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建立快速、灵敏、特异的汉坦病毒基因芯片诊断方法。方法 根据发表的汉坦病毒属(HV)76-118株和R22株S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制备寡核苷酸芯片。用CV3标记核苷和引物,运用不对称PCR技术制备单链荧光标记核苷酸片段,并与芯片上的寡核苷酸探针杂交,荧光扫描仪检测并分析信号。结果 研究制备的基因芯片能够检测汉坦病毒HTN型和SEO型病毒核酸的特异性荧光信号。结论 HV的基因芯片检测具有特异、灵敏、快速的优点。基因芯片的制备和检测技术的建立,可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等传染病的诊断和预防提供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化疗时是否加用糖皮质激素对肺功能的动态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72例,对患者的肺通气、容积、弥散功能和呼吸肌力学指标在化疗前,以及化疗第1、6、12个月末进行4次检测;根据在抗结核药品化疗方案的基础上是否加用糖皮质激素分为两组,即加用组60例(醋酸泼尼松+2H-R-Z-E/10H-R-E)和未加用组112例(2H-R-Z-E/10H-R-E)。肺通气功能的检测指标为患者用力肺活量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 pred)、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 pred)、用力呼出75%肺总量时瞬间呼气流量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FEF75)、最大分钟通气量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MVV% pred);肺容积功能的检测指标为残气量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RV% pred)、肺总量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TLC% pred)、残气量/肺总量比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RV/TLC% pred);弥散功能的检测指标为肺弥散量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DLCO)和肺泡容量校正的肺弥散率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DLCO/VA% pred);呼吸肌力学的检测指标为气道阻力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Rtot% pred、呼气峰流量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PEF% pred)、吸气峰值流量实测值(PIF),通过对检测指标的观察,了解肺功能的变化。肺功能测定结果按“测定值/正常预计值×100%”表示(除PIF为实测值),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overline{x}$±s”进行统计描述,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 表示,统计学处理采用Z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化疗前,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FVC% pred为(62.1±13.4)%,FEV1% pred为(64.4±15.5)%,FEV1/FVC% pred为(87.0±11.1)%,MVV% pred (65.7±21.1)%,FEF75% pred为61.6(41.6,83.0)%,RV% pred为111.3(89.8,131.4)%, TLC% pred为 (77.0±16.9)%,RV/TLC% pred为(146.9±35.9)%, DLCO% pred为(62.6±18.3)%,DLCO/VA% pred为(92.3±16.6)%,PEF% pred为(64.1±18.13)%,PIF为 3.2(2.3,4.1)L/s,Rtot% pred为96.0(69.3,118.9)%]。(2)化疗过程中,第1、6、12个月末 FVC<80%的患者分别为80.2%(138/172)、75.0%(129/172)、0.0%(0/0);化疗第6个月末DLCO<80%的患者为44.2%(76/172)); (3)加用组和未加用组患者在化疗前、化疗第1、6、12个月末FEF75% pred[分别为(68.7(49.8,84.1)%和60.7(39.4,80.7)%);87.1(70.5,94.4)%和73.1(51.9,87.0)%;80.1(66.5,111.9)%和66.8(59.9,87.2)%;90.4(55.3,102.9)%和78.4(54.6,87.3)%],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值分别为-1.091、-0.111、-1.609、-1.171,P值均>0.05); MVV% pred[分别为(65.8±19.4)%和(65.5±18.6)%);(86.9±18.6)%和(79.5±18.7)%;(90.3±16.0)%和(86.3±16.0)%;(96.8±11.1)%和(87.3±19.8)],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43、0.444、0.708、1.113,P值均>0.05)。结论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治疗前、治疗第1个月末肺功能减退主要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减退,治疗第6个月末仅通气功能恢复正常,而弥散功能在治疗第12个月末恢复正常;早期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肺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恙虫病胶体金快速诊断试剂对安徽省合肥市一例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血清进行检测,从该病人血块中提取DNA为模板,用恙虫病东方体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出56 kDa外膜蛋白部分基因,将扩增目的片段克隆至T载体进行测序并进行基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该病人血清中抗恙虫病东方体总抗体、抗东方体IgG及抗东方体IgM阳性;患者给予强力霉素治疗后迅速退热.采用PCR从病人血标本中扩增出1 320 bp东方体56 kDa外膜蛋白基因片段,将基因片段测序结果在NCBI上做BLAST比对,显示该基因序列与昆明株和内蒙古株同源基因序列完全一致;进化树分析显示该序列与标准株Kuroki位于同一个分支.研究确认该发热病例为合肥市报告的首例恙虫病,其感染的恙虫病东方体为Kuroki型,推测合肥市可能为恙虫病新疫区.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国外药典收载的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的各种有关物质方法进行比较考证,通过优化建立专属性更好的HPLC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HPLC法,色谱柱为苯基柱(4.6mm×50mm,1.8μm),梯度洗脱,流动相A为20mmol·L-1 Na2HPO4水溶液(用磷酸调pH至5.7),流动相B为乙腈;流速为1.2m·min-1;检测波长为238nm;柱温为30℃.结果 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的各个杂质在此色谱条件下能得到有效分离.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的有关物质检查与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染料法荧光定量PCR检测恙虫病东方体。