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突发威胁性或灾难性事件所致的延迟出现且长期存在的一组精神障碍,以再度体验创伤、回避行为和警觉性增高等为表现。创伤应激后常出现睡眠障碍,尤其那些发展为PTSD者。睡眠障碍是PTSD标志性症状之一,以梦魇和失眠最常见,不仅出现早,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健康和well—being,且预示PTSD的发生、程度和转归(Maher等,CNSDrugs,2006)。本文简述了PTSD相关睡眠障碍,现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2.
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睡眠障碍患病率高,表现形式多样,主要包括失眠、日间过度思睡、睡眠呼吸障碍、异态睡、不宁腿综合征、睡眠节律紊乱等。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认知损害类型。73%的中国汉族AD患者伴有睡眠障碍,其中53%伴有不同程度的睡眠节律紊乱。AD患者睡眠障碍在病程后期较为突出,因此睡眠节律紊乱一直被认为是AD相关神经退行性变的结果,如"日落现象"。但近期研究表明,睡眠节律紊乱很可能参与AD发生的始动环节。国外前瞻性随访研究发现,认知正常老年人群睡眠节律紊乱发生5年后更易发生AD。目前,关于睡眠节律紊乱通过何种途径促使神经系统退行性变发生的研究尚不深入。本文对睡眠节律紊乱引发AD相关病理、生物标志物变化进而导致AD发生的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前驱期症状特点、与头痛预后的关系及预警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确诊的偏头痛患者共107例,依据有无前驱期进行分组,比较2组前驱期常见症状,分析不同前驱期症状对头痛发作的预警能力。结果:107例患者中,有前驱期症状组68例(63.55%),无前驱期症状组39例(36.45%)。有前驱期症状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 VAS)评分为(7.66±0.21)分、偏头痛特异生活质量问卷(MSQ,2.1版)评分为(72.01±14.49)分;无前驱期症状组VAS评分(6.98±0.27)分、MSQ评分为(58.76±15.33)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前驱期症状组较无前驱期症状组疼痛程度更高、生活质量受损程度更严重。偏头痛前驱期最常见症状为颈僵痛(50.00%)、疲劳感(45.59%)和频繁打哈欠(41.18%);在头痛预警方面,颈僵痛的预警价值最高,其次是频繁打哈欠。有高预警症状者头痛持续时间亦较长(P0.05)。结论:偏头痛有前驱期症状可能预示更重的疼痛程度及更差的生活质量,以颈僵痛及频繁打哈欠常见,其中颈僵痛对头痛具有更高的预警价值。  相似文献   
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及高血压病均为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目前对于同时存在OSAHS、HHcy及高血压病的情况研究仍较少,本文就OSAHS患者合并HHcy、高血压病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僵人综合征(stiff-person syndrome,SPS)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轴性肌肉强直、发作性痛性肌肉痉挛、情感和运动刺激可诱发的肌痉挛发作,血清及脑脊液中抗GAD抗体阳性,肌电图上表现为安静状态下主动肌和拮抗肌持续的运动单位活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系列神经心理学测试对小血管病性血管性认知障碍非痴呆型(VCIND-SVD)患者的神经心理学特征进行分析,寻找适用于VCIND-SVD患者的敏感且简捷的神经心理评估工具。方法VCIND-SVD患者33例,正常对照组40例,进行MMSE及多个包括5个认知域在内的神经心理学测试,确定VCIND-SVD患者受损的认知域,筛选出识别能力较好的单项测试,检测其敏感度和特异度,以便临床使用。结果VCIND-SVD患者为多个认知域损害,包括记忆力、注意力、语言功能、视空间结构技能及执行功能均有损害;即刻逻辑记忆测试、积木测试、伦敦塔完成时间及计划时间等检测项目能敏感反映这些损害。结论各单项测试的综合对VCIND-SVD具有较强的识别能力,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临床实习足实习医生将所学的医学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阶段,也足确保培养具有高超临床技能的实用型医学人才的关键环节.组织好临床实习教学足实现临床实习目标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及评价卡马西平在前庭阵发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9月-2010年3月经眩晕门诊诊断的前庭阵发症患者20例,予以卡马西平进行干预后每月随访1次并进行疗效评价,共随访及评价3个月.结果 经随访观察,予以卡马西平干预后患者头晕的发作频率,发作程度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良好.结论 卡马西平治疗前庭阵发症有效且安全,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提高与普及,越来越多的脑小血管病被正确识别,脑小血管病在老年人群中已经成为一类常见病。脑小血管病能够引起一系列威胁患者健康的问题,尤其是认知功能损害,但由于疾病早期症状不突出,影像学检查滞后等原因,目前临床仍然缺乏有效的手段尽早识别此类疾病。本文阐述了脑小血管病的影像分型以及其特征性认知功能改变,探讨睡眠和血浆生物标志物与脑小血管病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早期鉴别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正常颅压性脑积水(NPH)患者与帕金森病(PD)患者的轻度认知损害程度和特点,分析2种疾病神经心理学评估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NPH患者与PD患者进行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匹配,分为NPH组(n=18)和PD组(n=18),分别采用改良Hoehn&Yahr(H-Y)分级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Rey听觉词语测验(RAVLT)、韦氏数字广度测验(DST)、画钟试验(CDT)进行运动障碍和认知功能评估,2组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结果:NPH组病程[(1.75±0.26)年]较PD组病程[(5.66±4.29)年]短[95%可信区间(CI):-5.97~-1.85),P=0.000 5],但NPH组的改良H-Y分期得分较PD组高(95%CI:0.549~1.56,P=0.000 6)。NPH组的MMSE量表总分较PD组低(95%CI:-2.18~-0.60,P=0.003 1)。NPH组RAVLT评价的即刻回忆、短时延迟回忆、长时延迟回忆皆比PD组得分低(95%CI:-13.31~-0.69,P=0.031 0;95%CI:-4.70~-0.74,P=0.008 5;95%CI:-6.05~-2.17,P=0.000 1)。NPH组的数字顺背广度和逆背广度均较PD组得分低(95%CI:-2.83~-0.17,P=0.028 2;95%CI:-1.45~-0.11,P=0.024 7)。NPH组的CDT得分较PD组低(95%CI:-1.33~-0.33,P=0.001 8)。结论 :非痴呆的NPH和PD患者以步态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可伴不同程度认知功能损害,但前者认知功能损害领域更广、程度更严重。采用MMSE、RAVLT、DST、CDT对2组不典型的病例进行全面认知功能评估,有一定诊断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