=0.034、P=0.000、P=0.022),并且其两年生存率明显低于细菌移位阴性的恶液质患者(P=0.023)。胃癌患者CD3^+ T、CD4^+ T和自然杀伤细胞水平及CD4^+ T/CD8^+ T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23、P=0.031、P=0.016、P=0.041),CD8^+ T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38)。结论肠道细菌移位可能与局限型进展期胃癌患者恶液质的发生有关,并影响恶液质患者的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机器人与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近期及远期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接受机器人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n=57)或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n=231)的288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61例, 女性127例, 年龄(60.3±12.8)岁(范围:17~86岁)。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进行1∶4匹配, 匹配后机器人组56例, 腹腔镜组176例。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匹配后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近期结局, 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 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结果机器人组与腹腔镜组相比, 总手术时间相近[(206.9±60.7)min比(219.9±56.3)min, t=-1.477, P=0.141], 术中出血量更少[50(20)ml比50(50)ml, Z=-4.591, P<0.01], 清扫淋巴结数目更多[(36.0±10.0)枚比(29.0±10.1)枚, t=4.491, P<0.01], 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NF-κB(核因子-κB)与PUMA(P53正向凋亡调节因子)表达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致急性肺损伤(SAP-ALI)的作用及脯氨酸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SAP-ALI组、PDTC组,每组18只.各组再按6,12,24 h时间点分为三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假手术组开腹后翻动胰腺数次;SAP-ALI组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入5%牛磺胆酸钠(1 mL/kg)诱导SAP-ALI模型;PDTC组在SAP-ALI组的基础于术前1h给予PDTC(15 mg/kg),各组按时间点处死大鼠.观察胰腺和肺脏病理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肺组织NF-κB p65,PUMA表达,采用RT-PCR法测量各组bax,bcl-2和Caspase-3 mRNA,通过荧光检测试剂检测Caspase-3活性.投射电镜下观察各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TUNEL检测肺泡上皮细胞的凋亡指数.结果 成功建立了大鼠SAP-ALI模型,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SAP-ALI组肺组织NF-κB p65和PUMA蛋白表达在6h后增加,24 h增加最明显,NF-κB p65与PUMA显著正相关;SAP-ALI组肺组织bax mRNA和Caspase-3mRNA在6 h后增加,24 h增加最明显,bcl-2 mRNA在6 h后下降,24 h下降最明显,Caspase-3活性在24h增加最明显.PDTC组肺组织NF-κB p65和PUMA蛋白表达明显降低;bax mRNA和caspase-3 mRNA表达及Caspase-3活性明显降低,bcl-2 mRNA表达明显增加.假手术组肺组织各组蛋白的表达与PDTC组比无显著改变.PDTC组肺损伤病理组织学评分在术后各时间点较SAP-ALI组显著降低,PDTC组细胞凋亡指数较SAP-ALI组明显降低.SAP-ALI组24h市泡Ⅱ型上皮细胞微绒毛消失.结论 NF-κB活化激活PUMA与肺泡上皮细胞凋亡有关,PDTC通过抑制NF-κB活化,下调NF-κB活化后引起的PUMA表达,抑制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凋亡,减轻SAP-ALI.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