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高原地区藏族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诺莫预测模型。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和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6—12月由青海省人民医院组织、兴海县人民医院和同德县人民医院共同参与,对平均海拔约3 000 m的兴海县、同德县≥40岁藏族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眼部常规检查、直接眼...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基因表达汇编公共数据库,探讨驱动蛋白家族成员2C(kinesin family member 2C,KIF2C)在膀胱癌患者中的表达,探索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评价KIF2C对膀胱癌术后患者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 检索并下载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的肿瘤公共数据集,对表达谱资料和临床信息进行分析,利用基因集富集分析受KIF2C调控的相关基因集。结果 KIF2C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其在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P<0.000 1)。膀胱癌患者疾病进展、T分期、N分期和肿瘤分级,KIF2C的高、低表达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KIF2C高表达患者的肿瘤特异性生存期及总生存期显著低于低表达患者(P<0.05)。KIF2C高表达样本富集了与核糖体蛋白质、多梳蛋白、内源性核糖核酸酶、E2F转录因子、抑癌基因RB有关的基因集。结论 KIF2C与膀胱癌的多个病理指标相关,有作为判断膀胱癌患者预后的标志物和治疗肿瘤的靶标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关瑞娟  李凌  晏鑫  高添鹏 《国际眼科杂志》2020,20(11):1913-1915

目前基因检测技术已日益成熟,并与多学科融合,为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了帮助。近年来,基因检测技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主要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后续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订。因此,我们针对基因检测技术能够检测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基因位点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节奏加快,“低头族”人数不断增加,颈椎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亦逐年增加,神经根型颈椎病作为颈椎退变诱发的疾病之一,已严重危害人们的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中医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确有疗效,但理论及基础实验依据尚不充分,且当前动物模型制定标准未统一。因此,笔者基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西医临床指南及病证特点,对其现有动物模型进行系统归纳与分析,结果发现现有模型中微血管钳神经根压迫法的中西医指南吻合度较差,而椎管插线法、自体骨置入压迫法、不锈钢柱压迫法、固定架颈椎退变法等造模方法虽在西医指南体现出了较高的吻合度,但中医诊断标准吻合度较差。表明该疾病现有动物模型体现出的中医证候要素较少,且在动物行为学评价等方面缺乏类似中医四诊方面的信息采集与评估。总之,笔者旨在基于病证结合理念系统评价当前神经根型颈椎病动物模型建立现状,以期为更加符合临床发病特点、中西医病证特点模型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度近视是目前世界范围内造成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发展,近视率逐年上升。高度近视的发展与眼轴的进行性延长密切相关,而眼轴的延长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系列的眼底改变,如近视弧形斑、漆裂纹、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脉络膜萎缩、视网膜脱离、后巩膜葡萄肿等。当前近视呈现出低龄化、高度化的特点,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致盲性原因。本文针对高度近视视盘、黄斑、视网膜、脉络膜及巩膜的形态学改变,对最新研究进行简要的归纳总结,以期为结合高度近视眼底形态开发智能预测模型以及临床诊断和进一步针对治疗措施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数值求解三维RANS方程技术,研究了进口预旋对典型航空发动机用光滑面迷宫密封和蜂窝密封的泄漏流动和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计算了-0.3,0,+0.3三种预旋工况下,两种密封的流动特性和温升特性随压比的变化关系。计算结果表明:预旋对密封的泄漏特性和子午面上的流场形态的影响十分微弱;在相同压比条件下,正预旋会导致密封的总温升减小,而负预旋会导致密封总温升增大;蜂窝面的阻尼作用会削弱预旋对密封内温升特性的影响;进口无预旋或施加正预旋时,蜂窝密封的间隙热能比光滑面迷宫密封大,但进口施加负预旋时恰好相反。  相似文献   
7.
关瑞娟  李凌  晏鑫  汪亚萍 《国际眼科杂志》2020,20(12):2139-2145

目的:分析高海拔地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诺莫图预测模型。

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西宁市部分社区选择研究对象,平均海拔2 100m,调查对象均为≥40岁人群,调查方式为现场调查。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确定ARMD的相关危险因素,运用R软件绘制诺莫图。