方法根据恙虫病东方体56kD外膜蛋白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染料法(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评估其灵敏性及特异性;并对恙虫病东方体鸡胚培养物、东方体感染小白鼠脏器标本以及恙虫病病人血样等多种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的循环阈值(Ct)与模板拷贝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灵敏性评估显示20μl体系单PCR反应管靶基因大于28个拷贝即可被有效检测,最低检出浓度为2拷贝/μl,比普通PCR检测方法提高1~2个数量级,并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建立的SYBR I染料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立氏立克次体R株等其他5种立克次体,以及被检测的其他几种病原菌DNA模板均不发生特异性扩增;用建立的染料法对东方体鸡胚培养物、东方体感染动物脏器,以及采集的现场恙虫病病人血样共59份标本进行检测,其中57份检出阳性。用该定量PCR检测恙虫病东方体实验感染小鼠的血、脾脏、肾脏、肝脏标本,结果脾脏中东方体检出量最多,肝脏和肾脏次之,血中的恙虫病东方体量较低。结论本研究建立荧光定量PCR方法均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适合各种样本中东方体的快速检测,可用于实验室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弥散功能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复重呼吸法对138例原发性肺癌患者的弥散功能进行测定。结果:弥散量(DLCOrb)、校正弥散量(DLCOrbc)在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及通气功能障碍的组间及不同大体类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肺通气功能正常的肺癌患者弥散系数(DLCOrb/VA)略降低,限制型组校正弥散系数(DLCOc/VA)降低(P<0.01),阻塞型组和混合型组弥散系数降低(P<0.05)。肺通气功能轻度减退和显著减组的肺癌患者校正弥散系数降低(P<0.05).中心型肺癌患者校正弥散系数降低且与周围型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呼衰组弥散量、校正弥散系数低于无呼衰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校正弥散系数<80%和弥散系数<70%预测术后呼衰诊断正确率和诊断指数较高。结论:肺癌患者存在弥散功能减退,主要表现在弥散系数和校正弥散量的异常,肺癌的大体类型和患者的肺通气功能状态对肺弥散功能均有影响,应选择校正弥散系数<80%和弥散系数<70%预测术后呼衰。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院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结核病患者,抗结核病过程中出现肝损伤患者11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8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门冬氨酸钾镁、葡醛内酯和维生素C,保肝治疗。对照组:葡醛内酯和维生素C,保肝治疗。治疗前及用药2周、4周时,对所有病例进行临床评价及肝功能检查。结果:肝功指标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肝功指标复常率比较治疗2周时2组比较:谷丙转氨酶(ALT)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肽酶(GGT)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时2组比较:ALT无显著性差异(P〈0.05);TBIL、GGT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天门冬氨酸钾镁在改善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伤具有退黄和改善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心肺运动试验评估肺功能减退的肺癌患者手术适应证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心肺运动试验对肺功能减退的肺癌患者手术适应证评估的临床意义. 方法术前采用运动负荷递增的方案,测定195例肺功能减退的肺癌患者终止负荷运动时的功率(W%)、最大摄氧量((·V)O2%P)、公斤氧耗量((·V)O2/kg)等指标,并对术后有呼吸衰竭和无呼吸衰竭患者中上述指标的异常发生率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 结果全肺切除术后有呼吸衰竭患者W%、(·V)O2%P、(·V)O2/kg、代谢当量(MET)、每分通气量((·V)E)、呼吸频率(BF)均低于无呼吸衰竭患者(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E<30 L/min和BF<30次/分与术后有呼吸衰竭发生密切相关.肺叶切除术后上述指标两者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但一秒率(FEV1%)<60%、肺叶切除术后有呼吸衰竭者上述指标降低(P<0.05或0.01);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O2% P<60%与术后呼吸衰竭密切相关.结论心肺运动试验可用于肺功能减退肺癌患者手术适应证的评估,应选择(·V)O2% P<60%作为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了解战备坑道内的储水水质 ,确保战时饮用水的安全、卫生。方法 :对沿海某海岛自然通风坑道的 8个水井储水的感官性状、毒理学、细菌学指标分别进行了检测评价。结果 :(1)感官性状指标 :8个坑道的储水水样颜色均 <15度 ,浑浊度 <3度 ,无异臭及异味 ;(2 )毒理学指标 :氟化物在卫生标准范围内 ,未检出氰化物、砷、汞及 6价铬等 ;(3)细菌学指标 :有 2个坑道水样细菌学总数超标 ,菌落数 >10 0个 /ml,其余 6个水样合格 ,合格率 75 %;有 5个水样大肠菌群 >3个 /L ,仅有 3个水样合格 ,合格率 37 5 %;(4 )总评价 :根据生活饮用水大肠菌群指标要求 ,有 4个水源属一级水源水 ,水质良好 ,1个坑道水质超过二级 ,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结论 :坑道储水的主要问题是微生物的污染 ,其原因主要是水源注入水及储存期间未采取有效的消毒措施 ,因此 ,对坑道水源要定期消毒和检测 ,加强监督。  相似文献   
10.
王志茹  王韧  操敏  李琦 《临床肺科杂志》2013,(12):2135-2137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肺切除术后心电图变化的特点及其病因。方法选择原发性肺癌患者92例,分两组进行检测分析。心包内肺切除组37例、常规肺切除组55例,于术前、术后进行心电图动态检测。结果心包内肺切除术后ST段抬高31例(83.8%),心律失常23例(62.2%),Q-T间期延长19例(51.4%),与常规肺切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肺切除术后ST段压低10例(18.2%),与心包内肺切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包内肺切除术后T波改变26例(70.3%),常规肺切除28例(50.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癌患者心包内肺切除术后心电图异常率明显增加,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ST段抬高、Q-T间期延长。常规肺切除术后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ST段压低。提示手术对肺癌患者术后心电图变化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