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李恩春  刘敏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2):2355-2357
目的:评价成人正常鞍区脑膜的MRI表现。方法:选择因突发听力丧失,或因健康体检而行头颅MRI平扫和增强检查者共29例,分别观察记录这29例的正中矢状面图像中平扫T1WI、T2WI和增强T1WI硬脑膜的显示情况。结果:MRI平扫T1WI在鞍底下后方见到硬脑膜者5例(17.24%)、T2W1仅7例(24.14%)在鞍隔显示硬脑膜,增强后硬脑膜分别于筛板处显示3例(10.34%),蝶骨面见到8例(27.59%),交叉沟与鞍结节25例(86.21%),鞍隔25例(86.21%),鞍底29例(100%)。结论:本研究显示了成人正常鞍区脑膜的MRI表现,这在对鞍区病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胸膜下透亮带在CT诊断尘肺肺部弥漫性粟粒样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8例以肺部弥漫性粟粒样病变为主要征象的尘肺病和其他肺部疾病患者CT资料.结果 胸膜下透亮带在尘肺弥漫性粟粒样病变中的出现率为87.6%(78/89),在其他弥漫性粟粒样病变中的出现率为18.4% (9/49).结论 肺部弥漫性粟粒样病变胸膜下透亮带对鉴别尘肺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螺旋CT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的肝脏病变CT表现,分析并总结各自的特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在增强CT图像上显示动脉期明显强化的肝脏病变的CT表现,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大部分病变动脉期强化具有特征性:中央瘢痕见于肝局灶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肝癌及肝血管瘤,钙化多见于纤维板层样肝癌;动态强化方式"快进快出"的不均匀强化支持肝癌,"快进慢出"强化方式支持血管瘤的诊断,"牛眼征"支持肝转移瘤等;结合其他期CT的表现大多能准确的定性诊断。结论:肝脏病变的动脉期强化特性结合其他期CT表现对病变的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结合中药治疗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疗效。[方法]20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切结合中药治疗组和单纯电切治疗组,单纯电切组采用英国Gyms公司提供的双极等离子切割系统(Gyms,Plasma Kinetic System,PKS)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电切结合中药组在围手术期结合中药治疗,对术前术后尿流率(Qmax)、生活质量指数评分(QO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等进行观察随访比较。[结果]两组间在术后平均住院时间、随访术后1月和术后2月Qmax、QOL、I-PSS等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月Omax、QOL、I-PSS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体离子汽化电切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术式,结合中药治疗可促进康复,扩大近期疗效,尤其适合于高龄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治疗BPH后对患者阴茎勃起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各自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按1∶1比例随机分为TURP组和PKRP组,用勃起功能国际问卷(IIEF25)和Rigiscan硬度仪评测患者术前术后性功能变化;记录IIEF25评分、患者年龄、切除前列腺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包膜损伤、逆行射精、电切综合征(TURS)等可能影响性功能的因素进行变量逻辑回归分析。结果:TURP组术后6个月有9例(18.0%)、PKRP组有5例(10.0%)发生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术后ED与患者年龄、术前IIEF25评分、逆行射精及包膜损伤有显著相关性。结论:TURP、PKRP术对患者性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PKRP对性功能的影响较轻微;影响术后性功能比较显著的因素为患者年龄、包膜损伤、逆行射精和术前IIEF25评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血肿内膜下积液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CT误诊的8例手术证实的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血肿内膜下积液的原因,揭示其典型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分析其形成机制,并探讨临床预防措施。结果 8例患者术前CT诊断为硬膜下血肿,首次钻孔引流术后3~5 d CT复查发现残存血肿下方见弧形低密度积液影,其中5例积液外缘可见线形分隔影,积液密度较脑脊液稍高,为16~25Hu;均被误诊为术后脑脊液漏造成蛛网膜下腔积液。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形成血肿内膜下积液为少见并发症,CT表现分隔征象有一定的特征性,有一定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经尿道输尿管镜下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治疗肾囊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应用输尿管镜技术处理肾囊肿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经尿道输尿管至肾盂径路,输尿管镜下观察肾囊肿对肾集合系统压迫情况,直视下用电刀将压迫肾盂明显处肾囊肿囊壁内切开,于肾集合系统隧通,并置双J管内引流.结果 9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囊肿处理时间5~35min,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9个月,平均6个月,结果5例囊肿消失,4例可见囊肿与集合系统相通,囊肿明显缩小,未见囊肿复发.结论 经尿道输尿管镜技术处理肾囊肿具有安全、微创、近期疗效确切等优点,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随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从CT征象上鉴别肿瘤性与结核性腹腔积液。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经过CT扫描并经病理学证实的腹腔积液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结果:(1)结核性腹腔积液为少至中量者占91.3%(21/23);肿瘤性腹腔积液为中至大量者占91.9%(33/37),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结核性腹腔积液CT值>20 Hu(18/23)占78.3%,结核性CT值>20 Hu占18.1%(7/37);组间差异有显著性。(3)结核性腹腔积液的腹膜呈线带状增厚占74.0%(17/23),肿瘤性腹腔积液的腹膜呈不规则和结节状增厚伴轻度或无强化占78.4%(29/37);组间差异有显著性。(4)网膜或系膜呈团片状、污垢状改变结核腹腔积液占74.0%(17/23),大网膜增厚、粘连程度较重呈饼状改变肿瘤性腹腔积液占73.0%(27/37);组间差异有显著性。(5)肠系膜淋巴结环状强化及钙化,结核性腹腔积液分别47.8%(11/23)、56.5%(13/23),肿瘤性腹腔积液分别为8.1%(3/37)、5.4%(2/37);组间差异有显著性。(6)结核性腹腔积液肠管漂浮与聚集征占69.6%(16/23),肿瘤性腹腔积液肠管放射状排列占45.9%(17/37);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通过一些CT征象的仔细观察分析,有助于肿瘤性与结核性腹腔积液的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治疗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采用英国Gyrus等离子双极切割系统(gyrus-plasma kinetic system,PKS)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150例。结果150例手术顺利,手术操作时间平均47min,平均切除前列腺63g,无输血病例,术中无闭孔神经反射及电切综合征(TURS)出现。术后IPSS由(28.5±4.8)分降至(10.5±3.2)分;最大尿流率(Qmax)由(5.8±2.2)mL/s上升至(23.8±3.3)mL/s;生活质量评分(QOL)由术前的(6.5±1.2)下降至(1.0±0.8);剩余尿(RU)由(120.3±40.3)mL降至(15.6±8.3)mL,4项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术式,尤其适合于高龄高危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  相似文献   
10.
李强  李恩春  邓川  王永国   《放射学实践》2013,28(3):319-323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符合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标准的VAP患者138例,均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前及48h后行螺旋CT检查,所有图像采用多平面重组进行图像后处理,对病变的分布、形态、密度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38例均有右肺下叶病变;累及双肺下叶81例(占58.70%),累及双肺下叶合并其它肺叶21例(占15.22%),138例共有273处病灶,其中262处病灶位于背部胸膜下区(95.97%,262/273)。128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前均无肺内的异常病灶,10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48小时后行CT检查原有肺部病变出现明显进展。其中121例(占87.68%)见背部胸膜下区类新月形的软组织密度影;23例(占16.67%)见磨玻璃样改变,21例(11.59%)见沿肺纹理分布的斑点状浸润影;3例见支气管气相。结论:VAP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检查是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影像学依据,对使用呼吸机患者及时行CT检查,对临床判断病情、确定治疗及拔管时间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