结果:本次调查实际受检人数为2 595人。高海拔地区居住时长、每天手机使用时长、白内障、高龄、吸烟、饮酒及高血压是ARMD的相关危险因素。其中高龄是ARMD最危险的因素(OR:53.078,95% CI:28.405~77.183,P<0.01),其次是每天长时间使用手机(OR:9.142,95% CI:1.906~43.846,P<0.01)。决策曲线(DCA)表明,当应用诺莫评分体系时,预测发生ARMD的几率和实际发生ARMD的几率完全吻合。

结论:高海拔地区居住时长、每天手机使用时长、高龄、白内障、吸烟、饮酒及高血压是ARMD的相关危险因素,尤其要注意高龄并且长期居住在高海拔地区的人群。诺莫评分体系预测模型可对ARMD进行准确预测,为高海拔地区临床医师早期干预ARMD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因表达汇编(GEO)数据库中膀胱癌组织的极光激酶B(AURKB)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膀胱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收集NCBI的GEO数据库的膀胱肿瘤公共数据集,下载膀胱癌组织AURKB表达数据和临床病理参数。分析AURKB表达与膀胱癌临床病理特征(性别、年龄、侵袭性、T分期、N分期、M分期和疾病分级)及复发转移和预后的关系,利用基因富集分析(GSEA)法分析受AURKB调控的相关基因。 结果AURKB 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9621±0085,高于正常膀胱组织的7691±0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癌组织AURKB表达与性别、侵袭性、T分期、疾病分级和进展有关(P<005),与年龄、N分期、M分期和复发无关(P>005);AURKB高表达组的5年总生存率和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52226%和70256%,均低于低表达组的70112%和906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EA结果显示AURKB高表达样本富集了有丝分裂、E2F转录因子、G2M检查点、MYC信号通路、未折叠蛋白反应和有丝分裂纺锤体相关的基因集。 结论AURKB在膀胱癌中高表达,与膀胱癌的多个临床病理特征相关,且有作为判断膀胱癌患者预后的标志物和治疗分子靶标的潜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翼状胬肉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

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0-06/2021-06选择居住在高原平均海拔3 000m地区的长住居民进行翼状胬肉的现场调查。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翼状胬肉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并采用R软件建立预测模型。

结果:本研究实际调查人数为1 514人,翼状胬肉患者为210人,总体患病率为13.87%。年龄>43岁、高原地区居住年限、日照时间、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是翼状胬肉的危险因素。其中长时间日照是翼状胬肉最危险的因素(OR:6.215,95%CI:4.008~9.636,P<0.001); 其次是年龄>43岁(OR:5.348,95%CI:2.06~13.88,P=0.001)。决策曲线(DCA)表明,当应用诺莫评分体系时,预测翼状胬肉的几率和实际发生翼状胬肉的几率完全吻合。

结论:年龄>43岁、高原地区居住年限、日照时间、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是翼状胬肉的危险因素。诺莫评分体系预测模型可以对翼状胬肉精准预测,为高原地区干预翼状胬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增加思维模式及用药提供一定参考。方法:以CNKI为数据来源,以“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中药”进行全文搜索,选取2000至2020年公开发表的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临床上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药方,利用Excel、SPSS Modeler、SPSS Statistics 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根据纳排标准,共纳入251篇文献,按照标准筛选得到273首中药方剂,其中包括口服方141首,外洗方132首。其中中药口服所运用的高频药物主要有:黄芪、丹参、当归、生地黄、川芎,这些药以补虚药、活血药、清热药为主;外用药物中所使用的高频药物主要有:红花、桂枝、没药、鸡血藤、川芎,这些药物以活血药、清热药、解表药为主。口服与外用药药性都集中于温、平、寒(微寒)等,药味主要集中在甘、苦、辛,药物的归经涉及心、肝、脾、胃、肺、肾经。聚类分析中口服药分为6类,外洗药分为6类。结论: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口服药物常以补虚药、活血药、清热药等药类为主,外用常以活血药、清热药、解表药等药类为主,在此基础上分别配伍利水渗湿药和收涩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